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泰康線上被寄予厚望卻黯淡開局 前三月保費僅215萬

  • 發佈時間:2016-04-12 09:19: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偉  責任編輯:郭偉瑩

  本被市場寄予厚望,打破眾安保險壟斷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第二家網際網路險企—泰康線上,開局並不暢順。

  歷時約4個月的籌備,2015年11月18日,由泰康資管發起成立泰康線上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康線上” )在武漢掛牌成立。泰康線上的成立,也讓泰康人壽向財險領域切入成為可能。

  然而,現實是骨感的。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月財産險保費規模為171.88萬元,加上去年的43.57萬元,泰康線上成立3個多月來的總保費只有215.45萬元,月均保費不足百萬元。與之相對應的是,眾安保險2013年11月首次在保監會披露保費數據,為263.60萬元,而至2014年1月,其前三次披露的保費總額已達2341.13萬元,月均保費為現在泰康線上的逾10倍。

  對於泰康線上開業後的保費數據, 泰康線上COO丁峻峰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上述數據是財産險的統計,人身險的數據涵蓋在泰康人壽當中,但對於泰康線上一季度整體數據暫時不方便披露。

  “産壽結合、網際網路+大健康”則是泰康線上大戰略。泰康線上大健康部負責人在採訪中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泰康線上主要體現網際網路特色,第一類是服務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生態上所有企業;第二類,保險作為支付方式,用於連接移動醫療的服務。

  網際網路金融分析師馬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網際網路保險市場很大,不用做到顛覆式創新,在既有險種上,更切合用戶,在具體險種上推出一些小的創新,微型的創新,提升用戶的體驗,同樣可以佔據市場份額。“對於泰康而言,已經有足夠的數據量,但如何分析運用這些數據,結合用戶的需求,開發出更好的産品,是其在網際網路+道路上走多遠的關鍵。” 馬驍補充稱。

  開業前三月保費215萬

  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3年,我國網際網路保險規模保費從32億元增長到291億元,2014年同比增長1.9倍達858億元,2015年網際網路保險保費收入突破2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高速發展,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想在這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在眾安2013年率先佈局之後,去年終於有新的網際網路保險牌照批出,泰康線上、安心保險、易安保險獲批,令網際網路保險市場主體形成新競爭格局。

  相對於眾安線上,背靠三馬作為股東支援,能夠迅速服務網際網路的生態,在各種生態中作為場景的提供商,特別是基於淘寶大量的交易數據,推出的退貨運險、支付寶賬戶安全保險,在很短時間內便産生規模效應。眾安保險在很短時間內名揚在外,並獲得高估值,這讓新成立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難以企及。

  泰康線上註冊資本10億元,作為國內首家單獨由大型保險企業發起成立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以往在財險險方面的積累並不多,目前仍屬於探路期。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泰康線上今年1月財産險保費規模124.5萬元,今年前2月為171.88萬元。而去年12月,泰康線上財險保費收入43.57萬元。按丁峻峰的説法,上述數據是財産險的統計,人身險的數據涵蓋在泰康人壽當中。

  泰康線上官網資料顯示,泰康線上推出的財産險中主要包括“Ai(癌)情預報險”和“福臨門家財保障險”,此外最近新推出財險一切險、機器損壞險、公眾責任險。此外,還有理財保險、健康保險、意外保險三大類産品。據泰康線上內部人士介紹,泰康線上正式推出産品接近去年12月底。

  目前,泰康保險旗下有壽險、資管、養老、基金牌照,網際網路金融分析師馬驍認為,泰康人壽一直缺乏財險業務板塊,此次以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形式進軍財險市場,是自身形成完整保險産業鏈的需求。相對於眾安而言,馬驍覺得,在保險場景方面泰康線上還有所欠缺,未來可能需要同更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在保險場景構建上展開闔作。

  “一直以來,泰康保持與阿裏、騰訊、攜程等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旨在展開保險場景構建上的合作。”泰康線上一位中高層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泰康線上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也希望服務於網際網路這個生態。該中高層進一步解釋稱,目前更重要的是培養保險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的習慣,如提高網際網路保險理賠便捷性,我們推出的一款門診險,用戶可以通過拍照上傳,微信申請完成理賠。消費者通過小額保險的便捷,打消其對於網上買保險是否靠譜,理賠方面的顧慮,當用戶認識到這些服務順暢以後,未來更多購買保險的習慣。

