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大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公佈了2019年營收情況。2019年,眾安線上、泰康線上、安心財險和易安保險保費總收入達235.56億元,同比增長38.26%。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感受到疾病對於健康威脅下,人們增強的保險意識將轉化為新的購買力。特殊時期,消費者傾向於“非接觸式”諮詢和購買保險,給線上渠道獲得新客戶創造了有利條件。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作為“逆週期”行業,保險受到的影響有限,不僅如此,疫情加快了保險線上化進程,疫情過後,網際網路保險或迎來一波大爆發。
經營業績大幅改善
從保費收入來看,眾安線上繼續保持保費規模收入第一,2019年,眾安線上實現保費收入146.35億元,同比增長30.4%;泰康線上2019年保費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73.7%;安心財險2019年保費收入27.21億元,同比增長77.7%;易安財險2019年保費收入約10.5億元,同比減少18.16%;
從凈利潤來看,四大網際網路險企業績大幅改善,其中,易安財險2019年凈利潤約298.16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安心財險2019年凈利潤-0.97億元,同比大幅扭虧;雖然眾安線上暫未披露去年四季度凈利潤情況,但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上市以來首度整體盈利,實現凈利潤0.9億元。
唯一不同的是,泰康線上2019年凈利潤虧損較2018年同期有所擴大,2019年該公司凈利潤虧損4.67億元。
對此,一位網際網路險企高管表示,總部型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前期投入成本高,因為發展初期品牌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且客戶量比較少,除職場、行政等固定支出以外,公司的全國佈局及網路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另外,網際網路基因要求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在保險科技實踐方面有所投入。其以自己所在的保險公司為例,在保險科技方面,公司進行了大量實踐和應用,前期投入較大,僅技術部門就有一支近500人的團隊,而且這些人員都是高素質的技術及管理人才。不僅如此,由於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普遍成立時間較短,保費規模相對較低,不足以攤薄成本。
不過,在其看來,從中小企業成長的規律來看,短期虧損問題不大,而且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前期的科技投入都非常大,效果需要時間來慢慢釋放,科技是它的核心競爭力,這在以後的年份中可能會逐漸釋放出來效能。
事實上,近兩年,保險科技正全面深入、覆蓋保險業務的完整價值鏈,呈現從“降本增效”逐漸向“客戶體驗優化”和“全面風險管控”轉變的趨勢。
本報記者從泰康線上了解到,在“保險+科技”、“保險+服務”的“雙生態”戰略下,近年來,泰康線上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在2019年固定費用中,科技費用佔比最高,達29%。不僅如此,此前,泰康線上獲得泰康保險集團20億增資,其表示,將繼續用於加大在科技創新和服務創新上的投入。
泰康線上相關人士也向本報記者表示:“2019年,泰康線上各項關鍵財務指標均進一步優化,整體邁入規模、效益和品質協同發展的新階段。憑藉雙生態戰略的深入佈局,泰康線上2019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51.30億元,同比増長73.7%,顯示公司正持續穩健發展。此外,受益於科技應用以及平臺高速發展帶來的規模效應,泰康線上經營成本數據大幅優化,實現毛利潤率轉正。其中綜合費用率從2018年的77.99%下降到64.01%;綜合成本率較2018年底的135.4%優化13.64%,達到121.66%。作為衡量産險業盈利能力強弱的主要標準,綜合成本率的有效優化直觀體現出泰康線上在運營過程中逐步實現降本增效。未來,隨著保險業務的規模增長、承保品質的提升以及科技手段的進一步應用,泰康線上的承保效益還將不斷優化,並進一步對盈利情況産生正向影響。”
線上渠道銷售迎來高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傳統行銷渠道受阻,居民持續的宅居模式卻對網際網路保險銷售渠道起到了催化的作用,1月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成績單十分亮眼。眾安線上于2月14日發佈的2020年1月保費公告,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約為14.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達62.3%,增速較去年同期的29.6%加快一倍多,在傳統保險淡季中實現總保費逆勢高增長。
而對比非典時期保險市場的發展,此次增長或許只是開始。疫情期間,居民的保險意識提高,而受制于管控因素,居民基本依靠線上渠道來購買保險産品。
“在疫情發生後,建議消費者可以結合自身的支付能力和需要,通過購買醫療險,保障更大疾病範圍的醫療費用支出,通過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或壽險等産品,保障罹患重疾或者身故後的大額支出和家庭收入損失。”在近日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如是建議。
事實上,在感受到疾病對於健康威脅下,人們增強的保險意識將轉化為新的購買力。
在2003年的非典期間,保險代理人的活動同樣也受到限制,甚至當年4至7月前後近4個月,代理人資格考試都按下了暫停鍵。
而在保費收入增速上,根據銀保監會歷史數據顯示,2003年3——4月,行業健康險增速從1——2月的超1倍增長突然降至3月份的36.73%,但在經歷了3——4月的低谷之後,5月份突然飆到頂峰,單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了3.09倍,環比增長了1.51倍。
這種倍數級別的增長一直持續到8月份,6、7、8月分別同比增長了2.65倍、1.58倍和1.31倍。
根據招商證券研報分析,借鑒2003年非典期間我國健康險保費增長情況,在疫情的尾聲階段就能夠看到老百姓焦慮意識迅速轉化為健康險保費的痕跡,並且持續性或長達半年。
除了受疫情影響,政策層面也在加速推進健康險發展。今年1月,銀保監會等13個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力爭到2025年,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
2月6日,銀保監會發佈《普通型人身保險精算規定》,通過差別設定參數,支援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養老年金保險等風險保障類産品發展。這項政策將會健康險産品價格下降3%——5%。顯然,這有利於增強健康險的吸引力、購買力和競爭力,促使國內健康險市場規模進一步做大做強。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要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水準,險企更應該在疫情期調整拓展線上金融服務,增強數字化研發能力,利用高科技賦能風險防控。疫情應該成為催化劑,加速激活網際網路保險發展,也有望深化産銷分離。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