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雙十一狂歡折射網際網路保險之變 新渠道轉身新業態

  • 發佈時間:2014-11-13 14:15:27  來源:東方網  作者:黃蕾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一家叫眾安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在今年“雙十一”應聲而起,它顛覆了大眾對網際網路與保險融合的傳統認知:不再是簡單地把線下保險産品搬到網上叫賣,而是深度嵌入網際網路背後的物流、支付、消保等環節,改變了現有的保險産品結構、運營和服務模式,用網際網路的模式去重構消費者、網際網路平臺等相關各方的價值體系

  化悲痛為消費,中國電商成功改寫了“光棍節”的定義。今年的“雙十一”,少了以往保險公司在淘寶、聚划算叫賣理財産品的熱鬧,卻無形中促成了網際網路保險從新渠道到新業態的關鍵轉身。

  一家叫眾安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在今年“雙十一”應聲而起。11月11日當天,攬入1.5億張保單數、1億元保費。天量日均保單數,保費門檻卻不到一塊錢,這顯然比一夜成名的餘額寶還要“草根”。

  “草根”二字背後藏有深意,它實際上顛覆了大眾對網際網路與保險融合的傳統認知:不再是簡單地把線下保險産品搬到網上叫賣,而是深度嵌入網際網路背後的物流、支付、消保等環節,改變了現有的保險産品結構、運營和服務模式。

  誠然,網際網路保險是銷售渠道的革新,但絕不只是一個渠道的轉換,它所帶來的應是保險業一系列傳統慣例的破與立。這需要保險公司去學習和因循網際網路的規則和習慣,用網際網路的模式去重構消費者、網際網路平臺等相關各方的價值體系。

  “草根”背後的長尾市場

  今年的“雙十一”狂歡,是保險業首次全方位、多環節參與電商盛宴。

  從公開披露的數據來看,這1.5億張保單由退貨運費險、參聚險、支付寶賬戶安全險、招財寶變現借款保證險這幾個險種所構成,投保人是電商盛宴中的買家與賣家。所呈現出的是網際網路保險的特質:小額、海量、高頻和碎片化。

  這與保險公司于線下集中挖掘公眾的高層級需求,形成鮮明反差。保險業傳統的經營理念是基於所謂的“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高端客戶可以為公司創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潤。但這些高層級需求往往“高高在上”,更多的是一種被動需求,保費門檻較高,保險産品及保單條款較複雜。這種結構形態顯然不適用於線上模式。

  網際網路的出現,使整個金融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網際網路上更多的是“長尾客戶”,即處於需求曲線尾部的海量客戶群體,通俗地説就是大家口中的“屌絲”和“草根”。這些個體需求小如針尖,因而在過去並不被大多數金融機構所覆蓋。

  雖然單個尾部客戶對保險産品的需求量並不高,但在移動互聯時代,這類客戶的消費情況、消費傾向都能夠被很好地記錄並保存下來,從而為保險公司開發相關産品提供了數據來源。更關鍵的是,這些龐大的碎片化需求,通過網際網路聚集到一起,從而形成長尾效應。加之網際網路帶來的低交易成本,使得保險公司在為具有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具有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時,仍然可以較好地控制風險與成本,從而實現可觀的盈利。

  這正是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將來展開廝殺的長尾市場,以避免和傳統金融機構在傳統需求曲線頭部展開正面交鋒。由於目前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在網際網路保險這場戰役中,各機構幾乎是在同一起跑線上——誰先搶佔高地,誰便能得先機。

  除了碎片化,網際網路保險長尾市場的另兩大共性是場景化和定制化。這需要保險公司通過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研發定制更加貼合網際網路屬性的産品,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網際網路場景下特定風險。尤其是在保費費率、保險標的、責任範圍等方面,須量身定制。

  為什麼是眾安

  為什麼首次擔當“雙十一”狂歡保障角色的是眾安,而不是平安或其他保險公司?恐怕很多市場人士都會有此疑問。正如彼時餘額寶亮相之初,各方費解阿裏為何牽手默默無聞的天弘基金

  眾安保險從一年前成立伊始,就向外界傳遞出定位於“草根市場”的信號。他們不會再走傳統金融機構“高高在上”的老路,“服務網際網路,針對網際網路經濟的獨特需求提供差異化的保險産品和解決方案”是其展業模式。

  這就要求其必須從傳統模式切換到以客戶為中心。這不僅體現在産品設計上,還包括後端服務的革故鼎新。以這次“雙十一”為例,單日保單數超1.5億,平均每分鐘保單超10萬件,這也意味著眾安的後臺系統面臨普通保險公司日常處理能力30多倍的考驗。沒有過硬的IT技術,顯然很難承受住“雙十一”之重。

  據了解,和傳統的保險公司內部架構有著本質的差異,在眾安內部,最多的不是設計産品的精算師,而是佔近半數的IT團隊。這是因為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要應對網際網路海量、高頻數據的挑戰,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核心繫統,最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在投保、支付、理賠等環節,精簡前臺環節和客戶操作,降低人工干預,從而才能讓網際網路服務的高效便捷體現在網際網路保險領域。

  這顯然不是一個傳統的保險公司成立一個電商部門,就能一勞永逸的。在網際網路保險大戰掀起前,保險公司必須找準自身定位,而不是搖擺不定、模棱兩可般地遊走在傳統渠道和網際網路渠道之間。

  事實上,“雙十一”只是電商業態、龐大網際網路生態的一個局部縮影。可預見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網際網路保險將會步入行業的增長期,市場規模會逐步增長,市場主體會有所增加。尤其是隨著綱領性文件《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的即將出爐,各主體在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將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而當行業歷經快速爆發、隨後進入穩定期後,市場勢必會淘汰掉一批參與主體。能留下來的勝者,恐怕只有那些真正定位於服務網際網路生態的“幸運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