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注重保障讓利消費者 萬能險費率改革今起航

  • 發佈時間:2015-02-16 05:31:5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郭家軒  責任編輯:胡愛善

  繼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制度改革意見於2月初公佈後,人身險費率改革也再進一步。近日萬能險費率制度改革方案發佈:從2015年2月16日起,將正式放開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取消萬能險不超過2.5%的最低保證利率限制,以逐步實現産品利率完全市場化。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産品特性、風險程度自主確定。放開後,預計保險公司的最低保證利率會提高到3%或者3.5%,這也標誌著萬能險將告別“官定”保證利率的時代。

  舉措

  取消2.5%的最低保證利率限制

  備受關注的萬能險保證費率改革終於到來。此次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3個方面:一是放開前端,取消萬能保險不超過2.5%的最低保證利率限制,而最低保證利率則由保險公司根據産品特性、風險程度自主確定。

  二是管住後端,集中強化準備金、償付能力等監管。産品最低保證利率越高,需要計提的準備金越高,償付能力要求就越高。

  三是提高風險保障責任要求。最低風險保額與保單賬戶價值的比例提高3倍,體現回歸保障的監管導向,保護消費者權益。

  其實,自2013年以來,保監會就已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基本思路,開始有步驟地穩步推進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建立起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費率形成機制。

  也就是將前端産品定價權交還保險公司,産品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市場供求關係自主確定;而後端的準備金評估利率由監管部門根據“一籃子資産”的收益率和長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綜合確定,通過後端影響和調控前端合理定價,管住風險。

  根據這一思路,中國保監會確定了“普通型、萬能型、分紅型人身險”分三步走的改革路線圖,並於2013年成功邁出第一步,放開了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目前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也將邁出第二步,放開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

  專家認為,萬能險費改在春節前發佈,成為2015年保監會定調車險費改之後的又一項重大改革,是保險業的費率市場化改革,從財險到壽險全面鋪開。但壽險費率市場化不能簡單等同於“費率自由化”,而監管層在費改方案的制定上也力求考慮週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萬能型保險的最低保障利率正式放開,但保監會相關負責人預計,今後該類産品的最低保證利率將在3%-3.5%左右,不會産生類似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改革那麼大的影響。因為萬能險的實際結算利率通常要比最低保證利率高,目前大多數萬能險的結算利率都在4%以上。

  據了解,在萬能險最低保證費率改革方案公佈的同時,太平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已宣佈率先推出一款新的萬能型終身壽險,最低保證費率為3%,3年預期年化收益率達5.5%,與目前的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相當。

  消費影響

  費率改革讓利消費者

  據悉,根據改革路線圖,在完成普通型、萬能型人身保險費率改革的基礎上,中國保監會年內還會繼續推進第三步──放開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力爭儘快實現人身保險費率的全面市場化。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萬能險、分紅險費率市場化,延續了保監會市場化改革思路,將為壽險業未來重塑發揮重要作用。雖然萬能險改革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充分體現,但從總體來看,保險公司的産品策略將更加靈活。

  那麼此次放開萬能險保證費率,會給普通消費者帶來哪些實惠嗎?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萬能險一系列調整的背後,主要還是為了讓利消費者,並引導保險公司在産品設計上更好回歸保障。

  首先是通過降低初始費用和退保手續費,來讓利消費者。根據與此次改革方案同時實施的《萬能保險精算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未來期交萬能險的基本保險費初始費用上限比例,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別為50%和25%;躉交萬能險的初始費用上限比例,5萬元及以下部分和5萬元以上部分分別為5%和3%。其次,退保費用比例限制方面,此次《規定》也有所下調,未來萬能險退保費用第一至第五年分別為5%、4%、3%、2%、1%,而2007年《萬能險精算規定》的限制為,第一年到第五年分別是10%、8%、6%、4%、2%。另外,《規定》也指出,最低風險保額不低於保單賬戶價值的20%,較之前提高了3倍,體現了保監會回歸保障的監管導向,保護消費者權益。

  曾參與政策制定的富德生命人壽總精算師田鴻榛表示,萬能險費率改革對於消費者主要帶來三點好處:“首先,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可突破2.5%上限,在明顯的利率下行週期,對消費者而言有更大的吸引力。”

  “其次,萬能險最大的特點是賬戶透明,此次費改涉及多項扣費政策上限的下調,進一步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最後,萬能險風險保障責任要求有所提高,消費者能夠享受較高的保障。”田鴻榛説。

  企業影響

  險企比拼投資能力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壽險費率改革後對於壽險公司會帶來哪些影響?是否會引起大規模價格戰?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預期加強,保障型壽險産品將迎來難得發展機遇,而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可以提高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有助於保險公司優化業務結構。但從總體來看,保險公司的産品策略將更加靈活,萬能險、分紅險費率在未來的調整將導致保險公司投資能力承壓,對兩類保險業務佔比較高的公司影響會較為明顯。

  “但作為投資型險種的萬能險的費率市場化,其合同費率和投資回報率均與市場接軌聯動,壽險費改後出現價格戰的情況是小概率事件。”業內人士指出,從成熟市場的經驗看,在推進壽險費率市場化的過程中,監管層應精算技術可發揮的作用,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精算模型,並強化資訊披露,加強對資訊公開性和透明度的監管。

  關鍵是,“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的放開,各家保險公司比拼的是自身的投資能力、資産負債匹配管理能力等方面實力。”富德生命人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最低保證利率的提升將對公司的經營有更高的要求。

  另外,來自海通證券的觀點認為,萬能險費率改革對於行業影響整體偏中性。海通證券表示,2014年整個保險行業的萬能險保費約為3400億元,佔總保費收入的比例為20.55%。其中上市保險公司中,僅中國平安的佔比達30%左右,其他公司的佔比不大。根據公司資訊披露,2013年底,中國平安萬能險在總保費中佔比為32.51%,太保為0.06%,新華0.04%。

  就平安保險而言,2013年平安萬能險實現保費713.14億元。其中,個人首年保費為105.03億元,期繳萬能險費率的調整主要為首年和第二年。經機構測算,平安萬能險調整對於其營業利潤影響為3%左右,略有影響。

  同時,“在費率改革之前,萬能險實際上已間接實現市場化,其收益主要體現在實際結算利率上。目前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普遍在4%至6%,均高於3.5%。”海通證券認為,此外,保險公司提高保證利率的動力並不強,以上市公司中萬能險佔比最高的中國平安為例,其最低保證利率長期維持在1.75%,遠低於此前2.5%的上限。

  萬能保險是什麼?

  ■連結

  萬能險其實是一種保費靈活、保額可以調整的人壽保險。在保險合同生效後,投保人可以不定期、不定額地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如果投保人著急用錢,也不必向保險公司申請保單質押貸款,而是直接支取賬戶中的部分資金。會有最低的保底收益,風險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