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可能重塑産業鏈金融格局的試點有望擴圍。銀監會擬儘快下發《關於進一步擴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延伸産業鏈金融服務試點的通知》,擬批准監管評級為創新類,且符合資金集中度不低於40%等相關條件的財務公司作為試點企業,開展延伸産業鏈金融服務試點。
這意味著,原本服務於企業集團內部成員的財務公司業務邊界將進一步由內向外,呈量級擴圍,與多個市場主體角逐産業鏈金融這一未來幾年市場空間或達15萬億元的藍海。
試點的誘惑力
銀監會非銀部副主任毛宛苑近期在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016年會上披露了銀監會擬進一步擴大財務公司延伸産業鏈金融服務試點的消息。
按照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2016年會上披露的最新行業評級,有68家財務公司評級為創新類,不過有業內人士對上證報記者稱,行業評級為監管評級的重要參考,但監管評級仍有其他評價指標,因此擴圍數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銀監會2014年選取了北汽、上汽、海爾、格力、武鋼等5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試點延伸産業鏈金融服務,試點至今仍未擴圍。至2016年5月末,全國已開業的財務公司227家,覆蓋能源電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太、汽車、鋼鐵、資訊通信等17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且背靠的企業集團絕大部分為央企、國企,也有優秀的民企,如海爾、新希望(8.840, 0.01, 0.11%)、伊利、萬向等。
延伸産業鏈金融服務試點頗具誘惑力。就財務公司本身而言,一方面,有利於企業集團産業生態圈的穩定,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服務邊界將由此向外拓展。依據《公司法》和《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財務公司是指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財務管理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而試點則打破了“服務於企業集團成員”的業務界限。
與之相關的誘惑是業績的提升。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落地,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的推進,財務公司發展遭遇天花板,經營結構和盈利模式亟待轉變,延伸産業鏈金融試點成為很多財務公司期待的轉型抓手。某國企財務公司負責人對此毫不諱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高業績是我頗為期待試點放開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首批試點公司的情況來看,一些財務公司業績明顯增長,增幅甚至超越了集團公司或大股東。2015年格力財務實現凈利潤5.9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6.6%,同年,格力電器(17.720,0.00, 0.00%)凈利潤為125.32億元,較上年下降11.46%。獲得試點資格的2014年,格力財務公司凈利潤較2013年增長超過60%,同期格力電器業績較2013年增長30%,而仍未獲試點資格的2013年,格力財務凈利潤同比增長僅為23%,低於同期格力電器47.31%的業績增幅。
來自財務公司協會的資訊顯示,2015年財務公司延伸産業鏈金融業務累計發生592.94億元,年末餘額192.66億元,累計實現收入10.0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産業鏈金融並非新生事物,在更早期,銀行介入或提出的概念為供應鏈金融。來自銀行體系的定義是,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商業銀行以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為依託,以真實貿易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通過應收賬款質押、貨權質押等手段封閉資金流或者控制物權,為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産品和服務。
供應鏈金融是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業務細分領域,脫胎于貿易融資,2006年原深發展在我國率先提出“供應鏈金融”的概念。據國元證券的研究,當下涉足供應鏈金融的既有銀行,也有核心企業、物流公司、電商平臺等。
試點擴圍的監管考量
財務公司期待擴圍産業鏈金融的另一大推動力是當下財務公司生存空間正在被大幅度擠壓。這種擠壓來自金融改革和金融業態的逐漸豐富。壓力既來自商業銀行,也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寶鋼財務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波説,商業銀行有資金、産品、團隊優勢,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所受管制少,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財務公司的優勢是立足産業,與核心企業關係緊密,並借此更好地了解産業鏈客戶,且在系統方面也能夠更好地和核心企業對接,因此,張波認為在其他機構均在創新之時,應在財務公司優勢領域給予其更多創新空間。
但從監管角度出發,試點産業鏈金融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此提升財務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尤其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提升集團競爭優勢,放大産業協同效應。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試點的擴圍也符合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號召,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環。據業內人士介紹,財務公司所能支援的上下游企業絕大部分為小微企業,佔比70%以上,部分企業集團上下游則90%以上為中小企業,且有30%以上為高新企業。
上述特性為財務公司産業鏈金融試點的擴圍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條件。至2015年末,財務公司服務的企業集團資産規模達到92萬億元,成員單位超過6萬家,服務一旦延伸至上下游産業鏈,包括湖北能源(4.820, 0.01, 0.21%)財務公司總經理鄒正在內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服務邊界會呈現量級擴圍。
以海爾為例,其上游客戶主要集中於以家電為核心的産業鏈上,涉及二十多個行業,供應商客戶2423家,下游約有3萬家活躍的經銷商,數量眾多,規模不一,多為中小微企業,面臨外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非製造業企業——湖北能源同樣被龐大的上下游企業群圍繞。據鄒正介紹,湖北能源集團有六十多家成員單位,而納入集團供應商名單的企業就有幾百家,且都是資信較好的企業,非常迫切地希望試點擴圍儘快落地。鄒正説,湖北能源上游施工企業、材料供應商都很難得到貸款,且一投資幾千萬,墊資兩三個月,對縣域經濟而言有壓力。
“這些企業也不是沒有我們就活不了,但到外面融資成本更高,我們做産業鏈金融對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有好處。”鄒正説,財務公司本身定位不是利潤增長點,而是服務於成員單位,通常對成員單位貸款利息有減免,而存款利息則都是一浮到頂。
15萬億市場待角逐
産業鏈金融或供應鏈金融是一個頗有誘惑力的市場。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年-2020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空間就可能達到15萬億元,看中這一潛力市場的還有更早前已介入的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6)》將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以及與銀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産能過剩治理、人民幣加入SDR、資産證券化以及國際評級公司調整中國主權評級等列為並列的五大專題之一。
報告預計未來幾年將是我國供應鏈金融快速發展的時期,認為借助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可以贏得中小企業市場這片藍海深入開拓的新手段,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也因此,有財務公司人士猜測,試點擴圍落地遲緩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傳統銀行的反對。
“財務公司服務集團成員單位有6萬家,如果上下游産業鏈進入財務公司服務的範疇,又是一個量級的擴展,等於是搶了銀行的飯碗。”一財務公司負責人認為。
據中國財務公司協會提供的一份材料,目前227家財務公司背後所依託的集團資産佔GDP比重已達三分之一,而與眾多競爭對手相比,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依託核心企業的財務公司在幾大市場競爭主體中最有優勢。
另一個與産業鏈金融相關同時更為遠大的構想也在萌芽。張波説,全國二百多家財務公司代表的是二百多個大型企業集團,且多依存于産業鏈,因此可以考慮是否可以通過財務公司之間的合作將這些大型企業集團和産業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良好的支撐産業的金融生態圈,使得財務公司也能抱團取暖,從點到鏈,從鏈到網,從網到面,“對所在的企業集團,乃至整個工業領域和全産業鏈應該都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
TCL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娟認為,這一思路在中國對應的類似公司是銀聯,即幾百家銀行入股組成了銀聯,她同時順著張波的思路提出了一個想法:“有沒有可能中國財協牽頭,組一個財務公司或者産業銀行?”
(責任編輯:畢曉娟)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