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資産段國聖:民資參與國企混改 資源互補才完美
- 發佈時間:2015-02-05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朋浩
已經參與國企混改的險資機構中,有不少明確表達過對業務合作的期待
“剛開始聽到了混合所有制我很興奮,因為我們保險公司有重大機會,我們有長期的資金,可以投入進去。但是,你必須給這個國有企業帶來重大利益,同時國企資産的價格對你也必須有吸引力,滿足這兩點是需要花工夫的。”
這句話出自泰康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泰康資産”)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段國聖。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近兩年來,已經有保險機構參與國企混改的案例。段國聖表示,對於險資機構而言,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單單是出於股權投資的考慮,還同時考慮資源互補和結合的可能性。
混改過程“內在矛盾”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混合所有制經濟明確定位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段國聖是在1月30日舉行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第三屆年會關於國企混改的話題中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國有資本和民營經濟的想法能否達成一致,涉及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對於國有企業而言,混改引入民資有利於機制的改變和公司治理的改善,這還有一個前提,即國有資産不能流失。第二個問題,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參與混改在幫助國企改制的同時,也必須有利可圖。
第三個問題,民資參與國資混改後“誰當家作主”,是不是能真正形成市場化機制,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這一點已經有民資實踐的先例。此前,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曾表示,復星已經參與到一些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企當中,卻都沒有話語權,經營上也沒有改變。
段國聖認為,國企混改涉及的上述問題之間有內在矛盾。比如,引資者和投資者可能會對資産定價達不成共識,國企從避免資産流失的角度肯定希望價格賣得高一點,而對買家來講,資産太貴了可能不會買。
民資參與國企混改最後的結合點在哪?怎樣的結果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合?“當國有企業進行混合製改革的時候,與參與進去的這個民營企業,一定是要在資源上有很多的互補,這才是一個完美的結合。”段國聖表示。
他的理解在於,不同民營企業對於國有企業資産的同一價格的感受,可能明顯不同。“都是民資,同樣的價格對我可能是不合算的,但是其他人可能覺得是合算的,因為他的産業和這家國企有很多的共同點,他參與以後可能會有很多共同合作,對雙方價值起到的是提升作用。”
看中業務合作前景
事實上,泰康係已經在國資混改及項目股權投資上有所動作。2013年6月,泰康資産牽頭其他險資係,以現金出資360億元與中石油及國聯基金合資建立中石油管道聯合有限公司,持股30%,參與“西氣東輸”項目。今年1月19日,泰康人壽和泰康資産成功參與國投信託增資混改,合計持股35%,國投信託更名為國投泰康信託。
泰康稱,對國投信託的投資為長期戰略投資;一方面可以獲得良好的財務回報,另一方面泰康和國投泰康信託將在資産管理、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等領域的業務拓展、産品開發、人才儲備方面充分發揮協同效應。
除泰康外,多家險資機構也已經參與到了國企混改中。如去年9月份,在國企新一輪混改的第一單——中國石化子公司中石化銷售公司增資混改項目中,至少5家保險機構已經參與進來。
中國人壽、長江養老保險、生命人壽、中郵保險4家公司直接出資認購,共投資220億元,中國人保由人保資産通過深圳市人保騰訊麥盛能源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間接參與,涉及資金100億元。險資機構認購中石化銷售公司資金約300億元,佔25家境內外投資者約1070億元全部資金的約30%。
部分參與混改的險資機構,明確表達了對業務合作的期待。
騰訊在官方微信上提到,引資完成後,中國人保、騰訊、中國石化將通過發揮各方戰略資源互補優勢,共同探索加油卡業務的創新,還將積極重點探索和挖掘非油品業務的未來增長潛力,提升非油品業務的更廣闊增長空間。中國人保擁有超過4000萬車險用戶和海量車險“大數據”,擁有覆蓋全國城鄉的網點超過1.1萬個,是亞洲最大的財險服務提供商,與中國石化有著天然的業務契合點。
中國人壽亦在公告中表示,參與中石化銷售公司增資可獲得較為穩健的財務回報和可期的升值空間,以此為契機與中國石化開展合作、積極拓展保險客戶和保險金融業務。
監管機構對險資股權投資範圍的放寬,也給險資參與混改創造了更多可能。按保監會相關規定,保險資金直接投資股權的範圍,由此前限于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股權的基礎上,增加了能源企業、資源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現代農業企業、新型商貿流通企業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