  借助網際網路基因,産壽結合

  “對於泰康而言,在網際網路+的戰略中,是要把網際網路作為網泰康線上的工具,還是要打造一家完全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這是問題的關鍵。”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如是指出,對於傳統保險公司而言,更傾向把網際網路作為工具。

  不過,上述泰康線上內部人士則在採訪中強調,泰康線上定位是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在管理上按照網際網路企業管理思路來探索項目制;而且從推出的新産品可以看出其具有網際網路基因,而不是把産品搬到線上。

  該人士舉例指出,泰康線上推出的Ai(癌)情預報險,價格只有9.9元,初診中,用戶通過網上填問卷判斷是高危人群還是低危人群,如果是低危人群如果在一年內患癌症,將獲得3999元誤診費用;而如果初診為高危人群,則通過一滴血檢查篩查早期癌症,如果確診為低危,一年內患癌症仍可獲得3999元賠付,如果篩查的結果仍為高危,則最高報銷3999元的檢查費用。他認為,這一産品也是壽産結合的一個表現,是基於多年壽險的經驗,從而才有向産險轉換的能力,Ai(癌)情預報險不是以健康為標的,而是以檢測的準確性作為標的,所以納入到財産險情範疇。但這背後離不開泰康在壽險業務數據的積累,從而能夠在風險管理上把控。

  事實上,泰康觸網佈局較早,泰康線上也延續了其過去網際網路保險平臺的基因,早在2000-2005年,泰康人壽完成了保險電子商務核心業務平臺的搭建,梳理出整套保險網路行銷體系,開闢了一整套新的業務模式。2006-2008年,泰康人壽在平臺基礎上聚焦創新産品,開發了包括虛擬保險卡單、保險電子賀卡、網路名片、網上續期交費等一系列産品;2008年6月,泰康人壽創新事業部成立,此前在朋友圈活躍度很高的“求關愛”等保險産品便由該部門研發。

  隨著泰康線上去年11月上線,團隊大部分人員都來自創新事業部,而産品方面也進入一個新階段。過去的十五年,泰康線上作為一款網際網路保險平臺,産品的網際網路化在不同階段側重不同,2002-2007年,旅行險、交通意外險和綜合意外險等短意險佔絕對主導;2007-2009年,短意險為主,兼具投資理財險和長期壽險;2010-2015年11月,形成短期意外險、長期壽險和理財投資産品三大産品體系。

  瞄準大健康

  在2015年保險情公眾宣傳日,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公開表示,“網際網路+大健康”是泰康全力要做好的事情。事實上,泰康在全國性養老社區、醫療資源、醫院等大健康産業鏈上均有戰略佈局,而泰康線上則從另一個角度踐行“網際網路+大健康”戰略。

  “大健康戰略,泰康集團要做大健康生態圈。”上述泰康線上大健康部負責人在採訪中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泰康線上要體現網際網路特色,具體在兩個方面:第一類是服務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生態上所有企業,産品的提供,切合他們的場景,特別是移動醫療興起,他們營造的移動醫療生態環境下,需要的風險保障在激增,我們去服務這個生態;第二類,保險作為支付方式,用於連接移動醫療的服務,以及未來泰康在垂直領域的佈局,醫療健康領域,這取決於移動醫療需要什麼生態保障。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稱,泰康線上在網際網路大健康想做的事,第一個通過産品創新,真正做普惠,讓移動醫療的技術和好的服務深度結合,打破過去傳統保險公司購買移動醫療的服務,用於提供增值服務的形式;而今我們的合作方式是通過産品創新,深度合作,例如用戶Ai(癌)情預報險,用戶通過便宜的人格就可能進行早期的癌證檢測篩查,我們則運用保險的特點,擴大覆蓋面。

  對於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力點,馬驍看來,隨著移動醫療的興起,基於大數據以及單個人健康狀況,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可推出一些標準化産品,同樣如重疾險、一些壽險産品,一大部分依靠電銷,電銷被網銷的替代性比較高。

  “由於監管審慎的態度,類似于霧霾、疫苗等熱點事件推出的網際網路保險産品,可持續性可能不強;但網際網路保險市場很大,不用做到顛覆式創新,在具體險種上推出一些小的創新,微型的創新,提升用戶的體驗,同樣可以佔據市場份額。” 馬驍補充稱,對於泰康而言,傳統保險業20年的産品經驗、數據的積累,已經有足夠的數據量,但如何分析運用這些數據,結合用戶的需求,開發出更好的産品,這是泰康線上面臨的最關鍵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