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旅遊大潮催熱跨界合作 保險業望乘上“高速列車”

  • 發佈時間:2015-08-11 11: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旅遊業已經成為多地的支柱經濟。

  北京市旅遊委高端處處長任家浩日前就表示,2014年北京共接待遊客2.61億,比上年增長3.8%,實現旅遊收入是4280億元,同比增長8%。國人的出境遊市場更是增長強勁,到了2014年,出境人數已經達到了9800萬人次。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敏也表示,截止2014年,國內旅遊是36億人次,出境遊首次突破了1億人次大關,達到1.09億次人。全年旅遊總收入達到了3.25萬億元。

  顯然,消費觀念的轉變、國民旅遊消費水準不斷提高、出遊的群體越來越多樣化等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同樣,旅遊保險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産品開發部總經理劉超認為,其實目前在意外險整個市場裏面,旅遊意外險發展的是最好的一個市場,也是旅遊期間的核心要點。

  據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總經理趙輝透露,從2012年到2014年中青旅售賣保險數據顯示,當旅行社的經營規模擴大的時候,保險售賣的金額也會同樣的是增長的;現在公司走到第二個規模增長的階段,所以旅遊保險的售賣也就會達到相同步的增長。

  但是,目前國內旅遊業産業鏈較長,涉及的環節也很多,抗風險能力相對比較弱,任何一個突發的事件都可能給旅遊者生命財産造成重大的損害,也可能使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遭受重大的挫折。

  當前也正值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時期,旅遊保險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在交通安全、服務保障、飲食安全、應急救援等方面的風險防範都顯得更為必要與急迫,保險業作為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將保險的機制引入社會風險管理,及時實施對受害者的經濟補償,矛盾調處和權利保障,形成一個市場與政府相互配合的高效率的社會管理機制。

  面對上述問題,諸多業內人士也都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國內旅遊保險還處於起步階段,需要旅遊行業以及保險行業相互合作,深入挖掘市場,建立行業標準。

  任家浩就認為,應該從四個方面加快旅遊和保險業的融合。

  一是要深入挖掘市場,分地區、分人群、分活動開發旅遊保險産品,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二是要建立旅遊與保險業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平臺,加強兩個行業間的數據共用,便於行業間交流和資源的互換。三是要加強聯合宣傳。包括理念推薦、品牌推薦和服務推薦。四是我們旅遊業內的問題,要加強對保險知識的培訓,提高風險意識。首屆旅遊保險發展論壇,開啟了國內旅遊保險融合發展的新紀元,我相信通過保險行業與旅遊行業的共同努力,將推出滿足旅遊者個性化需求的旅遊保險保障産品。

  王敏也認為:第一,資訊互通、資源共用。第二,還是要加強和宣傳合作培訓,利用各種渠道強化遊客的保險意識,開展面對旅行社的風險管理和資質培訓,面對導遊的保險核保理賠基礎性的培訓,形成一個旅遊業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這麼一個良好的格局。

  另外,一些保險企業也認識到旅遊保險行業存在的問題。

  中國太平洋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微客戶業務部總經理李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保險的種類已經足夠多,但從客戶體驗上,建議更進一步使保險産品碎片化。

  他説,“我們提供的保障的産品非常多,基本上可以覆蓋所有的風險,那我們都把它打成一個一個碎片化的産品,形成一個産品工廠。那麼這個産品工廠以後,一個是保險公司我們針對不同旅行社的需求去組合我們的産品,從而提高客戶體驗。”

  作為一家專門做旅遊保險和旅遊救援國際公司的一部分,美亞財險方面則介紹了其在操作國際旅遊保險方面的經驗。

  美亞財産保險有限公司中國旅行險負責人李岩表示,美亞具備較為完備的全球救援和資訊系統;加上保險産品和服務項目的打包制度,使得旅遊者出現意外時,美亞可以保證反應速度和反應品質。

  其實,這也正是2015北京國際商務及會展旅遊展覽會的核心內容。

  據了解,這場開幕于8月5日的展會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以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在歷時兩天的展會中,金融保險服務展區的中保協組織了太平洋産險、天安人壽、美亞保險以及北京語聯國際等保險及衍生品機構都引起了到會者的密切關注。

  中保協王敏副秘書長在講話中還提到:保險企業聯合參與本屆展會,不僅為保險企業創造了一次良好的企業形象展示機會,還與國內外大型旅遊機構共同研討及深化相關出境遊保險業務內容,準確定位保險企業在高端旅遊市場中的價值坐標,形成價值共贏、互相促進的穩固合作態勢,同時切實實現參展保險企業的業務增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