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8家非上市險資晉級千億梯隊 資産負債匹配風險隱現

  • 發佈時間:2016-05-06 08:43:5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致鴻  責任編輯:郭偉瑩

  

  隨著非上市保險公司2015年年報的披露,其中8家資産規模千億級的保險公司浮出水面。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安邦人壽、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安邦財險、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前海人壽和陽光人壽資産規模突破千億元。

  從資産規模來看,安邦人壽以9216.2億元位於榜首,泰康人壽以5698.8億元稍顯遜色,隨後是富德生命人壽4091.6億元,安邦財險3500.2億元,華夏人壽2638.4億元,天安財險1692.2億元,前海人壽1559.4億元,陽光人壽1476.1億元。從同比增速來看,安邦人壽以668.30%遙遙領先,天安財險以274%位居第二,而後是前海人壽178.40%,華夏人壽102.40%,富德生命人壽71.30%,安邦財險67.60%,陽光人壽54%。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上述多數保險公司資産規模和速度增長較快的項目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産、長期股權投資等為主。然而,業內普遍認為,由於其中一些保險公司以經營短期理財型保險産品為主,因此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資産與負債之間的匹配壓力不容小覷。

  誰是千億資産的背後之手?

  哪些資産撐起了這8家非上市保險公司的千億資産?以塊頭最大的安邦人壽為例,其資産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達到2733.9億元,同比增長3856.40%,達到2733.93億元。

  所謂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通常是指該金融資産不滿足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産條件時,企業仍可在符合條件的某些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按其公允價值計量,並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安邦人壽的年報顯示,這一數據的大幅增加,主要來源於債券、基金、股票等常規性投資。

  此外,安邦人壽的貸款及應收賬款(應收款項類投資)881億元,同比增長2075.30%;可供出售金融資産799.4億元,同比增長1798.80%;定期存款472.6億元,同比增長132.50%;長期股權投資722.7億元,同比增長31.80%。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比較發現,這幾項也在安邦人壽的資産規模中具有相當分量。

  作為一家財險公司,天安財險雖以1692.2億元屈居第六,但卻以274%的增速高居第二,這對於財險公司而言並不容易。

  在天安財險的年報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16.2億元,同比增長980%;可供出售金融資産939.2億元,同比增長248.20%;長期股權投資28億元,同比增長84.2%;持有至到期投資30.9億元,同比增長43.10%;定期存款28.9億元,同比增長11.20%。

  除上述兩家保險公司外,前海人壽長期股權投資130.2億元,同比增長420.80%;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249.4億元,同比增長185.40%;可供出售金融資産306.2億元,同比增長165.80%。華夏人壽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676億元,同比增長630%;長期股權投資281.9億元,同比增長594.30%;富德生命人壽長期股權投資1838.2億元,同比增長183.50%;可供出售金融資産676.1億元,同比增長101.90%。

  以此類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這些保險公司資産規模和速度增長較快的項目,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産、長期股權投資等為主。

  隱藏在千億資産背後的風險

  上述保險公司雖然體量驚人,但其中多數的負債卻來自短期理財型保險産品(泰康人壽等除外)。

  以華夏人壽為例,2012年,華夏人壽規模保費僅59億元,但隨後其借助銀保躉繳業務,在2013-2015年規模保費逐年增長至370億元、705億元、1572億元,2015年,其規模保費已經居於市場第四。

  財險公司也不例外。西水股份年報顯示,2013年,天安財險保戶儲金及投資款僅為229.8萬元,2014年已經達到259.26億元,2015年這一數字裂變為1266.99億元,同比增長388.7%。西水股份的年報稱,保戶儲金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天安財險開展新的投資型保險業務所致。

  對此,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模式雖無好壞,但風險和壓力不容小覷。

  “在中短存續期新政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以往對高現價業務不可持續。保險資金青睞于固收類資産,但由於長期債券市場缺位,大量長期投資項目依賴短期融資是當前金融領域的普遍現象,終將隨著債券市場完善化而得到解決。就保險市場而言,高現價業務短債長配的模式不可持續,而單純的以長換短將加劇風險暴露。”具體而言,該人士認為,“主要風險表現為,一是短債長配的模式不可持續,尤其是經濟下行、財富增長趨緩的調整期間,將使行業負債端承受巨大的增長壓力。二是單純拉長期限將加劇利差損,如果不改變業務性質,單純拉長高現價業務期限會提升負債成本,在資金運用下行區間加劇利差損風險。”

  此外,“資産端違約率上升風險。債市、股市和樓市密切關聯,並可以被認為是保險資金主要流向。目前,三個市場都存在一定風險,如股市震蕩不穩,債市信用違約風險增加,房地産市場去庫存壓力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産安全和盈利能力。”

  正是基於此,一位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應重點關注投資驅動型公司。這類公司經營實質是短債長配,通過權益類投資、另類投資實現超額收益,單輪驅動盈利。這一模式在收益率快速下行區間存在巨大風險,現金流管控不力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