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購保險小心大數據算計你 注意默認勾選項

  • 發佈時間:2015-06-26 08:59: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尹力行  責任編輯:郭偉瑩

  如果用戶被判斷為購買能力強,議價能力較弱,那麼網站後臺推薦的保險可能更多

   在大數據時代,只要上網,你的任何足跡就會成為大數據的一部分。同樣的旅遊産品,在不同電腦上,所推薦的保險方案卻千差萬別。

  據了解,消費者如果被判斷為購買能力強,議價能力較弱,那麼後臺自動推薦的保險種類也可能會更多,且會傾向於保額相對偏大,保費較貴的。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某線上旅遊網站上注意到,同樣的旅遊線路,在不同的電腦預訂時,所推薦的意外險並不完全相同。

  用手機購買,默認購買的保險為兩份,一份為旅行取消保險,一份為境外旅遊險。

  而使用一台很少進行網購的“工作機”購買時,推薦的保險産品卻只有一份取消保險。並且在頁面上無法找到添加旅遊意外險的選項,如果把這唯一的旅程取消險取消後,網站會出現一條風險警示,提示“購買保險可以為您的旅途提供意外風險保障”。可是,這一份取消保險,並不能給旅途提供風險保障。此外,作為一款申根旅遊的産品,竟然沒有推薦一份簽證必備的境外旅遊意外險,也著實讓人驚訝。

  而一位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的王小姐,默認的保險方案則是3份。

  據王小姐介紹,她經常在網上購物,每個月網購的金額都在3000元以上。“平常沒事的時候,我都會在網上搜搜有沒有什麼可買的。”王小姐表示。

  給工作機推薦的保險少,給經常網購的推薦的多,旅遊網站推薦保險難道是在“看人下菜碟兒”?

  《證券日報》記者為此詢問了一位在諮詢公司工作的高先生,他表示,除了險企和網站的合作因素外,推薦差異和價格歧視其實是一種常態。

  他表示,如果選擇兩台電腦,一台電腦經常購買一些金額較大的産品,並從不使用優惠券;而另一台電腦則只是購買一些小金額的日用品,或經常使用各種類型的優惠券,一段時間後,兩台電腦在同一網站購買同一産品時會出現至少幾元的差價,在單品消費時尤為明顯。

  旅遊保險的推薦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用戶被判斷為購買能力強,議價能力較弱,那麼後臺推薦的保險種類可能更多,但會傾向於保額相對偏大,保費較貴的。

  而這一現象出現的源頭,則與電腦上一個叫Cookie的東西不無關係。高先生表示,最容易被消費者注意到的是,如果消費者在電商或搜索引擎上搜索每個産品或主題後,可能在瀏覽網頁時會發現彈出的廣告都和之前的搜索相關。

  這就是Cookie在起作用。

  Cookie可以記錄使用者的很多個人資訊,比如其經常訪問哪類網頁,在網頁上停留多久,通常在什麼時候上網等等。這些資訊初看可能並不起眼,但如果有廣告商集中蒐集,就能掌握使用者的上網興趣口味,有時還能推算出收入水準等個人資訊。

  因此,目前大部分網站都採用跨站跟蹤和Cookie跟蹤等手段收集用戶上網行為數據,並通過分析用戶上網習慣來投放精準廣告。

  網購出境遊竟然被默認勾選了3份保險

  網購出境遊産品雖然方便,卻也面臨著不少問題;有的醫療保險保額不符合簽證要求

  端午節剛過,暑假旅遊高峰期卻如約而至。對於消費者來説,選購旅遊産品,早已不是以往的“門店”選購了。如今,只要有臺電腦,就可以在旅遊産品的“海洋”中徜徉,選購。

  然而,隨著旅遊項目的多樣化,行程中預料不到的狀況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近來發生的一系列旅遊事故,讓大家明白天災人禍難以避免,提高旅遊安全和保險意識顯得越來越重要。

  不過,強行綁定意外險産品、默認勾選3份保險産品、對於産品不做警示等現象,讓旅遊意外險市場難以平靜。

  多買可多賠

  端午節剛過,十一長假似乎還很遙遠,但不要以為現在是旅遊淡季,暑期遊已如約而至。與幾年前的門店轉轉,選線路的方式不同,如今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在電腦前動動滑鼠選線路。而所選的目的地,也從國內、新馬泰、日韓,慢慢擴展到了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地。

