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8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職場 > 正文

字號:  

京就業人員戶籍調查:僅銀行業京籍就業率高於非京

  • 發佈時間:2015-04-28 08:36:06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鄒堅貞  責任編輯:張明江

  北京“以業控人”再出新招,鼓勵用人單位聘用京籍人員。

  外界批評其“就業歧視”;勞務公司則明確表示“不買賬”

  【區域·城市】調查:20個行業中僅銀行業京籍人口就業率高於非京籍

  4月3日,北京市召開2015年就業工作座談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處處長劉小軍介紹,為促進實現北京市“以業控人”的人口調控目標,北京市今年將研究制定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更多吸納北京戶籍的勞動者就業。

  這一“以業控人”新政隨即引發網民熱議,並被部分網民認為有歧視非京籍人口之嫌。

  座談會後的第二天,4月4日,劉小軍對媒體進一步解釋了此次“以業控人”新政的設計思路,表示政策首批試點只針對部分行業的新增崗位,而在北京一些行業,非京籍人口的就業率高於京籍人口。

  其實,在4月3日的座談會上,劉小軍就強調,北京市就業政策不歧視非京籍人口,“北京市經濟結構調整,還需要大量的高層次專業技術型人才,我們歡迎所有支援首都經濟發展的人才到北京就業。”

  在北京,到底哪些行業非京籍人口的就業率高於京籍人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北京市正在研究制定的“以業控人”新政能不能提高京籍人口在這些行業中的就業率?

  為解答這些問題,《中國經濟週刊》與智聯招聘,以在北京地區工作的白領(平均月薪高於4000元)為樣本,選取了20個基本覆蓋就業市場的主要行業,進行了北京地區京籍與非京籍從業人員比例調查,數據樣本為智聯招聘從20個行業中隨機抽取的10萬個工作地為北京的白領從業人員。讓我們看看到底哪些行業愛招北京人,北京人又愛去哪些行業就業?

  20個行業中,只有銀行業京籍人員就業率過半

  據媒體報道,劉小軍在介紹“一些行業非京籍的就業率高於京籍人口”時,舉出的兩個例子均為“藍領崗位”,分別是保安與地鐵安檢員。而此次新政的試點行業,也多為安全、車輛管理、物業服務等“低端行業”。同時,劉小軍也表示,北京歡迎“高層次專業技術型人才”來京就業。

  《中國經濟週刊》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個行業中,只有銀行業的京籍人口就業率高於非京籍人口,達到59.83%。其餘行業均是非京籍人員的就業率更高,而差距最為懸殊的5個行業中,京籍人員的就業率均不到25%,其中就包括電腦軟體、硬體以及IT服務3個技術類行業。

  對此,智聯招聘首席人力資源顧問郝健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從數據來看,北京的白領群體中,非京籍白領比例在大多數行業中佔比都超過半數。其中,一些新興産業,如IT服務、電子商務等,非京籍白領佔七成左右。這是由於這類行業專業門檻較高,本地人力資源無法滿足行業的快速發展,會有很多非本地人員補充進來,再加上中國網際網路産業佈局以北京為中心,吸引了眾多人才流入。

  此外,郝健分析,一些服務類行業,如酒店/餐飲、物流/倉儲、醫療/護理/美容/保健/衛生服務,非京籍人口的就業率也較高。這是由於服務類行業人才流動快,門檻較低,非京籍人口大多從服務類行業起步,成為他們落腳北京這個城市的第一步。

  而銀行、通信、交通/運輸行業,京籍從業人員佔比較高,均超過了40%。特別是銀行業,是20個行業中唯一京籍人口就業率超過非京籍人口的行業。郝健對此解釋,這是由於銀行業出於安全考慮,本地從業人員較好管理,並在本地掌握更多的社會資源。通信行業的企業多為國企,在招聘時習慣優先考慮擁有本地戶籍的勞動力,或為了吸引外地人才,予以其北京戶口。而在交通運輸行業,人員流動性較小,且需要從業者熟悉本地環境。

