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費改一年見療效:高現價産品強力拉動普通壽險

  • 發佈時間:2014-12-18 07:39: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敬元  責任編輯:張明江

  編者按:高現金價值保險,無疑是2014年保險行業最為火爆的“創新”産品。這種變相承諾收益的保險業務,在今年得到了更多險企的追捧,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接受度。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種業務如表面上那麼光鮮,至少業內人士深知,高現價産品對於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和投資業務分別意味著什麼。

  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日前透露,今年前10個月普通壽險業務同比增長3.3倍,佔比提升24個百分點

  自去年8月普通型壽險啟動費率改革的一年多時間以來,普通壽險佔比極低、分紅險佔八成的人身保險業務格局,已經出現變化。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近日透露,今年前10個月,保險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普通壽險同比增長3.3倍,業務佔比上升24個百分點。

  不過,這組普通壽險高速增長的數據在業內人士眼中卻並不“驚人”,因為除了保障型産品,普通壽險還有著別樣的産品組成形態——高現金價值産品。而這種包含保障和理財多元産品的普通型壽險的規模增長,在多大程度上意味著“業務改善”,本身也在業內備受爭議。

  增長

  “壽險費率市場化增強了市場活力,8月份改革啟動以來,普通型人身險新單保費同比增長520%,增速創13年來新高。”這是2014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對2013年保險行業發展作總結時,提到的改革積極效應的一部分。

  2014年,這一“改革積極效應”進一步體現。

  “(今年前10個月),保險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普通壽險同比增長3.3倍,業務佔比上升24個百分點,分紅險‘一險獨大’的格局出現新變化。”這是在12月4日舉行的第八屆保險公司董事會秘書聯席會議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司治理專業委員會2014年年會上,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透露的情況。

  人身保險業務按險種可分為普通型保險(亦被稱為傳統型保險)、分紅型保險、萬能型保險、投資連結保險等。長期以來,分紅型保險佔整個壽險業務的比重在八成以上,而普通型保險的佔比較低。

  普通型保險的這一變化在幾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上有直觀體現。除中國人壽外的3家滬市上市險企均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相關情況。

  新華保險的業務結構變化最為明顯。2014年上半年,新華保險共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68.17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0.1%。其中,傳統險實現保險業務213.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48.6%,佔整體保險業務收入的31.9%,2013年同期佔比僅為1%。“傳統險佔比明顯提升,增長主要由‘惠福寶’産品銷售帶動。”新華保險在半年報中稱。

  太保壽險今年上半年的保費收入為602.05億元,其中傳統型保險業務收入142.08億元,佔比23.6%,佔比提升8.7個百分點。

  “本公司持續推動保障産品及高保額保單的銷售,優化産品結構,保障型産品佔比持續提升。”中國平安2014年業績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傳統壽險規模保費為130.6億元,佔總規模保費的比例為8.8%,去年同期佔比為4.2%,佔比同比提升4.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上述3家公司的分紅險業務佔比下降。其中,上半年,新華保險的分紅型壽險業務收入393.57億元,佔整體保險業務收入的58.9%,2013年同期佔比為90.9%;太保壽險分紅型保險業務佔比70.6%,去年同期佔比為79.7%;平安人壽分紅險規模保費佔比50.2%,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

  背後

  在業內人的眼中,傳統壽險的這種增長是必然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費率改革的啟動。

  2013年8月5日,普通型人身保險新費率政策正式實施,普通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不再執行2.5%的上限限制,同時,改革後新簽發的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不得高於保單預定利率和3.5%的小者。

  “傳統險的增長是肯定的,産品定價利率從2.5%增加到3.5%,一些保障型傳統險産品更新換代,費率降低,根據測算費率普遍能下降20%-30%,會刺激一部分需求。但僅此的話,(傳統險)保費漲幅不至於這麼大。”一位業內人士的話揭開了傳統險高速增長背後的故事——那些具有理財和儲蓄增值功能的傳統險,變身為高現金價值業務。

  保監會對高現金價值産品的定義是,第二保單年度末保單現金價值與累計生存保險金之和超過累計所交保費,且預期該産品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不滿3年的産品。投資連結保險産品、變額年金保險産品除外。

