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底到次年3月,是保險行業一貫的"開門紅"階段。而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這一保險行銷旺季無疑將大打折扣。即使如此,業內人士不約而同地傳遞出同一個觀點:疫情之下,保險業短期有"危",長期有"機",疫情會加速保險行業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升級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各行各業的生産經營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響,保險業也不例外。
2月17日晚間,銀保監會發佈2019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産20.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2萬億元,增長12.2%。
這份看上去比較亮眼的成績單,2020年是否能延續?疫情對保險業有多大影響?這些影響又將會促使保險業發展産生哪些變化?
保費收入短期承壓已成事實
每年12月底到次年3月,是保險行業一貫的“開門紅”階段。而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這一保險行銷旺季無疑將大打折扣。
“原本春節後有兩個轉介紹的朋友答應簽約,但目前疫情還未結束,近期恐怕很難再有進展了。”某保險公司代理人小周無奈地對記者表示。
小周的境遇是眼下保險行銷員普遍面臨的挑戰。多位業內人士坦言,保險行業保費收入短期內承壓已成事實,尤其對以代理人模式和銀保渠道為主要銷售渠道的人身險行業的衝擊更為明顯。
“疫情期間,個人代理人和銀郵渠道的保險行銷受阻,一季度的保險費收入會有較大的降幅。”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國軍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
相較于疫情對人身險市場的衝擊,財險市場眾多險種也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李柯瑩分析認為,各地的延遲上班、封城、網格化管理等措施對全國經濟的短期負面影響較大,企業受疫情影響開工受限、物料受阻、盈利減少,使得企財險、貨物運輸險、工程保險、農業保險等多險種均受到負面影響,拖累財險全年增速,財險增速全年將保持較低水準。
線上化經營成必然選擇
受疫情影響,保險行業正經歷發展的“陣痛”,短期內保險業保費收入承壓,讓各大保險公司愈加認識到保險轉型的必要。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保險銷售與服務模式均受到很大程度衝擊,在當前以“宅”為主的消費場景下,以新技術、新渠道、新方式主導的線上非接觸式的銷售服務方式優勢凸顯,並將加速促進保險行業轉型升級進程。
為應對疫情,各大保險公司紛紛採取應對措施,將線下行銷轉為線上行銷,拓展微信、網頁等多渠道線上理賠,應用科技渠道提升理賠效率。
“疫情的特殊性,給陽光保險的客戶服務帶來了巨大挑戰,而科技賦能、線上理賠,則成為我們此次應對‘疫情大考’的利器。”陽光保險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中華工商時報記者,為保障疫情期間客戶服務及業務服務工作安全有效開展,陽光保險推出多項線上服務並不斷升級,其中,陽光人壽圍繞核心保險服務,陸續推出“易理賠”“微服務”“雲展業”“遠問診”四大服務舉措;陽光産險大力推廣車生活線上服務功能,提高線上服務效能。
華夏保險則充分發揮其互聯創新成果優勢,積極實現生産自救。華夏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華夏保險運用自身成熟的科技化線上資源,發揮AI助理強大功能,為銷售持續提供支援素材。目前,已將移動網際網路從銷售渠道之一,轉變為貫穿線上行銷、線上增員、線上服務、線上運營、線上培訓于一體的完整行銷體系。
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已在代理人隊伍中全面啟動線上經營模式。另外,針對疫情,平安人壽加快強化線上早會、培訓、拓客、銷售以及服務佈局的支援。
作為壽險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人壽介紹稱,公司在疫情期間已將多款線上展業工具、客戶端APP都進行迭代升級,助力業務員線上展業。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線上展業儼然成為各大保險公司的必然選擇。
倒逼行業加速轉型升級
風險與機遇相伴相生,儘管受疫情影響,保險行業面臨一定衝擊,但在記者的採訪中,業內人士不約而同地傳遞出同一個觀點:疫情之下,保險業短期有“危”,長期有“機”,疫情會加速保險行業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升級。
“2003年非典期間,保費增速減緩,但是非典結束後,健康險保費規模大幅度增加,這一點與我們當前的情況非常相似。”華夏保險相關負責人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2003年非典疫情推動以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險業保費收入快速增長,當年5-8月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間,健康險單月保費同比增速分別高達309%、265%、158%、131%。
“重大疫情必將極大地催發公眾的風險防範意識,戰‘疫’之後,必將迎來一個生命力更加旺盛的壽險行業。”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
除了疫情結束後行業將迎來強勁反彈的預期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疫情還將促使保險公司大力拓展網際網路行銷渠道,那些率先轉型線上、提升線上服務、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保險公司將脫穎而出。
“疫情發生後,那些電銷和網銷渠道比較通暢,技術比較強的保險公司的優勢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保險公司可以借此機會,加強網際網路保險的開發力度,設計更適合網上銷售的保險産品,並提供更有利的網上服務。”王國軍説。
實際上,近年來在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保險業早已在謀求轉型與升級,紛紛借網際網路普及程度不斷加深的契機,深入探索向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延伸業務。如國壽、平安、泰康等大型保險公司均在尋求突破,紛紛籌謀設立網際網路壽險公司,不少保險仲介機構也在開發長險銷售平臺。另外,不少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以及網際網路保險銷售平臺崛起,成為保險業多元化渠道的全新分支。
各方資本都希望在這片較新的領域搶得先機,然而,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現狀仍然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
此次疫情暴發後,各大保險公司紛紛將行銷主場從線下向線上轉移,這樣的轉變,無疑會倒逼更多的保險公司提升網際網路渠道的相關服務能力,而更加專業、優質的網際網路保險産品和服務將有望催生。
保險公司如何加強線上渠道的建設?王國軍建議,短期內,保險公司可以大量借助微信或APP等電子化行銷手段為客戶提供産品和服務,但長期來看,應全面提升自身經營的資訊化水準,與第三方資訊平臺或者搭建自己的資訊化網路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産品和更加優質的服務。
德勤發佈的報告建議,一是持續深化與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的合作深度,並通過産品創新等方式強化合作關係從而獲取資源;二是加強自營平臺建設,打造保險公司的私域流量經營池,做好三方平臺流量的承接與後續的客戶運營;三是鼓勵有能力的險企通過戰略合作、自建及收購的方式加速佈局網際網路保險平臺。
科技進步為保險業創新經營提供了全新發展思路,如何不斷創新出適應市場變化的保險産品,進一步提升理賠等服務水準,抓住發展線上服務的良機,無疑考驗著各大險企的智慧。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