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民營資本為何青睞再保險行業

  • 發佈時間:2015-08-19 05:27: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民營資本進軍再保險領域,無非是看重這個領域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再保險領域較強的專業性和競爭逐漸激烈的市場格局也將給民資帶來不小的挑戰

  近日,泛海控股新華聯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發佈公告稱,擬以現金出資的方式與億利資源集團、巨人投資、重慶三峽果業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國內首家民營資本創辦及主導的再保險公司——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據了解,這家有盧志強史玉柱王文彪三位資本大佬參加的民營再保險公司,註冊資本為100億元,5家企業的合作方式為各投資20億元現金,分別持股20%。

  民營資本進入再保險領域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今年2月,上市公司愛仕達七匹狼騰邦國際公告稱,計劃以自有資金聯合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參與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再保險行業為何迎來民資的熱捧?民資進入後又該注意什麼風險?

  尋求更大投資空間

  泛海控股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全球前50大再保險公司大都為歐美企業,僅8家為亞洲地區公司所設立,而國內僅有1家中資的再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亞太地區需要更多再保險公司提供産品及服務。中國再保險行業起步較晚,發展潛力巨大。設立再保險公司增加了再保險市場主體,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情形的確如此。2014年,保險業“新國十條”發佈,其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增加再保險市場主體,發展區域性再保險中心。按照“新國十條”規劃,2020年我國國內再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3300億元。而記者從保監會得到的數據顯示,自2006年法定分保取消以來,我國專業再保險機構分保費收入超過7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左右。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繳文超認為,整體看2013年到2015年,保險行業發展呈向上趨勢,2015年保險公司在投資和業務價值方面的增長會更加明顯。如此而言,與保險市場發展呈正相關的再保險市場空間會進一步拓展。

  此外,繳文超表示,未來再保險發展的方向之一是培育和發展再保險市場主體,即引導國內社會資本投資成立再保險公司。看來,5家民營公司選擇在此時進入再保險市場,可謂踩準了中國再保險市場及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節拍。

  市場風險不可小視

  儘管再保險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新進入者卻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和較高的專業市場挑戰。據了解,目前國內專業的再保險公司只有中國再保險集團一家,其長期佔據著中國再保險市場的主導地位,另外幾家外資再保險公司均以分公司的形式存在,也佔有不小的市場份額。新進入者要想從目前的市場順利分羹,並非易事。

  其實,泛海控股和新華聯兩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已經將進入再保險市場的風險表述明白:再保險公司的開辦和收入實現需要一定週期,産生盈利所需時間可能較長,投資收益可能在再保險公司穩健發展後逐步實現,投資存在短期內不能獲得投資收益的風險。同時,再保險公司的發起設立將增加再保險市場的經營主體,導致行業競爭加劇。

  瑞士再保險中國區總裁陸勤曾提出4個評價再保險公司能力的維度,即産品多樣化、關係網路、客戶管理、分析能力,且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作為保險行業之外的民營資本,在新進入時必然會遇到全方位挑戰,包括自身能力、經營定位、人才隊伍等。而最強勁的對手可能更多來自業內,比如4月16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與人保財險已宣佈設立再保險公司,目前也在等待保監會的批復。從對再保險市場的熟悉程度、專業性高低、人才積累等多方面看,新進入的民營資本不可能比老牌的中國人保更加嫺熟。

  業內專家表示,雄心勃勃的民營資本能否在防控風險的同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還有待考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