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險企:權益投資不減速 保費維持較高增長

  • 發佈時間:2016-01-11 07:38: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在近期市場大幅下跌之時,險資並沒大幅撤離,反而選擇逢低吸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受益於保費快速增長,同時無風險收益不斷降低,未來險企資金的風險偏好將加大,對權益市場的投資會繼續加大。除二級市場的投資,未來險資的權益投資還體現在股權投資上。

  “舉牌潮”存必然性

  “國內 保險 公司權益類投資比重較低。權益投資必然是未來保險資金的重要去向,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操作,應該是常態。對於舉牌上市公司,進行長期股權投資,這需要保險公司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包括合理的保費結構。一般來説,舉牌上市公司需要長期資金,這需要有較長期的負債而非短期負債,所以保費結構不合理的中小險企舉牌上市公司風險較大。”一位保險業分析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有券商 研究報告指出,自2015年6月以來,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涉及金額超過1300億元,主要涵蓋地産、 銀行 、商貿零售等行業。被舉牌公司的共同點包括:低估值藍籌、股權分散、有穩定的資本回報率和分紅、有良好的現金流,或者是對保險公司有協同的戰略意義。有分析認為,舉牌集中爆發在2015年,一方面是由於年中股市劇烈波動産生了大量超低估值的標的;另一方面,萬能險保費爆發,也源於險企對2015年股市的良性預期及對未來的信心,而擴大保費規模進行投資。把“舉牌”放在當前經濟環境和保險行業現狀來看,其産生有一定的必然性。

  或加倉海外配置

  值得關注的是,在二級市場上動作不斷的主要是一些中小型險企。而這類險企主要是近幾年通過包括萬能險在內的理財型保險快速發展起來的。不少業內人士坦言,如果險企本身保費結構單一,全是較短期負債,進行股權投資容易出現風險。如果是保費合理且本身發展平衡的險企,進行適當的股權投資則是應該被鼓勵的。

  東吳證券 認為,部分中小型民營保險公司負債端大量銷售高收益的短期萬能險,期限通常為1-2年,僅以當前市場中給到保戶收益不算高的5.5%的産品來看,加上2%的渠道和2%費用,對應資金成本接近10%,而資産端大量配置用權益法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靠“短債長投”賺取利差。這種模式帶來了潛在流動性風險,由於負債端資金期限短,如果新單銷售下降或者保戶集中退保,資産端持股比例高甚至控股股票難以迅速變現,公司現金流將面臨較大壓力。

  券商機構分析,2016年保險公司投資端資産配置壓力較大,海外權益資産吸引力大幅提升。在低 利率和資産荒的大環境下,凈投資收益下行壓力加大;隨著美元進入加息週期,人民幣進一步貶值預期加強;目前H股和美股相對A股估值偏低(其中H股相對A股更是有超過30%的折價)、分紅水準高且較為穩定,適合投資風格穩健、注重長期收益的大型保險公司。考慮H股換匯便捷、港元匯率鎖定美元等優勢,預計2016年大型保險公司加倉海外權益類資産將以H股為主並適量搭配美股。

  保費維持較高增長

  東吳證券預計,2016年保險行業景氣持續,重磅利好政策有望出臺。長期來看,保險 利率市場化改革將利好行業長期增長;短期來看,受益於銀行存款和理財收益率快速下滑、2015年高投資收益帶來的2016年高分紅、代理人限制放開等諸多因素,2016年保費將維持較高增速,預計增速維持在10%至15%。在“償二代”監管體系預計正式實施,將利好大型保險公司:償二代有望提高實際資本並降低新業務資本消耗,從而提升潛在杠桿空間,同時EV和NBV有望上升。此外,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在2016年內出臺預期強烈,作為養老三支柱體系的重要補充力量,該類産品保守估計將帶來每年3000億元以上增量保費,將成為行業重磅催化劑。

  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0.85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53萬億元,佔比14.07%,離監管上限空間巨大。中銀國際研究報告稱,在固定收益資産收益率普遍性下滑的大環境下,權益類投資成為維護投資收益率穩定、保障利差益的重要手段。我國保險投資處於政策日益放開時期,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國際化及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提高風險控制水準、提升風險偏好,權益類投資還有較大上升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