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讓錢為你工作 四步走早日圓夢財富自由

  • 發佈時間:2015-02-28 08:23:32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有閒有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財富自由夢 人人都在做

  近八成受訪者表示正在為圓夢而努力

  本報訊 農曆新年伊始,通過工作創業、投資理財實現財富自由成為不少人的蛇年心願。在市民眼中,所謂財富自由,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金錢發愁,有足夠多的時間和足夠多的錢做想做的事情。本報通過網路及社區調查收集了50份有效問卷,幾乎所有受訪者均表示嚮往財富自由,其中有近八成人表示已開始著手為實現財富自由而努力。

  在本報的調查中,雖然市民嚮往財富自由,但財富自由之路走得並不順暢。高達八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離財富自由依然遙不可及,只有不足兩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財富自由。50位受訪市民中有40位表示自己絕大部分收入來源於工資,這些收入用來維持日常生活消費、房貸、汽車使用費用等,工作仍是養家糊口的主要手段,財富自由暫時無從談起。而50位受訪市民中的10位表示不再為錢所發愁,除了保證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他們有足夠的錢可以投入到想做的事情中。他們實現財富自由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科學的投資理財措施,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足以維持家庭基本消費;二是通過努力工作或創業,積累到足夠多的金錢,進而擺脫了金錢的束縛。

  股市價值投資 低位介入樓市 創業鑄就成功

  實現財富自由 並非遙不可及

  財富自由,簡而言之是有足夠多的時間和足夠多的錢做想做的事情。不再為錢發愁,可謂人人嚮往,但在記者的採訪中,實現財富自由並非易事。記者採訪的10位自認實現財富自由的市民中,除了3位在樓市低位時期購入多套房産現今坐享房價上漲所帶來的“福利”外,其餘的人在財富自由之路上均付出大量心血和巨大努力。

  長線持金股 收益超工資

  “前年我在股票投資上獲得了30%的收益,去年差不多也是這個收益,今年以來最高收益達到近50%,現在股市有所調整仍有20%的收益率。我相信,我在股市上的投資收益,在全國這麼多股民中絕對排在前列。這幾年我在股票投資上的收益已經遠超過工資收入了。”記者採訪的司先生表示,他在股市上獲取穩健收益源於他從2011年開始持有了一隻不懼大盤漲跌的價值型股票,也就是讓史玉柱浮盈50億元的備受股民關注的民生銀行股票。從2011年開始,這只股票每年都讓他獲得了30%左右的收益率,而在此期間,上證指數卻是處於震蕩下跌之中。

  司先生早在大學時代,就開始接觸股票。但像許多年輕人一樣,最初的時候,他也喜歡短進短出賺快錢,認為這樣才夠刺激,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投資水準。而後沒多久,他又拿著自己不多的資金開始炒權證。“其實我原來是想去炒期貨的,但當時資金量太小,達不到期貨投資門檻,所以就改炒權證。由於有杠桿放大效應,權證市場的波動也是相當驚人的,一天裏面漲跌幅超過40%是常有的事。震蕩這麼激烈,一不留神損失會很大。一開始比較謹慎,我還小賺了一點,但很快就一下子賠光了。雖然只有幾千元,但在當時也是半年的生活費了。此後,我開始看許多投資大師的著作,想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司先生説,經過大量的投資理論知識儲備,再加上相應投資實踐,他發現在有風險控制手段的前提下,短線投資在一輪行情中能取得超額收益。然而,由於市場瞬息萬變,作為普通投資者在獲取投資資訊上處於缺位狀態,在選對股票的前提下,長線投資更能取得非常穩健的高收益。

  理清了思緒後,司先生毅然拋棄了短線投資,改用長線投資。“在我看來,在一輪大牛市中,挑選一些估值合理的行業龍頭股,依照長期持有的策略投資,不會比那些快進快出的波段操作獲利少。實際上在大牛市中,操作越頻繁,越容易錯過行情,損失的利潤空間也越大。”抱著這樣的投資理念,司先生在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中,通過長期持有萬科A招商銀行、蘇寧電器等少數幾隻績優股,實現了2年500%的投資回報。

  不過從2007年6000點的高空下跌,過去5年中,A股一直處於整體熊市狀態,雖然期間有過幾次反彈,但距離6000點的高位依然十分遙遠。在大盤漲漲跌跌之間,司先生發現有些股票似乎總能無視大盤走勢,而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比如銀行股中的民生銀行就是他最看好的一隻。銀行股是目前滬深股市估值最低的板塊,但同時又是增長最穩定和確定的,投資價值很高,而民生銀行又是其中投資價值的優選標的。以成長性來看,民生銀行上市以來,保持著年均20%以上的利潤增長速度,是典型的長跑冠軍級人選。將來這種高速成長依然是有保障的,其來源於金融業的相對壟斷性、民營銀行的機制靈活性、市場的無限廣闊性、優秀的管理團隊。