  除此之外,在各個不同的行業中,不同的崗位也有所不同。例如專業服務/諮詢行業中,從事財會、審計的京籍人員較多。同時,在一個行業中,京籍人員位居企業管理層崗位的較多。

  在擇業偏好上,郝健認為,京籍人口在選擇工作時,由於生活壓力相比非京籍人口要小,因此比較青睞穩定、流動性小的工作,在擇業上會有些保守,並且對收入要求相對不高,更願意優先考慮自己的興趣、喜好。而非京籍人口迫於生存和生活壓力,在擇業方面比較現實,更喜歡接受挑戰,選擇面更寬。

  郝健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總體觀察,非京籍人口在北京就業情況分為兩個極端,即多分佈在門檻較高的專業技術類行業和門檻較低的服務類行業。

p51

p52

  鼓勵聘用京籍勞動力?勞務派遣公司並不買賬

  對於此次北京市“以業控人”新政調整的領域,北京市人社局在4月4日給出了具體答覆,試點崗位為保安、地鐵安檢員、車管員、物業管理員、養老助殘員、地鐵公交安全員等,並且是針對這些行業的新增崗位。

  趙小軍介紹,比如交通委要在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新招3.4萬名交通管理員,這些新增崗位可能會優先解決一部分需要轉移就業的本地戶籍人口,這也符合北京市通過“疏解人口”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據劉小軍介紹,實際上在北京一些行業,非北京戶籍人口的就業率遠遠高於北京戶籍人口。如北京市保安行業目前有近30萬從業者,但京籍從業人員不到9000人,95%以上是非京籍人口。地鐵安檢員是政府購買服務的崗位,現在有從業人員9000人左右,95%以上是非京籍人口。

  這些“藍領”崗位,目前京籍人員的就業情況如何?《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以保安行業為例對此進行了調查。

  記者採訪了北京多家保安公司及人力資源供應和職業教育管理服務公司(編者注:該類公司一般作為勞務派遣方,向地鐵、公交系統提供地鐵安檢員、地鐵公交安全員等勞務人員)。幾家公司的相關負責每人平均告訴記者,京籍從業人員在保安、地鐵安檢等行業佔比確實極少。某勞務派遣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甚至坦言,該公司京籍員工比例不足1%。

  上述勞務派遣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向記者分析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京籍人口大都生活壓力相對較小,且具有一定的身份優越感,而諸如保安、地鐵安檢員類的工作又具有工作量大、工資低的特點,難以為京籍人口所接受。

  同時,勞務派遣公司在招聘時也刻意偏向非京籍人員。“説實話,我們一般不招聘京籍員工,主要還是難管理。”上述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他以地鐵安檢員為例,向記者解釋,勞務派遣公司對地鐵安檢員的管理方式是統一吃住,這樣的好處是,一旦有重要或突發任務,譬如舉行重要會議期間或某站區發生突發狀況,可能要加班或臨時支援,可以儘快從就近的基地調撥人力。

  而相比于非京籍員工,京籍員工通常不會接受統一吃住,造成其難以管理。上述負責人表示,“按理來説,招用京籍員工還可以幫我們節省成本,因為不用管吃管住,但一旦要出緊急任務,你去哪叫人?打電話都叫不過來,沒法管。”

  而對於政府正在制定的“以業控人”新政,該負責人表示還未聽聞,不過他表示,倘若按照人社局目前表述所用的是“鼓勵”而非“必須”,他們可能不會改變招聘時“偏愛”非京籍勞動力的傾向。

  此外,《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的多家勞務派遣公司也堅稱,對於政府可能採取的鼓勵政策,他們並不準備買賬,“不會變,儘量不要京籍人員。”而至於原因,相關負責人皆表示,京籍員工“難管,沒法管”。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版權作品,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