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央行連續三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總量超1600噸

  • 發佈時間:2015-10-19 07:47: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美聯儲加息問題、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異動、大眾“檢測門”事件等因素導致各類資産價格暴漲暴跌,黃金價格的波動率也明顯上升。很多投資者認為黃金作為避險天堂的地位已經喪失,而淪落為一種純商品資産。從近期的金價表現來看,似乎支援這種觀點,但是從更大的時間週期著眼,事實並非如此。

  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就是很多國家央行仍在不斷地增持黃金。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黃金儲備規模繼續增長,較7月增長1%,連續第三個月增持黃金。目前我國黃金總儲備量已經達到1693.6噸。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除中國央行外,俄羅斯央行的黃金儲備也從1288.2噸增加至1317.1噸,土耳其的黃金儲備從499.9噸增加至517.1噸,哈薩克的黃金儲備從208.1噸增加至210.2噸。

  黃金何以受到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央行的青睞?這説明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央行增持行為本身是不考慮短期因素影響的,從一定程度上是對黃金價值的肯定。

  此外,德國央行本週公佈了一份長達2302頁的文件,該文件旨在説明德國央行並未失去其黃金儲備,此舉也説明瞭該行對於黃金儲備的重視。

  可見,非但中國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重視黃金,一些國家央行雖然一直在試圖弱化黃金的儲備地位,但是其本身並未放棄所儲備的黃金,種種跡象表明黃金在國家儲備中的戰略地位並未改變。就中國而言,黃金儲備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扮演著定海神針的作用,所以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仍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這還不包括民間的黃金保有量的增加。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作為對宏觀經濟與國際資本流動最有前瞻力的國家央行在國際黃金價格下跌的過程中不斷買進,充分説明黃金從長遠來看仍然具備終極貨幣的職能,黃金價格也不可能一直處於低的水準。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將部分家庭資産配置到黃金産品中,以規避系統性金融風險仍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和投資意識的逐步增加,大到國家央行小到普通投資者都開始越來越關注黃金投資,這也就奠定了黃金買盤的逐步增加,促進貴金屬市場的築底過程加速。

  就短期來説,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一個是糟糕的美國9月非農就業報告,另一個是以大眾“檢測門”為代表的股市黑天鵝事件。筆者認為,美聯儲加息預期和強勢美元仍是黃金價格面臨的最大障礙。但是,從黃金供需角度來分析,全球央行黃金儲備的不斷增長以及黃金生産成本等因素對價格構成強力支撐,所以黃金價格在1100美元/盎司下方有著很強的買盤支撐,短期的反彈有望延續,但是尚不足以形成中長線的牛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