  司先生在股票投資上以長線為主,不過長線投資並不是長期拿著不賣,而是有選擇性地對於績優股進行階段性的長期持有。“蛇年春節過後,銀行股出現調整,民生銀行下挫幅度不小,但我覺得恐慌拋出並不理智,我仍然會繼續持有下去。畢竟該銀行動態市盈率仍然不到7,遠比A股不少上市公司具備投資價值,耐心持有仍是最優選擇。”

  低位進樓市 樂做包租公

  在記者的採訪中,房地産自本世紀初的火熱,讓一批先行介入樓市的投資者享受到超額回報。

  一身休閒打扮,臉上絲毫看不到工薪階層所特有的焦慮和不安,已輕鬆實現財富自由的周先生,不再為了工作而奔波勞累,變成了一個“閒人”。而此時的周先生,不到40歲,擁有兩套住宅房産、一間寫字樓商用房産、一層與父母共同投資的廠房,每月的租金收益便在2萬元以上。即使僅靠這部分收入,已經可保證他和自己的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周先生坦言,他目前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雖然已為某公司高管,但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團隊盡一份責任,平時到單位多是牽頭做一些業務規劃,自己的生活重點已經轉向家人。他説,現在主要是在家裏多陪陪家人,每年選擇合適的季節出去旅遊幾次。

  説起周先生的房産投資,有著些許的偶然性。2003年,他結婚時購置了一套90多平米的住房,房價當時是2000多元,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年多後,這套房産竟然增值了近10萬元。如果按投資回報來説,一年時間資産增值50%以上。這次偶然發現,讓他對房産投資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他又拿出夫妻雙方的收入,並找父母借了一些錢,再次買入了一套100多平米的商品房。“當時購房沒有現在這麼多限制,只要拿出幾成的首付,就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貸款審批也很快。所以,那時的購房成本很低,只要你能保證按時歸還房貸,便可購買多套房産。”周先生用這種方法,在後來又買了一間寫字樓,和父母合作投資了一層廠房。

  雖然周先生投資房産趕上了好時候,但期間地産調控也讓他曾經對房産投資動搖過,尤其是2007年的樓市調控,房價出現階段性回調。在市場上剛剛嘗到甜頭的周先生,看到房價在不斷下降,心裏面也難免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不過,隨後房價的進一步大幅上漲,讓他堅定了樓市長期持有的理念,這讓他在2010年的更嚴厲樓市調控到來時也沒有恐慌賣房。“一方面是房價並未出現大幅下跌,另一方面租金每年也在漲,每年的收益有保障。我的一套住宅,每月租金近3000元,一間寫字樓每月收入近1萬元,和父母投資的廠房分割成十多間辦公間,每月收入也在1萬元,這些收入完全夠應付家庭各項開支。”

  周先生發現了房産的投資價值,並積極投身房産投資,這是導致他最終實現財務自由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不過,長期關心房地産走向的周先生也坦言,他在投資上的成功源於在地産低位時期抓住了機會,現今房價已高漲多年,且調控不斷,未來持有多套房産的成本會持續高企,因此,他不建議市民當前將房産作為主要投資手段。

  小花店起步 做成大産業

  一家小小的花店,能夠為你帶來多大財富?也許不少經營者會將其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但在記者採訪的高先生的努力下,一家小小的花店卻是通往財富自由的重要途徑。經過20餘年的苦心經營,高先生將一家最初只有幾平米的小店發展成為兩家會員制花店、一家花藝用品店、一家花藝培訓學校、兩家廣告公司的花藝完整産業鏈,財富之路也越走越寬廣。目前,高先生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早已告別為錢工作的階段,他請來一位職業經理人幫他打理生意,而自己則在家陪陪家人,和朋友打打自己喜愛的高爾夫球。

  不過,回顧高先生的成功之路,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高先生畢業後頂替父親做了一名汽車修理工,不甘平庸的他毅然辭職,在上世紀90年代開了一家小花店。當時天津的花卉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處於“空白期”,花卉品種少、市場需求弱,開業之初的幾個月,只能用“勉強維持”兩個字來形容,有時連幾百元的房租都難以維持。不過,不服輸的高先生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採取種種措施拓寬花店業務,客戶越開越多,生意日漸紅火,最高峰時期開了八家花店。此後,隨著介入花店經營的人越來越多,激烈的競爭讓花店利潤空間不斷減少,具備豐富經商知識的高先生決定走差異化經營之路。他縮小了花店傳統業務,而是向花店業上游領域掘進,打起了為遍佈天津大大小小角落的花店提供服務的算盤,相繼開辦了花藝培訓、花店用品銷售、廣告包裝等業務,填補了市場空白,既為花店提供服務,也讓自己的財富之路走得越來越寬廣。

  現在的高先生自稱是一位“甩手掌櫃”,他的花店經營更多的交給請來的經理打理,而他主要做一些産品設計、開發,參加一些國內外花藝研討會。在他看來,創業需要時刻保持前進,時刻比別人先走一步,方能把公司做大做強,方能讓自己財富自由的基礎更牢固。

  你在為錢工作還是讓錢為你工作?

