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投環責險企業激增 保障金累計超千億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27: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12月23日,環保部公佈了2015年全國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簡稱“環責險”)企業名單,包括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4000家企業,涉及重金屬、石化、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電力、醫藥、印染等行業。

  環保部介紹,從2007年至2015年第三季度,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已經超過4.5萬家次,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保障金累計超過10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環保部公佈的數據是,8年來,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已經超過2.5萬家次,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保障金累計超過600億元。這意味著,一年時間內,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已經增加2萬家次,推進明顯加快。

  江蘇投保企業數量居首

  環保部公佈的2015年全國投保環責險企業名單中,包括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4000家企業,涉及重金屬、石化、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電力、醫藥、印染等行業。本次公佈的投保企業是目前已經投保環責險、具有環境風險保障,而且保險合同有效期在2015年10月31日及之後的企業。

  其中,江蘇省投保企業數量居首,在投保企業名單中共2213家,重金屬行業企業288家,非涉重金屬行業企業達到1925家。其次為廣東、四川、甘肅等。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介紹,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以企業發生污染事故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2007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與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正式啟動。2013年,環保部與保監會又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強制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在涉重金屬等高環境風險行業啟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

  據了解,今年以來,新《環境保護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都對環責險作出了規定。各地環保和保險監管等部門積極推進,從2007年至2015年第三季度,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已經超過4.5萬家次,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保障金累計超過1000億元。

  早在去年12月,環保部首次公佈環責險投保企業名單時,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8年來,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已經超過2.5萬家次,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保障金累計超過600億元。

  不難發現,僅一年時間,投保環責險的企業已經增加2萬家次,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保障金累計增加400億元。

  一位不願署名的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投保環責險主要是排污企業在參與,包括化工、重金屬等高環境風險的企業都應該做。

  環保部也表示,環責險在防範環境風險、補償污染受害者、推動環境保護事中事後監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環責險迎快速發展機遇

  有業內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進入環境問題集中爆發期,突發環境事件頻發。

  環保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突發環境事件471起,重大事件3起,較大事件16起,一般事件452起。

  在嚴厲的執法和懲處面前,重金屬、石化、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電力、醫藥、印染等行業企業在發展中,環境方面面臨的風險加大,進一步釋放了環責險的市場空間。對此,別濤説,當前,環責險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是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首年”,該法首次將“損害擔責”確立為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企業一旦發生污染事故,可能將面臨巨大的公益或者民事侵權的損害賠償金額,借助保險機制應對民事賠償法律責任、化解環境風險,就將成為許多企業主動而自然的選擇。

  同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進一步確立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明確了企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範圍。企業發生嚴重影響生態環境事件,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將依法承擔生態環境修復或者貨幣賠償的責任。這將倒逼企業增強防範環境風險的內在動力,也促使企業通過投保環責險,化解環境風險,保障企業正常生産經營。

  別濤認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有關部署也為環責險提供了直接的推動力。

  環保部稱,下一步,環保部門將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借助環境法治強化、生態文明改革推進的良好契機,發揮地方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環責險工作不斷深化,為防範環境風險、及時救濟污染受害者發揮更大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