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理財的“雙十一”變局:保險轉型 銀行冷靜

  • 發佈時間:2014-11-14 06: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讓許多電商都賺得盆滿缽盈,相比之下,網際網路理財卻顯得蕭條許多,高收益産品芳蹤難尋。曾經火熱的網際網路保險開始轉型之路,有媒體指出,未來網際網路保險或呈現小額、海量、高頻、碎片化等特點。與此同時,銀行卻由於政策限制等原因紛紛缺席這場盛宴。

  網銷保險:轉型路線漸明朗

  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去年“雙十一”期間,網路上隨處可見的高收益理財保險如今已經難尋蹤影,取而代之的則是參聚險、退貨險等保障性更強的險種。

  網銷理財保險曾是中小險企在業務開展上的一片“藍海”,然而,由於監管層態度的不明朗,前不久網際網路平臺上的理財類保險迎來了一次“下架潮”。

  據了解,在今年的“雙十一”中,車險、健康險等險種開始回歸,同時,險企還推出一些創新險種,如退貨險、限時到貨險、拒簽險等。據媒體報道,平安保險的官方旗艦店今年“雙十一”熱銷的産品包括養老險産品、車險以及非機動車輛保障險三款,總成交額超過2億元。

  《東方早報》引述市場人士分析指出,今年網際網路保險不再聚焦理財功能,而更多是以保障性産品支撐起淘寶購物的整個環節,事出有因。2014年上半年,保監會已責令國華人壽、珠江人壽、弘康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産品下架,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呼之欲出。

  在市場人士看來,在監管新形勢下,網際網路保險從理財型産品轉型服務型産品,或是大勢所趨。

  銀行理財:量價齊跌

  在各大電商開足馬力備戰“雙十一”之時,曾經熱情高亢的銀行卻顯得很“淡定”。據了解,在11月11日當天,在淘寶理財頻道幾乎找不到銀行相關的産品。而銀率網監測到的數據也顯示,目前北京地區在售和預售的銀行理財産品中,很少明確標注了“雙十一”特別版或專屬款等字樣。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去年同一時間,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均推出了高收益的理財産品,而今年此類産品卻很罕見。

  究其原因,除市場資金面較為寬鬆以外,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建行一資深理財師表示,面簽是擋在銀行理財市場網際網路化道路上最大的障礙。他指出,對於銀行而言,過不了面簽這一關,要通過網際網路拓展新客戶,困難增加了太多,因此今年銀行對“雙十一”的熱情都下降了不少。

   業內人士提醒:看清條款、選擇平臺

  對於五花八門的網際網路理財産品,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保護好自己的財産。

  理財專家提醒,現在理財産品的種類很多,尤其出現很多打著高收益牌子的網際網路理財産品。投資者一定要牢記高收益伴隨高風險,購買前要看清條款,謹慎參與。

  同時,銀行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在秒殺高收益理財産品之前,選擇規模大且知名的平臺,理財風險會相對較小。(中國經濟網記者 韋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