  四步走 早日圓夢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人人嚮往,但在記者的採訪中,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還在為了錢而工作。如何來實現財富自由,讓自己提前退休呢?在專家看來,財富自由並非遙不可及,掌握正確的消費和理財觀,便會一步步接近財富自由的夢想。

  財富自由第一步:做好職業規劃 讓自己賺到錢

  財富自由,即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持續”保障的前提下,有足夠的資本可以“自由”的投入到“想”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財富自由的前提是有足夠的金錢來支撐。對於一位初入職場的人來説,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還是需要靠努力工作來實現。在專家看來,上班族做好職業規劃,把工作做好,在職場上就能不斷提升進階,薪水增加也會超乎你的想像。職場人獲取穩定的薪水,再配合理性消費和適當投資,上班族也有機會達到財富自由。

  天津市知名人力資源專家徐永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職場人要想在職場獲得成功,職業規劃不可或缺。從個人的角度來説,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在於幫助我們樹立明確的目標與規劃,運用科學的方法,切實可行的措施,發揮個人的專長,開發自己的潛能,克服生涯發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最後獲得事業的成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個體的人,對組織、對社會的付出,需要獲得或物質、或精神上的回報,從而改變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品質。

  在本報的調查中,目前有八成的市民家庭收入主要依賴於工資,可見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行業和工作至關重要。調查中,獲取財富自由的人,大多在職場上也取得了相應的成績,多為企業高管。記者採訪的一位金融公司區域總管,從進入公司的一名業務員開始做起,經過不斷努力,職位和薪水穩步提升,目前年薪近百萬元,而他將工資收入投入到股市、房産等領域,資産進一步增值,順利實現財富自由,讓自己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財富自由第二步:堅持理性消費 讓自己留住錢

  在記者的採訪中,有些市民的收入並不低,已遠遠超過本市平均工資,但卻攢不下來錢,關鍵在於支出有盲目之處。一位受訪者坦言,她在刷卡上缺少節制力,錢在不知不覺中被花了個精光;也有的市民消費中過於盲目,自己沒有能力承擔這類消費,卻超出經濟能力去消費,最終讓自己陷入巨大經濟壓力之中。這在專家看來,對於一個家庭來説,能開源固然重要,節流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專家表示,在這麼一個浮躁的經濟時代,人們經常談論的都是快速的賺錢,大把的賺錢,很少有人關注每天手頭的消費支出的細賬。在不少人看來,那些幾十或者幾百的錢都是小數目,根本不值得花那麼多的精力去打理。也有更多的人堅信錢是靠賺的不是靠省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錢確實是可以省出來的,而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省下不少的小錢,積少成多小錢也會派上大用場。以吃飯為例,假設一對小夫妻每個星期在外面的餐廳吃三次,這個頻率根本不高。那麼一個月下來,總數就是13次左右,以每次消費200元計算,在城市裏這個價位很普通,那麼每月的支出為2600元。若是換成在家裏做飯,每頓的平均開支可能不會超過50元,總開支最多也就650元左右。這樣看來,如果每個月不去餐廳的話至少能節省2000元左右,一年就能節省24000元左右。再以衣物服飾為例,有些時尚的年輕人,每月甚至每週都會去光顧賣場添置數套衣物,每件衣物動輒就需要數百元錢,如果這部分支出也能進行調整,每年也會節省不少開支。

  在記者的採訪中,有些人把工作收入的大部分用來吃喝穿戴消費,而有些人則省下錢來進行購買保險和投資。而我們來看其目前的生活狀態,前一部分人的衣櫃無非多了幾件很少穿戴的衣物,而後一部分人則通過投資理財,讓家庭資産得到保值增值,這些投資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帶來很豐厚的回報,讓省下來的小錢生出大筆的財富,離財富自由的目標也會越來越近。

