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搶客戶大打出手 險企和小貸公司怎麼了?

  • 發佈時間:2014-12-25 03:00: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蘇向杲  責任編輯:孫朋浩

  近年來不少保險公司致力於推廣和發展小額個人無抵押消費貸款業務,業務的跨界與延伸,難免會造成與其他行業的競爭與衝突

  新年臨近,險企間對客戶的爭搶也更加激烈,給客戶到府送禮、挖轉保客戶,甚至為爭搶客戶而械鬥也在所不惜。

  12月17日早晨,在武漢市建設大道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門口發生了一場械鬥,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三名員工一死兩傷,而造成如此的“慘劇”,竟是險企信保部的一名女員工。

  搶客戶一死兩傷

  12月17日,在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門口發生的那場悲劇,源於一方信貸經理搶去原本屬於另一方的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進而發生武力衝突,引起械鬥。

  此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證實,在這起事故中,其一名員工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另外兩名員工正在醫院緊急搶救,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

  公開資料顯示,此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成立於2006年,由小額信貸起家,現已經成為集財富管理、小額貸款行業投資、小微借款諮詢服務、網上借貸等業務于一體的金融服務集團,總部位於北京。

  一家保險公司的員工為何會與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員工發生衝突,進而大打出手?

  但從保險公司來看,上述事故的發生,與保險公司年末考核、激勵制度不無關係。此前,有保險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一年流失的人員佔總行銷人員的三分之二,其中60%的員工由於考核不達標而被辭退。員工“拼命”搶業務的背後是無奈的考核壓力。

  不僅僅底層行銷人員頭頂懸著“達摩克利斯之劍”,險企領導層也有業務考核指標要求。今年年底,有險企分公司高管就表示,為激勵年底衝刺任務,10月份分管領導就簽署了保費“軍令狀”,保費達標與否,直接與年末的獎金、調職等考核指標掛鉤。

  事實上,從整個保險行業來看,近年來不少保險公司採用“信用險+銀行貸款”的業務模式,致力於推廣和發展小額個人無抵押消費貸款事業,業務的跨界與延伸,難免會造成與其他行業的競爭與衝突。

  資料顯示,上述險企近年來低調經營小額個人無抵押消費貸款業務,主打針對普通居民開展無抵押貸款業務的信用保證保險産品,該險企相關業務已成為P2P的直接競爭者,搶去不少P2P公司的貸款客戶。有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險企已經累計為國內140多萬客戶、超過600億元銀行貸款提供信用保險保障,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客戶是微型企業。

  不僅僅是上述保險公司,《證券日報》保險週刊(zqrbbaoxian)記者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有超過10家財險公司開展了類似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險企不僅僅涉足小微金融,更是將觸角伸向了地産物業、健康醫療、汽車金融、網際網路等領域,跨界經營與混業經營不再是眾多險企的一個構想,而是慢慢成為一個事實。

  銀行與保險拉鋸戰

  臨近年末,與其他行業業務“抵觸”的同時,險企與作為合作對象的銀行、險企之間也存在爭搶客戶的行為。《證券日報》保險週刊(zqrbbaoxian)記者獲悉,年末有以下幾種競爭形態:

  一是銀行要轉存,保險公司要轉保。二是保險公司通過各種答謝會拉攏客戶。

  有銀行分支機構人士表示,理論上,通過銀行渠道代理的保險客戶資訊,屬於銀行和保險公司共用,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年末有保險公司專門雇傭一批人做轉保,只要成功銷售一筆保單,可獲得相應的提成,旺季結束後,這批人就散了”。

  “儘管我們要求銀行理財人員對即將到期的每一筆保單標明是否轉存還是轉保,但依舊控制不了客戶的流失。銀行作為代理渠道,一到行銷旺季,我們往往顯得人手不夠,一個銀行理財人員往往要做3個人的事,還要應付部分銀保糾紛,年末根本忙不過。”該銀行人士表示。

  為解決上述問題,該銀行對代理金融客戶經理的設置標準進行了調整:網點金融資産5萬元以上的客戶數量達400戶以上,至少配備1名專職客戶經理,專職客戶經理的配備通過內部調劑解決。其中,標準版轉型網點必須設置專職大堂經理、理財經理崗位,外拓經理可由支行長或理財經理兼職,簡化版轉型網點設置1個專職客戶經理崗位,承擔大堂經理、理財經理和外拓經理三個職責。

  保險公司轉保力度的加大,無形中對銀行攬儲形成了阻力。該銀行人士表示,險企不僅僅與保險客戶溝通,進行二次行銷,而且積極與銀行理財産品滿期客戶溝通,“對於金額較大的客戶,保險公司就帶上禮品到府走訪”。

  該行同時要求網點應充分利用總行個人客戶行銷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客戶資訊變動、産品持有變化情況,發掘客戶潛在金融需求,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設計産品組合與資産配置優化方案,實現産品疊加捆綁,增強客戶黏度。

  上述銀行人士表示,為了“管控這一行為,我們要求提高部分保險公司明年的合作手續費,如果保險公司不同意,我們就考慮停止與其合作明年的開門紅業務。”

  事實上,《證券日報》保險週刊(zqrbbaoxian)記者獲悉,今年年末,部分銀行已經對一些險種的手續費進行了不同幅度的上調,有險企與銀行簽訂協議的顯示,當銀行代理的某保險産品保費超過一定額度之後,保險公司需要額外支付手續費,保費收入越多,手續費上浮幅度越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