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去香港買保險漸成潮流細細算賬真的合算嗎

  • 發佈時間:2016-03-01 07:32:33  來源:燕趙晚報  作者:劉文靜  責任編輯:郭偉瑩

  對省會市民來説,去香港旅遊早已不新鮮,旅途中順帶買份保險也逐漸成為趨勢。與內地保險相比,香港保險保費低、保障全,而且還可合法避稅,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不過業內人士提醒:要考慮到很可能面對的匯率風險和理賠不便。

  去香港旅遊順帶買保險漸成潮流

  白女士是在省會一家銀行工作的白領,她利用春節旅遊之機順便在香港買了保險。 “排了半天隊才買上。”白女士説,她是通過朋友的推薦了解到香港保險的種種優勢,最後決定捨近求遠,放棄身邊的保險公司,遠赴香港買保險。在香港購買保險的手續並不複雜,“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白女士説。

  省會一家保險公司業務員小秦告訴記者,從去年到現在,赴香港買保險的市民越來越多。“最近我的好幾個客戶都買了香港的保險産品,已經讓我的業務受到了影響。”

  這些市民為何要去香港買保險?據調查,香港保險的確存在著費率低收益高種類多等種種優勢。剛買了香港保險的白女士説,她在香港購買的是一種重大疾病保險,每年的保費是2萬多元,連續交20年。20年後可以返還利息和本金。“算下來不僅保費相對便宜,而且如果20年都身體健康,返還的利息要比內地的同類産品高一些。如果中途生病,報銷和賠償的金額也比內地要高。”保險業務員小秦也坦言,香港保險的確比內地便宜、保障廣,回報也多,比如國內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障種類一般在30—40種,而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障種類達到50種以上;如果是投資型保險,每年的分紅也會高於內地保險。“香港的保險産品都是開放利率,根據公司盈利水準進行分紅。”

  存在匯率風險 理賠亦有不便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內地訪客到香港新買的保單費總額達211億港元,預計全年將超過300億港元。而在2010年,內地訪客到香港新買的保單費總額還僅為44億港元,5年來這一數字激增近6倍。

  然而,對內地人來説,香港保險在划算的背後也有隱憂。

  河北省保險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香港保險雖然看著划算,但是當發生保險責任時,理賠會麻煩得多。比如,在香港買醫療險,一方面出險後的理賠手續較繁瑣,另一方面涉及兩地對醫療診斷、憑證的互認。有的保險公司還規定,內地居民只有在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內地醫院就醫才能獲賠。為此,投保時就需仔細看清保單中認可的內地醫院名錄清單。此外,雖然香港的投資型保險更加個性化,投資回報也普遍比內地投資型保險的收益高,但是投資型保險一般投保期限在5年、10年或者20年甚至更長時間。保險繳費都要用港元或美元。在這漫長的時期內,匯率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收益。

  省保險協會提醒市民,無論在哪買保險,選擇好的代理人更重要。事實上,內地保險近幾年在制度和服務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專業的保險代理人能夠為客戶量身挑選最適合的産品,也能在理賠時為客戶爭取到最大的權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