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理財 > 職場 > 正文

字號:  

90後成跳槽人群主力:更加追求生活和工作平衡

  • 發佈時間:2014-11-24 08:40:2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楊傑  責任編輯:張明江

  又到了年底跳槽的時候了。

  選擇在年底跳槽成了職場不成文的規定,只是這次跳槽的主角變成了初入職場的90後。智聯招聘近期發佈的《2014年秋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90後職場新人中,有跳槽想法的人數已超過一半。有人甚至在“百度知道”上提問:怎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愛跳槽?

  美國的一項調查證明了愛跳槽成為年輕人的“世界通病”。儘管自大蕭條之後,美國的失業率第一次降到了6%以下,但是年輕人的失業率卻依然不斷上升,現在這個數字已擴大到中年人的兩倍。但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的一個最新調查顯示,年輕人的失業率並不能反映真正意義上的失業,只是年輕人可能比他們的上一輩更喜歡跳槽。調查中還列出了一組數據:年輕的僱員(20~24歲左右)在1年內的跳槽率是老僱員(45~54歲)的3倍。

  90後成跳槽人群主力

  如果不是因為“愛折騰”,工科出身的王應應該是不會選擇從建築公司辭職的。

  時間拉回到一年前的10月,當時王應還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大四學生,沒有選擇考研或者出國的他,對找工作也未感到太大壓力,“我們專業一般都是去建築公司”。因為專業比較對口,畢業後他跟同批200多名應屆畢業生一樣,成為建築公司的一名施工員。

  然而,在建築公司正式入職工作3個多月後,他選擇了辭職,轉而去了陜西當地的一家媒體。

  同樣是去年才畢業的周興,在一家電視臺入職工作兩個月後,也辭職了。他稱這次辭職為“説走就走的旅行”,因為周興想完成自己大學裏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搭車去尼泊爾旅行。

  在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群體中,像王應和周興這樣“閃辭”的情況並不鮮見。智聯招聘發佈的《2014年秋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涌入職場的90後越來越多,但他們對企業以及工作崗位的忠誠度卻在持續下降。調查顯示,90後職場人中,有跳槽想法(含正在辦理入職/離職、更新簡歷和有意向)的比例為55.4%,而在80後群體中,這一比例為47.3%。

  90後群體才剛剛進入職場,為何他們的跳槽比例會這麼高?

  職業發展空間和薪酬水準成跳槽最大誘因

  智聯招聘的調查報告顯示,在2014年秋季白領跳槽原因中,對職業發展空間不滿,排名第一,佔比56%左右,對薪酬水準不滿,排名第二。在剛剛工作的年輕人中,也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對職業發展和薪酬水準不滿而選擇跳槽的。

  對於這個調查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程傑認為,追求職業發展空間的背後,其實也是在追求更高的工資水準。“薪酬待遇始終還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工資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

  房産仲介這個職位,已經是王洋洋在北京的第4個工作了,在此之前她還做過行政文員、銷售等工作,而在兩年前,她還只是山東一所本科高校的大四學生。

  其實家裏並不支援王洋洋如此頻繁地更換工作,想讓她把工作穩定下來。王洋洋説,上次給家裏打電話還是一個多月前,“一打電話就吵,乾脆不打了”。有些倔強的她堅持認為,工作不僅是為了得到收入,也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我想有一個體現我價值的工作”。

  有人想在工作中體現自我價值,因而選擇新的工作機會;也有人因為工作崗位與自己的喜好和期許並不契合,選擇出走;王應就屬於後者。他把自己從建築公司辭職歸因于那個工作“格局比較小”。在他眼裏,他當時的職位“思維和環境都比較局限”。

  大學期間參加校園媒體的經歷,讓王應這個工科男生對媒體行業産生了熱情,也讓他更喜歡與不同的人接觸和交流,甚至後來應聘建築公司的時候,“一開始也是想幹宣傳工作”。但是進入建築公司以後,他和另外200多名新人一樣,幾乎每天都需要在工地上伴著機器的轟鳴,負責現場施工和技術規範。

