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媒體稱2035年中國超老齡:養老金年新增缺口4萬億

  • 發佈時間:2015-03-30 08:40:55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王曉慧  責任編輯:郭偉瑩

  2035:中國“超老齡”

  80歲以上人群每年遞增百萬

  一座位於日本皇宮邊上的3000平米溫泉別墅售價400萬元人民幣;老人尿片的消費量已遠超嬰兒尿片……這是日本因深度老齡化産生的社會現象。不過,這些問題即將出現在中國。

  3月21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超老齡社會課題組組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指出,中國將在2035年進入超老齡社會。他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強調,所謂超老齡社會,即年齡超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達到或超過5%,屆時將出現經濟潛在增長速度不斷下降、資産價格週期性波動、養老金和醫保缺口巨大等一系列特徵。

  超老齡化加速度

  過去30年中國創造的經濟奇跡,如今正與令人咋舌的老齡化現象相伴而來,並且,過快的老齡化速度正逐漸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挑戰。

  民政部相關數據表明,截至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人,佔總人口的14.9%;同時,中國未來20年平均每年增1000萬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也就是説,中國老年人口的數量將超過發達國家老年人口的總和。

  聯合國傳統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新標準則是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的7%,超過14%則被稱為“老齡社會”,超過21%就可被視為“超老齡化社會”。無論從哪個標準來看,中國老齡化速度都在加快,同時,80歲以上高齡老人也正在以每年100萬人的速度遞增。

  中國老齡化增速明顯,但暫且還不是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日本的老齡化程度已當屬亞洲最高,其面臨的問題也很典型。

  日本政府公佈的2011年《高齡社會白皮書》顯示,截至2010年10月1日,日本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2958萬,佔總人口的比率增至23.1%,日本已進入超老齡化社會。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口和社會保障研究所預測,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將越來越嚴重,但與之背道而馳的是,2014年日本人口下降了26.8萬人,創歷史新高,其中出生人口下降明顯。

  這看似簡單的人口問題,卻已直接導致日本的適齡勞動者30年來持續減少,目前已經達到30年來最低水準,且這種減少趨勢仍在加快。

  “日本比中國老20年,假如我們不改變當前的策略,日本的今天就是我們20年後的狀況;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中國經濟的增速將不斷下行。”姚余棟表示,超老齡社會的社會資産價格可能會出現大幅度波動,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而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在“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中,我國應該立刻放棄“穩定低生育率”的表述,同時將現有的職能部門逐漸向鼓勵多生轉型,並且加大財政補貼,鼓勵生育。

  也就是説,通過早一點進入對衝人口老齡化壓力的狀態,用來對沖掉現在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朱勇也曾表示,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的急劇下降,導致中國提前迎來人口老齡的挑戰,中國未來發展的人口基礎將是人口老齡化,甚至是重度人口老齡化,人口紅利逐步消失。

  社保資金扛不住

  超老齡化已勢不可擋,而養老金缺口和醫保基金缺口也將成為超老齡社會無法回避的問題。

  “隨著老齡化的加速,養老負擔會越來越重,養老金缺口和醫保基金缺口都會凸顯。”3月26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強調,目前,養老金不同版本説的“缺口”口徑並不一致,反映層面的問題也不一樣。

  據記者粗略統計,業內對於養老金缺口的統計大致有三個口徑:一為當期累積的賬面餘額,即歷年養老金收入和支出相抵之後的數額,這裡的養老基金收入包括繳費收入和財政補貼;二為當期賬面餘額與應當累積的餘額之間的差距;三是預計的養老基金收入和養老金承諾之間的差距。不同口徑統計出來的養老金缺口各不相同。

  “假設養老金的收入和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的增長率都是實際GDP的增速,按照養老保險金能夠覆蓋15%的每人平均消費支出測算,中國在2030年、2050年每年新增的資金缺口分別達到4.1萬億元和6.1萬億元。也就是説,2030年之後,我國每年僅養老一項就會産生超過4萬億元的資金缺口。”3月26日,參與了上述超老齡化課題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尹航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估算的這個缺口是養老金的當期缺口。

  據悉,《中國2049戰略》是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2014年2月啟動的一項重大課題,聚焦2014年到2049年35年間的戰略規劃,超老齡化課題便是其中一個重要子課題。

  在尹航看來,要解決養老項目對財政的壓力,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發展老年勞動力市場,通過提高勞動參與率的方式增加養老基金的收入,進而彌補養老基金缺口問題。其課題組粗略統計,老年人就業能解決30%的資金短缺問題。

  據記者了解,日本極高的退休福利讓日本政府背負了全球最沉重的公共債務負擔。日本內閣曾做過一個測算,認為日本的福利成本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36%,達到148.9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24%。為防止財政破産,可供日本政府選擇的緩解措施並不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延長老年人領取養老金的時間。

  “學術界對養老金缺口説得很多,對醫保資金缺口説得很少;但是,中國步入超老齡化社會以後,醫療成本將迅速上升,同時醫療技術有可能讓人長期活下來,醫保資金缺口將會長期存在。”姚余棟強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延遲退休和老年就業將會成為普遍現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