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公積金異地貸款會不會知易行難

  • 發佈時間:2015-09-23 07:10: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從全局來看,公積金異地貸款可謂有利有弊,甚至有可能成為知易行難式的利好。解決這種矛盾,靠一兩項政策調整不行,關鍵是公積金管理體制得整體改革。

  住建部日前發佈《關於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有關操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公積金異地貸款的職責分工及辦理流程。根據流程,在異地工作且有公積金貸款需求者,可向該地諮詢所需材料,到原公積金繳存地公積金中心申請,審核通過後,持本地公積金中心證明在異地辦理貸款。

  公積金異地貸款,是適度放寬房地産市場調控系列政策的組成部分。去年9月,央行放寬了房地産按揭貸款要求,將已還清第一套住宅貸款且希望購買第二套住宅的購房者納入了首套房購房者範圍,並可以享有首付30%和貸款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0.7倍的待遇。今年3月,央行再度放寬家庭按揭貸款政策。之後,各地公積金貸款政策陸續放寬。其中包括縮短連續繳存公積金時長要求,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

  作為後續動作,推進公積金異地貸款對於激活房地産市場、保證公積金繳存者利益都有益處。從市場角度説,能夠異地貸款後,流動人才可以在一二線城市享有較高的公積金繳存待遇,而選擇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減輕購房壓力。這有助於地方房地産業發展。從個人利益説,公積金雖然由個人和單位共同分攤繳存,但本質上屬於個人財産。過去由於不能異地貸款,在原工作地繳存的公積金,會因工作調動等原因而變成“死賬”,使個人和原單位都蒙受損失。雖然對於工作調動者缺乏統計,但在人員流動趨於頻繁的情況下,可以判斷,這筆錢數額巨大。鉅額公積金沉睡,沒有異地貸款機制正是原因之一。就此而言,推進公積金異地貸款,還有矯正機制偏差、盤活存量資金之效。

  公積金異地貸款雖然有這麼多“好處”,但能否收到實效仍然可虞。一方面,公積金異地貸款必須建立在公積金異地繳存互認,並開展了相關貸款業務的基礎上。而住建部等三部委要求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的政策出臺尚不到一年,許多地方還沒有落實,能有多少人因此受益,尚不得可知。另一方面,公積金貸款目前能享受到歷史最高水準的利率優惠政策,這實際上形成了利益空間。在各地公積金中心資訊尚不聯通的情況下,如何甄別異地貸款人的職工繳存、貸款、購房情況,原公積金中心開具的一紙證明,會不會成為尋租工具,進而引發不公平,目前也不得而知。

  更關鍵的是,由於公積金管理機制落後,加之其他政策考量,目前即使本地繳存、本地提取公積金或申請公積金貸款也並不容易。這是管理不透明、額度不夠、效率低下等問題共同造成的結果,而異地貸款會在現有問題上增加新的問題。公積金管理進的是地方財政賬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著地方利益。異地貸款需要繳存互認,這對地方來説,很可能被解讀為動自己奶酪,從而導致貸款效率更加低下。此外,即使異地貸款通道暢通,效率提高,由於人才通常從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流動,而在一二線城市購房的願望比在原地購房強烈得多,異地貸款有可能出現“以貧濟富”、使原單位繳存的錢進一步流向一二線城市的局面。

  因此,從全局來看,公積金異地貸款可謂有利有弊,甚至有可能成為知易行難式的利好。解決這種矛盾,靠一兩項政策調整不行,關鍵是公積金管理體制得整體改革。統籌度高了,其正向效應才可能發揮出來。

  徐立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