  這家建築公司是國企,“待遇很不錯”,但是個性活躍“愛折騰”的王應,並不喜歡國企裏面安逸的環境和待遇。“我更喜歡開闊的環境。”他説。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于海波教授認為,頻繁地跳槽是因為現在年輕人更偏好“易變性職業生涯”。他説:“人們越來越不以單位而以職業或者説行業為因素,來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在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工作的經歷,可以讓年輕人快速地了解行業現狀。

  “不以錢途定前途”

  剛剛進入職場,頻繁跳槽真的好嗎?自從上次跟父親打過電話後,王洋洋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中文系本科畢業的她,在剛畢業的時候,對所要找的工作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當時就想著先找一個工作幹著,騎驢找馬,總會有最合適的”。

  但現在,這個“女漢子”卻步不前了。“我現在知道自己最適合幹的還是銷售工作,但總有人力資源糾結我剛畢業兩年幹了4份不同工作的經歷。”

  選擇辭職做媒體的王應則認為,在建築公司做施工員的經歷讓自己學到了更多課本和實踐結合的知識。“比如長螺旋樁技術,以前只在課堂上聽説過,去了工地現場以後就負責這個工作,才真正知道該怎麼操作、怎麼檢測。”他認為,每一份不同的工作都是一種新的成長。

  對於初入職場的這群90後的跳槽行為,程傑抱著樂觀的態度。“現在90後的職業選擇更多樣化,這樣也便於找到和他們能力、喜好最匹配的工作,在長遠看來這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是好事。”他認為,跳槽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走向成熟的路徑之一。

  李夏是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曾參與過針對職場青年的《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和《屌絲生存報告》的調查研究。她認為:“跳槽是因為對現狀不滿意,這説明這一代人還想要更好的平臺,在跳槽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準確定位。這是好事。”

  但是,太過頻繁的跳槽對年輕人的企業忠誠度也是一個挑戰,而且在一家單位僅工作兩三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很難説對這家單位和這份工作有比較深厚詳細的理解。這也是李夏對頻繁跳槽者的擔憂,她認為太過頻繁的跳槽容易讓人迷失自己,工作忠誠度也會面臨比較嚴重的考驗。“人也需要沉澱下來,跳槽不能太頻繁”。

  更加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除了職業發展和薪酬水準等現實原因,工作壓力大、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也成為年輕白領想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

  智聯招聘此前的年度最佳僱主調研發現,“獲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是中國各城市職場人未來3年職業規劃的首要目標。此次《2014年秋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再次印證了這一職場動態。

  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如何取得良好的平衡?程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拆分為兩個問題:工作中能掙得多少收入?工作之餘有多少閒暇時間?這正成為越來越多求職者在找工作或者換工作時考慮的兩個問題。

  初入職場的90後們提出的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來探討和解決。程傑認為,企業和僱主在提供豐厚薪資的同時,也應該提供更多閒暇時間或者其他人性化福利。“這對求職者來説會更有吸引力,也能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好感”。

  曾經嘗試過多份不同職業的王洋洋説,她更希望企業能給自己“試錯”的空間,“我才工作,也不是什麼都會啊!”她坦承,即使是現在,她在工作中有時也會犯錯,但因為上司一直對她比較寬容,她選擇繼續留在房産仲介的職位上。

  于海波教授認為,企業在招募、培養員工的時候就應該關注到他們個人的實際生活。他建議,企業首先需要給員工提供明確的發展路徑和平臺,讓員工對工作有信心;其次可以用“師徒制”的辦法讓老員工帶著新員工,幫助和反饋新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員工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幸福”。

  于海波建議,90後年輕人在參加工作之前就應該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在轉型社會中,越早形成明確的職業規劃越好。”而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應當是政府、家庭、學校共同來引導形成的。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王洋洋為化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