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逾2000億險資火線入市優先股成近期關注熱點

  • 發佈時間:2014-12-20 13:2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超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中國證券報記者19日獲悉,逾2000億元保險資金,在一個多月時間內洶湧入市,將險資權益類資産配置比例推高至12.65%。險資將引領中長期資金加快入市趨勢。

  分析人士認為,從一個多月市場行情看,險資火線入市顯示出強烈看好後市的態度,預計12月間險資仍將有可觀資金量入市,以進一步確認其對本輪大行情的判斷,大盤藍籌仍有向上動力,部分板塊將得益於險資慷慨“供水”。險資有待及時調整投資結構以適應“新常態”,但這一調整過程不會僅表現為權益類投資“單邊上揚”。

  2400億險資大舉入市

  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邢煒19日在第一屆“北京保險國際論壇”上披露的最新行業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險資運用餘額接近8.95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近2.5萬億元,債券約3.6萬億元(包括國債約5000億元、金融債約1.5萬億元、企業債約1.5萬億元及包括可轉債在內的其他類債券數十億元)。

  截至上周的最新數據顯示,險資運用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數額已由10月底的8925.21億元上升至約11380億元,佔險資運用餘額比例由10.14%上升至12.65%。其中,險資投資股票數額約6000億元,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約5300億元。根據上述數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測算,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至少有2454億元的險資成為入市增量資金,助推年末牛市行情。

  另外,邢煒透露,在另類投資中,股權投資已達4500多億元,不動産(包括保險機構投資自用不動産的400多億元)投資約750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機構看好後市“慢牛”行情的基調下,險資正迎來投資策略調整節點。一方面,市場人士認為險資投資收益率將在多方面政策和市場表現推動下持續改善;另一方面,險資內部正在進行投資結構調整以適應變化中的配置需求,權益類投資上升空間依然充沛,多頭配置將更加強化。

  據邢煒預估,截至年底,保險行業資金運用財務收益率很有可能超過5%,綜合收益率有望達7.8%左右。他表示,資本市場是相對傳統的貨幣市場,險資配置範圍大於銀行、證券、信託,政策上從來都支援險資多元化配置。

  保險資管公司人士表示,持續看好後市已成為相當一部分保險資管人士共識。

  火線加倉並非個別現象

  “現在資本市場火得不得了,上個月行情開始啟動以來,總體還處在上行過程中,一系列改革預期效應已顯現了。”監管層相關人士表示,保險公司現在對市場的判斷樂觀偏于謹慎,將持續到明年春節前。

  在對後市行情判斷上,這位人士認為,對2015年行情仍應持謹慎樂觀態度。一方面,資本市場改革正在加速,股票註冊制改革、優先股發行都將對險資運用産生影響。另一方面,“在適應新常態過程中,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塊,而險資運用要適應這個大環境,緊跟資本市場改革步伐。”

  在近期市場表現上,一度被指“踏空”、“慢半拍”的險資正在醞釀把握新投資機遇。上海某財險公司管理層人士表示,考慮到2015年可預期的市場變化因素,保險機構資産配置進行調整時機已到來。目前,保險公司權益類投資數量依然不高,仍有相當多的業務是屬於影子銀行範圍內的,但這方面收益正在下降,險資急需調整投資結構,以尋求在保證投資安全性前提下的相對高收益率。“如明年基準利率持續下行,險資配置收益就會到達邊際水準,再維持原來的配置就可能出現虧損,保險機構有必要加大對權益類資産配置,險資對明年藍籌股而言將是核心力量。”

  前述資管公司人士表示,險資入市節奏驟然提速,雖然與機構對市場行情判斷方向相符,但在具體增量上仍大於預期。在把持大盤藍籌股前提下,相當多的險資獲取可觀浮盈。近期,安邦保險增持民生銀行引發業內關注,對保險機構把握股市投資機遇具有參考價值。“趁著一輪行情火線加倉,不是行業內個別現象。特別是降息等政策推出帶動市場對‘慢牛’行情的預期,給險資把握後續投資機會提供催化劑。”

  優先股成近期關注熱點

  險資正站在政策疊加的十字路口,面對多種投資渠道。

  “站在政策角度,沒有什麼徬徨的,我們從理念上從來都是支援險資多元化配置,險資多元配置明顯優於局限在少數品種。從長期看,前者配置效率肯定明顯高於後者。所以,現在一些衍生品市場會願意談吸引險資投資的可能。”前述監管人士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保監會正在研究推動險資投資更多類型債券方案,類似拓寬險資運用渠道的努力仍在多方開展。多家保險資管公司已將投資優先股列為目前一個階段內工作重點,表現出“追捧”興趣。

  機構人士認為,橫向比較來看,權益類投資在一段時間內仍不是險資投資強項,其他大類資産配置空間不遜於權益類投資,所以險資入市資金結構調整不會僅表現為權益類資産配置“單邊上揚”。在研究股市“風向”同時,多個投資渠道都為險資打出“組合拳”提供可能,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海外投資等方面,險資將有所作為。(記者 李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