  財富自由第三步:進行積極投資 讓錢自己生錢

  財務自由,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金錢發愁,因為你有其他渠道的現金收入。當工作不再是獲得金錢的唯一手段時,你便自由了,可以有足夠的金錢、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那麼,工作之外的收入來源於哪些方面?在專家看來,工作外的收入主要指被動收入,即不用主動付出勞動靠投資獲得收入。《富爸爸窮爸爸》系列圖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表示,獲取被動收入是唯一通向財富自由的道路。如果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一年的被動收入足以支付年總支出,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人或該家庭已然達到了財富自由的狀態。

  現今市場上可被用於被動收入的投資渠道日益增多,既有高風險的股市、期貨市場,也有穩健類的基金、銀行理財,保守類的人群則可以選擇形式多樣的定期存款、債券國債等理財方式,有條件的人更是可以入股實業、股權等。因此,制定明確的投資目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才能最終實現讓錢生錢。

  具體來看,股市被記者採訪的理財師看作為實現財富自由的主要方式。不過,要想在股市上獲得超額收益,耐心首先不可或缺。有耐心或沒有耐心的差距,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之後,往往就必然會暴露無遺,投資贏家往往是堅持到最後的人。其次,要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並尋找合適的進場時機。對於將投資作為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來説,在數千隻股票中選擇一隻具備價值投資的股票,長期持有下去,往往會獲取意想不到的收益。當然,我們也可以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一些調整,使其在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動性等方面,更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大環境,從而能夠有效地規避風險,並最終戰勝市場。同時,房産等不動産是專家看好的另一種實現財富自由的産品。金融資産是浮動的,股票和基金的市價幾乎每天都在變動,一個決策的錯誤往往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但不動産具有實用性價值,且風險較低,因此,將家庭資産的一部分投入到不動産,可以有效守住財富,避免財富像過眼雲煙般消散。

  財富自由第四步:注重保險配置 讓自己保住錢

  專家表示,財富自由的實現,是必須依託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辦法的。説到家,如果你只想著如何盈利,在風險真正來臨之時,很可能會因措手不及而越陷越深。或許你會認為,風險管理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學的太多太複雜。其實不然,世間之事大道至簡,從理念上來説:戰勝自己、制定紀律、遵守紀律,從産品上來説:適當配置保險,可有效守住財富。

  友邦保險張旭敏表示,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有者關注的焦點已不再是財富本身,而是怎樣借由財富的安排獲得一顆安穩的心,讓財富真正自由。首先來看,保險具備保障功能,疾病來襲可通過保險有效化解,這是保險最大價值所在。其次,保單具有借款功能,提供週轉的現金流。保單是有現金價值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保單借款”申請,可以借不高於現金價值70%的金額。再次,保險金是受法律保護的,避免債務糾紛和被凍結。美國安然公司2002年破産,其主席及首席執行官肯尼思因此前購買了3700萬美元的人壽保險,破産清算了公司的所有資産,但這些保險受法律保護,債權人卻無法以此為由起訴,其晚年仍有足夠金錢保障。此外,保險金具有免稅功能,是遺産規劃的最好工具。

  記者手記

  財富自由不簡單等於“有錢”

  財富自由,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有了錢並不等同於你獲得了財富自由。完全的財富自由需要兩個基本條件:第一當然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吃了上頓沒下頓,或者背了一身的房貸、車貸等債務是談不上財務自由的;第二必須具有知足自滿的心態,財務自由不完全等同於“有錢人”這一通俗概念。

  在記者的採訪中,有一位受訪者年齡50有餘,年薪百萬,房産數套,卻仍然奔走在職場賺錢之路上,節假日不是應酬客戶,便是和同事研討業務拓展,鮮有時間陪伴家人、娛樂休閒。而另一位與其收入、資産相當的受訪者,卻激流勇退,放權給下屬,將生活重心放到家庭,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兩人的生活品質高低可謂一目了然。可見,沒有知足自滿的心態,擁有再多的金錢,也談不上財富自由。

  另外,過高的財富目標,很容易讓人走入誤區。一方面,賺取金錢是無止境的,天外有天,奢侈新奇的生活方式永遠需要無窮盡的金錢去支援,再多的錢可能都會嫌不夠,不適可而止,只能成為金錢的奴隸。另一方面,很多人為自己設定財富自由目標時並沒有仔細算過自己實際的收入水準和評估自身創造財富的能力,過於急功近利,往往適得其反。比如,為了追逐股市暴利,在投資上追漲殺跌,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本金也所剩無幾;為了迅速積累財富,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貿然進入創業領域,最終一夜暴富未能實現,創業失敗卻可能讓自己一蹶不振。也就是説,財富自由取決於個人的經濟實力與生活需求,如果沒有太多的物欲渴求,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通過努力也可以達到財富自由的狀態,關鍵看你自己的心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