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保險”:凸顯創新元素混搭風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41:02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肖揚  責任編輯:郭偉瑩

  網際網路與金融業的加速融合,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商業機遇。在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了“網際網路金融”,並明確要求2015年要“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政府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重視和肯定,讓業內一致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春天真的到來了。”

  今年初,保險業就開始加速佈局網際網路金融。繼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新年致辭時定調“四種資産、兩朵雲、一扇門”的網際網路金融戰略體系,圍繞“醫、食、住、行、玩”等需求搭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後,太保集團也正在積極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根據太保線上2015年網際網路戰略構想,擁有牌照後,除了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産、壽險服務之外,太保線上戰略突破口將睢準生活服務和金融服務,下一步將提供線上購買汽車、車險、車品、保養等所有服務,此外還將提供包括運動器械、可穿戴設備等在內的所有綜合性服務。

  如今,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決策層逐步意識到,保險“觸網”並非簡單地將保險金融産品穿上網際網路的外衣,而是要符合網際網路思維的産品創新,模倣和照搬只是跟著別人的節奏跳舞,還遠遠不夠。

  實際上,網際網路保險發展帶動了新消費群體的保險需求。可以確定的是,當網際網路觸及傳統行業、甚至夕陽行業,顛覆已在悄然進行。“競爭+合作、合縱連橫”將成為新景觀。全國政協常委、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對此認為,目前行業內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只有眾安保險一家,也帶給保險業可借鑒經驗,但不排除未來有可能會有新的網際網路保險機構産生。而機構數量的增加,將有利於形成市場競爭,提高保險産品和服務的品質。

  毋庸置疑,保險業是綜合金融集團首選的基礎運作平臺。保險利用數字化資訊和網路媒體的交互性來與客戶交流,提供各個環節的服務,使保險資訊諮詢、保障計劃設計、投保、核保、繳費、承保、保單資訊查詢、理賠和給付等全過程實現網路化。但有專家指出,網際網路平臺覆蓋範圍廣泛、門檻低是其最大優勢,而資源過剩、安全問題才是它不容忽視的弊端。

  2015年將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競爭格局形成的一年,對於模式創新、定位準確的平臺來説,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期。O2O網際網路金融資訊服務平臺錢保姆首席執行官樓曉東日前表示,做好個性化的市場定位,嚴格風險控制、提升産品設計、做好客戶體驗,將網際網路基因與傳統金融更好地融合,這是平臺生存之道、發展之道。而保險作為一種普遍的防風險手段與網際網路金融聯繫起來,將會從基本上解決網際網路金融當前存在的安全問題。在未來五年內,網際網路金融與保險的混搭,將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我國政府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金融,2015年有望迎來網際網路金融業的監管元年,全國性監管辦法出臺或近在咫尺。李克穆在兩會期間表示,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難點在於它沒有邊際、發展速度日新月異,這對監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際網路金融是用金融手段推進非金融性質的網際網路機構的業務發展,而金融網際網路則是金融機構利用網際網路手段來推動金融業務的發展,兩者還是有差別的。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需要被納入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體系。

  李克穆強調,只有在審慎監管的框架下運作,網際網路金融才能夠規範發展,才能夠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利益。因此,這需要採取很多技術性的措施,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培養和儲備。他還透露,一行三會制定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辦法應該很快會出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15年將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這將推動網際網路與金融業的進一步融合,而網際網路保險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有人説,“未來將不會有網際網路企業這個名詞,因為所有的都是網際網路企業了。”由此可見,今後網際網路的滲透度將會涉及到各行各業。儘管有人預見到了這一波勢不可擋的網際網路浪潮,但“如何把握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絕佳機會、把握政府給予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提供的寬鬆環境”,卻是值得業內深入思考的命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