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年底舉牌路徑隱現 高分紅藍籌股受青睞
- 發佈時間:2015-12-14 09: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過去一週,險資憑藉爭相舉牌上市公司的豪舉成為資本市場最搶眼的主角。據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險資舉牌資金已超千億元。在“有錢任性”的背後,是“資本荒”背景下高分紅藍籌股對險資的吸引力提高。
業內人士分析,不同險資舉牌背後的邏輯也有所區別,不過險資舉牌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並無實質改善,切勿盲目跟風險資舉牌概念股。
險資年底“掃貨”
就在上周,安邦保險同時舉牌 萬科A 、 同仁堂 、 金風科技 三家A股上市公司,之後,又連續舉牌 金融街 、 大商股份 、 歐亞集團 三家上市公司。
不僅安邦保險涉足多家上市公司,陽光保險舉牌的A股公司也已有4家之多, 承德露露 、 京投銀泰 、 中青旅 、 鳳竹紡織 都先後披露了陽光保險的舉牌資訊。
東方財富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險資頻繁低位掃貨,從7月起,已有二十多家公司被保險資金舉牌。
除了舉牌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多外,部分險資也在通過多次舉牌增加持股比例。如安邦保險對金融街已是第五次舉牌,此次舉牌後,安邦保險持有金融街25%的股份,已經逼近金融街大股東金融街投資集團。富德生命人壽也通過連續多次舉牌 浦發銀行 ,目前持股比例已高達20%。
在市場人士看來,在“資産荒”的大背景下險資開啟“年底掃貨”模式受到多種因素驅動。滬上某險資人士也對記者表示,非標資産的風險收益率下降,長期利率下行的環境下,未來險資投資權益類資産的比重將會進一步提高。
另有業內人士透露,險資年底頻繁舉牌和其對權益類投資的會計處理有關。根據相關會計準則,保險公司如果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比例超過20%,或對董事會決策能夠産生影響,那麼,其就可將此筆投資體現在“長期股權投資”項下, 而非“交易性金融資産”,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將不計入投資收益。
滬上某券商資管人士則對記者分析,險資的體量較大、期限較長,這一資金性質決定了其投資風格。目前銀行理財等未來收益整體下降趨勢已較為明顯,部分藍籌股5%的股息率對險資來説已有足夠的吸引力。
舉牌路徑隱現
隨著下半年二十幾隻個股受到險資青睞,市場也在由此推測險資舉牌的路徑和背後的邏輯。
某私募人士表示,從數據上推測險資的投資路徑還需要足夠大的樣本。就目前險資舉牌的個股歸納來看,往往具備低估值、高現金流、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等特徵。
上述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險資舉牌較為熱衷銀行、地産股,具體到個股分析可以發現,險資主要看中的是這些行業個股的高分紅,並由此得到穩定的分紅回報。
對於連續多次舉牌不斷提高持股比例的險資動作,該人士則分析,險資通過選擇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的個股,通過加大自身的持股比例,能夠獲得進入董事會的機會,或者可影響董事會的股利分配政策,進而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
據了解,涉足舉牌的險資包括安邦保險、上海人壽、君康人壽、百年人壽、富德生命人壽、陽光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舉牌背後的意圖和甄選個股的邏輯也因險資的風格不同而有所區別。“不排除一些規模較小的險資是以炒作股票從二級市場獲取價差的邏輯來進行舉牌。”有投資人士對此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舉牌概念股表現相對活躍,在萬科A、金風科技、浦發銀行等公告舉牌資訊之後,個股均出現不同漲幅。有部分投資者認為,被險資選中的大藍籌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可跟風買入。
不過,滬上某券商資管投資主辦直言,保險公司對上市公司沒有整合能力,對於公司的基本面改善沒有任何實質價值。在公告舉牌之後,後續增持也不會太多,盲目跟風舉牌概念股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