  隨著目的地越來越遠,旅行的時間越來越長,風險也隨之增加。不過,網購旅遊産品的同時購買保險,雖然看似方便,但其中也暗藏風險。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的王女士,就準備在暑假購買一份歐洲遊産品,在幾家線上旅遊平臺上“糾結”了很久後,她終於選定了一份價位在1.5萬元左右的歐洲(意法瑞)12日遊産品。

  在確定購買後,她卻犯了難。

  “網站默認給我選了3份保險,我光顧著研究如何享受網站的優惠了,沒注意保險竟然是3份,現在退也不能退了。”王女士苦惱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王女士表示,在長長的預訂界面上,會出現出遊資訊、遊客資訊、優惠方案、保險方案等十多項。

  “網上買團隊遊我一般都不注意保險買了啥,就直接按照推薦的買,誰曾想……”王女士如是説。

  在王女士的訂單中,《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一共有3份境外旅行保險,分別屬於3家不同的保險公司。第一份是旅程取消保險,保費是190元,因個人原因退團導致團費扣除的經濟損失,可以獲得賠償,賠償金為保險金額上限(2萬元)和實際損失70%之間的較小值。此款産品,一經簽約不可退保。

  而另外兩份則是旅遊意外險。

  其中一份為保費95元,包含20萬元的旅行意外身故/殘疾、40萬元的航空意外身故/殘疾的、10萬元的火車地鐵輪船意外、8000元的營運汽車意外、5小時600元的航空延誤服務、5萬元的醫療補貼、5萬元的醫療墊付等責任的“15天保險計劃”。

  另一份則是保費為190元,包含80萬元的意外身故、30萬元的醫療補償、40萬元的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行李延誤、旅程延誤、旅程變更、個人隨時財産損失等責任的“13天保險計劃”。

  那麼,這兩份意外險是否可以多保多賠呢?《證券日報》記者為此諮詢了安聯保險的相關人士,其表示“買多份是否能賠,主要看理賠所需的資料”,意外身故等責任可以疊加賠付,而醫藥補償等部分,如果花費少於保額,那麼只能選擇一家公司進行理賠。而如果實際花銷超過了單一産品的保額,則可以由一家保險公司先報銷,餘額再由另一家報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出境遊産品如果購買了多份,在理賠時可能會面臨糾紛,一般建議只買一份。

  警示不夠

  提到醫藥補償,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理事會曾在2003年要求,中國公民在申辦申根簽證前必須購買國際旅行保險,證明可擔保國外住院費用及遣返費用,且旅行保險中所含的醫療保險部分不低於3萬歐元(根據2003年匯率,約相當於人民幣30萬元)。而旅遊醫療保險須包括由於生病可能送返回國的費用及急救和緊急住院費用。

  不過,如今歐元匯率持續走低,3萬歐元按照6月24日的匯率,大概為人民幣21萬元。不過,保險公司的業內人士表示,“醫療保障方面,寧多勿少,雖然匯率波動大,但市面上的申根保險産品大多數仍以30萬元為基準。”

  可見,王小姐購買的這3份保險中,保費95元的那份意外險,無論按2003年的匯率還是2015年的匯率,都不符合申根國家的簽證要求。如果單買這份保險,則會面臨拒簽的風險。那麼,這份保險是否可以單買呢?

  《證券日報》記者在這家線上旅遊網站上選擇了和王小姐相同的産品,而在保險方案中,僅保留了不符合申根簽證要求的一款。但是在隨後的預訂過程中,網站並沒有出現任何警示詞句或界面。

  不過,記者在這家産品所屬保險公司的官網上發現了一款與此相似的出境遊意外險産品,醫療費用補償為10萬元(經濟型),在購買界面,險企會提醒“如辦理申根簽證,請選擇全面型或豪華型”,而全面型和豪華型的醫療費用補償均為35萬元。

  其實,缺乏警示的現象,並非僅此一例。

  記者發現,在預訂界面上可選擇的近10份保險中,有幾份是同一家公司的不同産品,如果同時選購兩份同公司的意外險産品,在整個預訂過程中並不會看到任何警示。然而,在這些産品的條款上,都明確標注了,同一行程同公司的多款産品,只會賠付保額較高的那一份。

  此外,在另一家旅遊網站上,《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歐洲遊産品在預訂界面上,會自動綁定一份保費為205元的“11天-14天歐洲遊團隊計劃”,無法更改。不過,這一款産品的醫藥補償為30萬元,符合歐盟的簽證要求。

大數據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紫光股份 80.14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賽為智慧 18.52 9.98%
4 航太資訊 27.13 7.28%
5 天源迪科 17.00 6.2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天夏智慧 12.58 -5.77%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美的集團 52.84 -3.10%
4 南威軟體 12.10 -2.97%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