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業開啟資産配置壓力測試 摸底錯配流動性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1-04 09:05:17  來源:中國日報  作者:黃蕾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一場資産負債錯配的遊戲,令一批批保險業“黑馬”實現彎道超車,僅兩三年光景,保險業務收入跳躍式翻番。然而,這又是一場危險的遊戲,保險公司的業務發展和現金流高度依賴新業務,盈利和償付能力高度依賴投資收益,企業發展的不穩定性問題值得深思。

  保險市場的這一現象,已引起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與警覺,並開始拉響預警信號。上海證券報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保監會正在通過産品負債端調研摸底、資産配置端加強審慎性監管的方式,雙管齊下防範這一新形勢下的潛在風險,使資産負債管理由“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

  産品端:摸底業務規模及資本佔用

  時下競爭激烈的壽險業,保險公司之間不拼保障,拼的是誰家的産品賣得短、賣得快、賣得多。這類“高現金價值”保險存在一定共性:預期收益高、産品期限短、保障功能弱,標榜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區間在4%至7%之間不等。

  正是這些産品特性,吸引紛至遝來的個人投資者。依賴於這類披著保險外衣的理財型産品,一批以中小規模為主的壽險公司迅速“上位”,吸金速度著實驚人。不過,正是這類火爆的高現價保險業務,其發展態勢卻一直被監管部門緊盯。

  這主要是因為,這類産品所呈現出的“三高”風險——高退保率、高準備金、高資本佔用。這類産品不僅可能使保險公司退保長期處於高位運作,對於公司的資本消耗亦相對較快,産品利潤率也遠不及傳統保障型險種。

  預警信號時刻準備拉響。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獲悉,為全面掌握高現價保險業務經營現狀,保監會將展開一場全行業的調研,並根據摸底情況,考慮研究修訂《關於規範高現金價值産品有關事項的通知》。

  據收到調研通知的壽險公司透露,此番調研主要是要求各公司上報相關高現價業務的保費規模及資本佔用等數據,時間段分別是2014年全年、2015年1至9月。同時在此次調研中,保險公司需分別測算在償一代和償二代下,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和150%的前提下,公司可以銷售的高現價産品的最大規模;高現價産品所配置的各類資産的比例如何,資産、負債久期分別為多少,缺口有多大,未來是否會産生現金流風險等。

  資産端:開展壓力測試嚴防風險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類高現價保險更像是資金池。借助銀行、網路渠道,迅速實現吸金目的,然後將這些資金迅速投入投資市場,通過資産負債錯配來賺取利差收益,以期覆蓋日後的給付與賠付。然而,這類錯配多為“短錢長投”,即負債端較短,資産端較長,短期來看這種錯配更存在流動性風險。

  基於對這類潛在風險的防範,在産品端摸底調研的同時,保監會也同時開始加強資産配置的監管。知情人士透露稱,為防範新形勢下保險公司資産負債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加強保險公司資産配置行為的監管,保監會剛剛起草了《關於加強保險公司資産配置審慎性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並於近期在行業內部開徵意見。

  根據徵求意見稿,符合以下情形的保險公司,應進行資産配置壓力測試,並提交壓力測試報告:財險公司的預定收益型投資保險産品賬戶,投資金餘額佔上季度末總資産比例超過30%,且公司資産配置中股權、不動産類資産和其他金融資産合計佔上季度末總資産比例超過20%的;人身險公司負債平均持有期少於5年,且公司資産配置中股權、不動産類資産和其他金融資産合計佔上季度末總資産比例超過20%的;人身險公司的普通型、分紅型、萬能型保險産品賬戶,賬戶資産收益率小于保險産品資金成本的。

  如果壓力測試後評估認為,公司資産負債管理存在重大缺陷或出現重大資産錯配風險及流動性風險的,經提交保監會資産負債管理監管委員會或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審議,保險公司或將被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包括提高流動性資産比例、限制資金運用渠道或比例、限制相關保險産品業務銷售、責令股東提供資金支援等。

  對於保監會的雙管齊下防微杜漸,業內專家給予高度肯定。“加大資産負債匹配監管,從制度層面推動保險機構加強內部資産負債管理建設,有望實現資産負債管理由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