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覬覦信託牌照 保險公司顯“大資管”情結

  • 發佈時間:2014-08-12 04:00:37  來源:東方網  作者:潘玉蓉  責任編輯:孫朋浩

  在被信託業超越後淪為我國管理資産規模第三的保險業,顯然越來越重視信託這個對手。為了在財富管理市場上分一杯羹,保險公司選擇了主動出擊,通過收購信託公司來實現自身的大資管夢想。

  今年以來,先有泰康人壽入股國投信託提交至監管部門審批,後有中國人壽成為重慶信託第二大股東獲批。且有媒體報道,因在資本市場上舉牌而聲名鵲起的“土豪”安邦保險,也正在物色收購信託公司。而此前,安邦保險剛剛收購了世紀證券,將證券牌照緊握在手。

  險企頻頻入股信託,是為了獲得通道價值,還是為了方便關聯交易?各種猜測不一。

  某保險公司資産管理人士表示,險資入股信託需要放在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的背景當中來看。未來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參與市場化競爭不可避免,一方面,保險資金的委託會更市場化,會有更多的機構來分食“險資蛋糕”;另一方面,保險資管公司將更多地發行市場化産品。這都需要保險資管公司擁有更多獲取資源的能力。在滿足自身核心需求的基礎上,建立起大資管的體系,是一條成本最低的路徑。

  此外,他表示,保險資管公司此前一直被動地管理保險資金。雖然,其資金實力很強,但在銷售和對接核心資産方面一直存在短板。此前,這塊短板依靠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提供的服務來彌補,今後保險資管有可能通過收購,來完善自身的資管體系。

  “不少保險公司都有大資管的情結。近年,保險機構集團化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在集團化的道路上,集齊各個金融牌照,有利於發揮協同效應。”該人士表示。

  資金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收購信託公司的同時,中小保險公司則選擇了與信託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尋求更緊密的合作機會。比如,外貿信託與前海人壽、華泰資産、光大永明、泰康資産、新華資産等多家保險資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分析人士稱,保險機構入股信託公司,一般不會選擇太大的信託公司。最為實惠的路徑是收購小型信託公司,在獲得牌照價值後注入資金,招兵買馬將其做大。信託公司于這些年來發展迅速,其風控體系和保險資管的風控體系差異較大,二者理念的結合,仍存在一定的難度。

  ·鏈 接·

  信保産品合作案例:

  ●2012年12月12日:中信信託官方表示與泰康人壽達成合作意向,泰康人壽出資9.68億元認購“中信·聚信匯金地産基金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優先級信託産品。

  ●2014年5月4日:中信信託和信誠人壽推出一系列面向國內高端人群市場的創新型産品,包括信保深度結合的首款高端定制産品信誠“托富未來”終身壽險、兼具資産管理和事務管理功能的保險金信託、“從投資人出發、為投資人服務”的專戶資金管理信託等。

  ●2014年7月7日:百瑞信託與中國人壽養老保險共同打造的“百瑞安鑫1號單一資金信託”宣佈成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