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因2015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償付能力不足,中融人壽此前被暫停開展新業務及增設分支機構,公司業務幾近停擺,這直接影響到公司業績。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中融人壽目前已經獲得監管解禁,業務已經開始恢復。
保費同比負增長
舉牌、重倉股票曾是險企在資本市場上攪動資本的重要手段,2015年下半年中融人壽因在二級市場頻繁舉牌上市公司而備受關注。
資料顯示,中融人壽成立於2010年,成立初期註冊資本為5億元。自2010年成立後,保費在一段時間內發展快速。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的中融人壽保費收入分別為9.36億元、1.08億元、7.36億元。隨後,中融人壽保費規模開始高速增長,2013-2015年間,中融人壽的保費規模分別是42.93億元、103.41億元和177.28億元。
根據相關統計,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中融人壽一度持有21家上市公司股份。然而,其重倉投資股票的行為因股市大跌而成績慘烈,與資本相關的償付能力也開始告急。有保險資管人士分析認為,這與中融人壽此前投資的 真視通、 天孚通信、 鵬輝能源等股票浮虧嚴重可能存在較大關係,進一步影響其償付能力。
2016年1月7日,中融人壽收到中國保監會出具的《中國保監會監管函》,稱其由於2015年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5.95%,償付能力溢額-23.49億元,屬於償付能力不足類公司,被責令自2016年1月18日起停止開展新業務,暫停增設分支機構。
之後,中融人壽的償付能力持續低走。經濟導報記者梳理髮現,2016年一、二、三季度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8.22%、-18.16%、-41.91%。在這種情況下,中融人壽的業務開展受到了極大限制,保監會數據顯示,2016年中融人壽的總保費規模為23億元,同比下降了近九成。
“2016年由於受到一系列監管限制,公司暫停了新增保險業務及其他對外投資業務,導致公司投資業務虧損較大。”中融人壽相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管理層努力加強公司自身風險管理建設,並通過其他有效措施來實現業務收入增長。
增資“解渴不治本”
值得關注的是,經歷償付能力告急、經營出現鉅額虧損的中融人壽已迎來“救火隊長”的繼續增持“救援”。
2015年9月,貴陽金控以自有資金20億元收購聯合銅箔100%股權,將後者原本持有中融人壽的20%股權納入囊中,貴陽金控為 中天城投集團全資子公司。
中融人壽官網披露的股東資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16日,中融人壽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包括清華控股有限公司(20%)、聯合銅箔(惠州)有限公司(20%)、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16%)、中潤合創投資有限公司(14.2%)、寧波杉辰實業有限公司(7.6%)。由此,中天城投與清華控股並列中融人壽第一大股東。
其後,中天城投增持中融人壽的腳步並沒有停歇,反有加速勢頭。去年中天城投接連發佈公告,先是擬通過其全資子公司貴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參與競購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轉讓的中融人壽1億股股份,後又擬通過貴陽金控以貨幣資金出資12.35億元認購中融人壽增發的2.47億股股份,另一全資子公司聯合銅箔以相同方式出資6.28億元認購1.26億股股份。
2016年9月18日,中融人壽宣佈增資。據悉,此次中融人壽擬以每股5元的價格增發8億股股份,新增權益資本40億元,增資完成後註冊資本由5億元增加到13億元。2016年11月25日,保監會批復同意中融人壽的另一變更股東事宜, 報喜鳥(002154,股吧)集團有限公司、神力集團有限公司和丹棱申宇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將其持有的400萬股股份、1200萬股股份、1600萬股股份轉讓給深圳市力元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力元資産”)。轉讓後,力元資産持有中融人壽700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4%。加之原來持有的股份,力元資産至此共持有中融人壽17.01%的股。
由於增資的完成、償付能力的達標,中融人壽終獲監管解禁。2017年1月19日,保監會發佈通知稱,鋻於中融人壽于2016年11月完成增資40億元,增資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34.49%,償付能力重新達標,依據有關監管規定,解除此前對中融人壽採取的監管措施。
某上市險企山東總經理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雖然短期內中融人壽償付能力重回監管紅線內,公司業務、股票投資資格也隨之恢復。但長遠來看,其業務結構、營收利潤能否得以改善,才是能否重新走上正軌的重點。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