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誤導死灰複燃 保監會喊話謹防存單變保單

  • 發佈時間:2016-02-18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崔啟斌 陳婷婷  責任編輯:郭偉瑩

  伴隨著銀行利率走低,保險公司正在借助銀保渠道搶食市場,備受詬病的銷售誤導在這一渠道也死灰複燃。為此,昨日保監會緊急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産品時要提防被誤導,以免“存單”變為“保單”。

  據了解,一邊是銀行理財産品和存款利率的持續走低,另一邊則是一大批打著保本3.5%的保險産品在銀行渠道被哄搶。這一熱鬧景象在推高保費收入的同時,帶來的則是銷售誤導。

  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表示,個別銀行保險渠道産品銷售人員在介紹理財型産品時刻意回避産品風險,模糊産品性質,誇大産品收益,誘導消費者購買保險産品。

  武漢陳女士便是“存單”變“保單”的受騙者之一。2015年10月,陳女士在某銀行武漢吳家灣支行辦理存款業務時,在業務員推薦下購買了一份財險和一份理財産品。事後陳女士發現購買的這份“理財産品”實為工銀安盛的人壽保險産品,當陳女士想退保的時候卻因為過了猶豫期,被告知繳納的5萬元保費將損失1萬餘元。在該銀行接到投訴之後,經過協商為陳女士辦理了全額退款。

  昨日,北京商報記者隨機到北京各銀行網點調查就遇到了推銷保險産品的現象。當記者在辦理業務時,一家銀行櫃檯工作人員建議,目前一年期銀行利率為1.5%,而銀行剛剛推出一款理財産品,一年期保本保息,最低收益率為3.5%。隨後讓另一位業務人員在理財專櫃為記者講解,在記者再三追問之下,對方才告訴記者這是一款保險公司新上線的銀保産品。這一産品內嵌于銀行的理財系統,如果不購買很難了解到其相關的産品細節。一位保險內控人員解釋,為了防範誤導,保監會杜絕銷售人員將銀保産品與理財産品混淆,並不允許在宣傳時宣稱保本保息。

  像上述陳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保監會昨日公佈的1月投訴統計數據顯示,在人身險涉嫌保險公司違法違規類投訴中,各類銷售違規177個,佔違法違規投訴總量的99.44%。其中,涉嫌欺詐誤導160個,主要表現在保險銷售人員誇大産品收益、借理財或儲蓄為由銷售保險産品、未如實告知保險期間及繳費期限、隱瞞保險責任及免責條款等。

  事實上,保監會也不斷加大對違規對象的懲罰力度。去年12月,民生人壽銀保專管員存在將購買保險産品與辦理銀行貸款進行捆綁、承諾貸款終止後可全額退還保費、承諾繳費後可按比例返還保費等問題,受到保監會總計33萬元的罰單,對涉事的民生銀行阜成門支行採取了吊銷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的處罰。

  為了防範銀保銷售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消保局提醒,在購買理財産品的時候,要向銷售人員詳細了解欲購買産品的性質,區分清楚該産品到底是銀行理財産品還是保險。如果確定購買之時,要合理評估自身需求,根據家庭實際情況和財務狀況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或者保障需求。同時,要認真閱讀合同,仔細研讀保險合同條款,尤其注意保單封面的風險提示語和保險金額、保障責任、責任免除等部分,做到心中有數。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如在銀行誤購買一年期以上的保險産品,可以在猶豫期內主動申請退保,或在猶豫期內客服人員致電詢問是否反悔時提出退保。猶豫期為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15個自然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