  保單的現金價值,一般是指保險客戶退保時可以從保險公司得到的金額,通常而言,在保單成立的一定年度內,現金價值會低於客戶的所交保費。所以保單客戶中途退保往往會損失一部分。

  費改直接促進了高現金價值的傳統險業務的火爆。“高現金價值産品需要一個‘出口’,目前業內各家公司也是通過多種産品在做,比如分紅(險)、萬能(險),當然也包括傳統險。”一家銀行係壽險公司的總精算師對《證券日報》(保險版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記者稱,此前,高現價産品不可能以傳統險的形態出現,因為2.5%的收益率不可能超過一年期銀行定存利率,而費改給了傳統險一個這樣的機會。

  他進一步解釋道,幾種壽險産品形態從收益性上講,一般可理解為,與分紅險和萬能險相比,普通型壽險産品的預定利率是多少,對於客戶來講的收益率就是多少。因而預定利率由2.5%提升到3.5%,對於客戶來講,意味著收益率由2.5%提升到3.5%,而在與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對比的銀保渠道中,這種保險産品更具吸引力,市場接受度更高。

  業內多位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這樣的産品雖然為長期傳統險,但客戶一年後退保非但沒有損失,還會有比所交保費更高的現金價值。通過這種形式,長期傳統險被做成了具有固定收益的短期理財型産品。

  “保險合同上都會列出來一年後兩年後的現金價值,這實際上就是合規的對收益水準的書面承諾。”另一家險企的精算人士李先生對《證券日報》(保險版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記者稱,這種承諾給客戶的收益不是通過收益率的形式來保證,而是以一年後的現金價值多少的形式體現。在傳統險中,高現金價值産品的銷量特別大,部分大型壽險公司在銀保渠道通過這種形式,大幅提升了傳統險業務規模。

  《證券日報》記者從銀保同業交流平臺獲悉,10月份,在銀保市場月度排名前三的公司中,有兩家公司的主打産品都為費改後的類固定收益産品,收益率通過現金價值得以量化,年化收益率都在3.5%以上。而某壽險公司今年前10個月的累計高現金價值業務期交規模,佔期交總數之比接近七成,月度佔比一度達到95%。

  李先生稱,業內推出的高收益産品目前主要採用兩種形式。一種具有高預期收益率的萬能險,賣點是較高且穩定的歷史結算利率水準,推出這種産品的多為平臺型的中小保險公司。還有一種是普遍為大公司採用的,就是收益率普遍在3.5%到4%的傳統型産品。兩種産品之間的區別在於,後者給客戶的收益是保證的,但對於保險公司來講,後者的成本較低。

  爭議

  基於對上述情況的了解,業內人對“普通壽險同比增長3.3倍,業務佔比上升24個百分點”意味著保險業務結構多大程度的優化,心中有數。

  “單純從數字來看的話,不足以體現業務改善,至少很難下結論。”一位業內人士稱。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費改後降價的保障型産品的銷售肯定是增長的,但肯定沒有那麼大的增長幅度,保障型産品佔比也不會有這麼高的增幅。”李先生稱。

  李先生認為,普通型壽險産品最早是保障型産品的一個概念,但現在各種産品形態做得越來越模糊了,現在對於普通型産品更多的定義就是“非分紅非萬能”的保險産品。

  所以,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高現金價值産品本身沒有多大保障,普通壽險業務的增長不能全部認為是保險業務的保障性能提高,考量壽險業務結構是否改善、改善了多少,不是籠統地説傳統險業務佔比,最核心的是要把高現價産品的部分從傳統險裏拆出來,之後再做比較。

  “如果把高現價的資金型業務也歸到傳統型業務裏去,保費當然增加很多,但這部分屬於理財性質,對於推出這種産品,還將産品歸集到傳統險裏的這種做法,業內很多人也是不認可的。”一位不願具名的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保險版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稱。

  而對於保險公司借費改政策推出高現金價值産品的做法,保監會沒有鼓勵也沒有禁止,只是對這種業務的發展提出了資本要求,進行一定的限制。2014年2月19日,保監會發佈《關於規範高現金價值産品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的高現金價值産品年保費要控制在公司資本金的2倍以內,而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50%時,應立即停止銷售高現金價值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