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車險費改引車商垂涎 上汽再謀保險蛋糕

  • 發佈時間:2015-04-14 11:05:16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路英  責任編輯:郭偉瑩

  4月8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集團”)宣佈合資的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上汽保險”)業務平臺正式啟動運營。標誌著上汽集團這家位居2014年全球500強第85名的汽車産業集團跨界拓展金融板塊,進一步完善汽車産業鏈整體佈局正式進軍保險業。

  “每項業務拓展都是一步步開展著來做,目前階段我們最主要的還是把鏈條補充完整。近日上汽集團董事會秘書王劍璋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未來上汽集團有意向設立自己的財産險公司,成立保險經紀公司是第一步。

  4月1日起,車險費改方案在山東、青島、黑龍江等6省市試點,費率市場化的腳步越來越近,利益鏈條上的各方聞風而動。面對新的機遇,加之為整車銷量下降困擾急於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車險成為汽車製造商不可放棄的一塊“肥肉”。

  汽車保險銷售成重點業務之一

  去年以來保險業政策利好不斷,隨著汽車業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都試圖進一步平衡前端銷售和後端服務鏈條的業務佔比,尋找新的利潤點。

  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專業保險服務機構,上汽保險已于2015年1月9日在上海設立,註冊資本人民幣2億元。上汽集糰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股比為87.55%,上汽通用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股比為12.45%。

  上汽集團表示,上汽保險的服務將覆蓋上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及合資品牌,包括榮威、名爵、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大眾、斯柯達七大乘用車品牌,未來更將在全國範圍內覆蓋所有乘用車和商用車品牌。

  “這是上汽在資産和資金規模較大的情況下,保障資産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重要舉措。”上汽集團財務總監兼上汽保險董事長谷峰如此描述汽車保險銷售對上汽集團的重要性。

  對此,王劍璋具體向記者解釋道:“從絕對量來看,生産或銷售一輛車與銷售一份汽車保險差別很大,但從趨勢來看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市場增速進入相對平穩甚至放緩時期,公司創造價值需要尋找其他利潤增長點。而且,通過做保險,我們對新車的開發、未來用戶使用習慣和趨勢會有更多了解。”

  當記者問及上汽集團是否有意向成立自己的財産險公司時,王劍璋並不諱言:“説沒想過也不可能,但每項業務拓展都是一步步開展,目前階段我們最主要的還是把鏈條補充完整,這有助於提升客戶體驗,提高客戶忠誠度。”

  去年以來保險業政策利好不斷,隨著汽車業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都試圖進一步平衡前端銷售和後端服務鏈條的業務佔比,尋找新的利潤點。

  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預測,2013年至2020年,中國的汽車行業産業鏈總收入將從4.3萬億增長至9.4萬億元,汽車金融、售後服務等産業收入比重將由40%上升至58%,平均每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9%。

  成立上汽保險並不是上汽集團進軍保險業的首次嘗試。

  早在2004年,上汽集團上級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股份參股安邦財險,位列第一大股東,胡茂元擔任安邦財險董事長。

  2005年3月27日上午,胡茂元與時任博鰲論壇秘書長的龍永圖及當時的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馮曉增一同出現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為安邦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業儀式揭牌,上汽集團由此開啟進軍汽車保險市場步伐。

  胡茂元曾表示,安邦財險將充分利用上汽集團的影響力與龐大的銷售網路,最大限度地發掘企業內部資源和社會資源。

  其稱,汽車保險是現代汽車産業價值鏈的重要環節,基於此,安邦財險將以車險業務為核心,以最快速度拓展汽車保險市場,為客戶提供“保姆式服務”,推出代步車服務、保險直銷大廳、遠端定損系統等全新服務理念,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汽車保險服務方案。

  安邦財險倚靠強大股東支援,開業後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同步開展業務。

  2004年,中國財産保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100億元,其中車險的保費為750億元。但車險險種中,全行業的綜合賠付率超過了100%,汽車保險在財産保險中的比重將近70%。

  經過幾次增資擴股, 2013年安邦集團進行重大人事調整,胡茂元不再擔任安邦集團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2014年9月25日,胡茂元退出董事會。

  10年之後,上汽集團發起成立上汽保險,這樣一家註冊資金2億元,主攻車險銷售及服務的保險經紀公司,J.D.Power亞太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梅松林在上汽保險業務平台啟動儀式上説的話很中肯:“上汽集團在汽車領域具有優勢,但是並不擅長保險業務,而傳統的保險企業在車險領域經營多年,並不會輕易讓出市場。”

  行業影響暫不會顯現

  “車險業務除了幾家大型財險公司,其他基本處於虧損狀態。而車商在汽車配件、事故之後的維修情況更有掌控力,車商做保險公司的盈利前景比其他保險公司要好。”

  上汽集團成立自有保險經紀公司甚至財險公司會否對其他財險公司車險業務經營造成影響?

  “影響會有,目前車險的銷量還是集中在某些渠道如4S店、汽修廠等,車險是有剛需的,其又是一個跟用車場景緊密結合的産品,能掌握這種場景的公司會非常有優勢。”京東金融保險業務部運營負責人對記者説。

  該負責人表示:“國內幾大車商的銷售主要還是依託渠道,並不是以消費者買車、保養等最直接接觸的4S店為主,所以,車商的優勢是否會非常明顯還有待商榷。”

  王劍璋也對記者表示:“我們現在是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目前必須要跟各大保險公司合作才能從整個鏈條上給客戶更好的體驗。並且,因為現在是起步階段,我們跟其他保險公司的合作可能會比之前更密切,暫時不會對其他公司車險産品的銷售造成影響。以後,我們逐步會研發自己的産品。”

  “各公司都有自己的優勢,即使上汽集團成立自己的産險公司,公司之間也要獨立核算,所有他們該有的費用還會有,在成本上會有優勢但不是絕對的。”某保險行業協會財險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但對渠道比較重合的公司可能影響會大一些,比如承保車輛中上汽品牌車輛佔比較大的財險公司。何況,目前財險公司都在調結構,減輕車險比重,所以即使上汽成立財險公司影響也是有限的。”上述保險行業協會財險負責人認為。

  儘管如此,市場對未來上汽集團成立自有保險公司比較看好。

  “成立保險公司的價值比保險經紀公司價值要大得多。車險業務除了幾家大型財險公司,其他基本處於虧損狀態,主要原因之一是理賠端保險公司無法掌控。比如,修車過程中配件會否注水、配件成本越來越高,而車商在汽車配件、事故之後的維修情況更有掌控力,因為汽車的維修配件本來就是車商自己生産的。從這方面去控製成本,車商做保險公司的盈利前景比其他保險公司要好。”上述京東金融人士認為。

  同時車險費率市場化更是給車商進入保險業帶來大利好。

  “在現有市場情況下,車商即使進入保險業也要按照監管定價、既有車險條款來運作,操作空間不大,但車險費率完全放開之後,他們對車輛的熟悉程度、對配件成本掌握度等優勢才可能變成車險産品上的競爭優勢。”上述京東金融人士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