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4-12-03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交易中心隨後又重新上報了方案,樂觀預期年底之前能批下來。
國際油價暴跌,中國除了“掃貨”還能幹什麼?
“儘快推出原油期貨。”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昨日如此回應上證報記者。
但為市場不知的是,原油期貨正經歷臨産期的陣痛。
一位知情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説,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9月份就上報了原油期貨方案,但在結算權是否開放問題上,有關方面産生了分歧,因此未能及時獲批。交易中心隨後又重新上報了方案,樂觀預期年底之前能批下來。
“正常期貨品種從批准到上市,一般有一個月時間,但大品種時間會長得多,比如股指期貨就隔了4個月。原油涉及境外資金結算問題,也很有可能是24小時連續交易,籌備時間會比較長。加上還一直沒有大規模的上市前測試,因此就算年底前國務院批了,最快也要到明年4月上市。” 上述知情人士稱。
方案浮出水面
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一週年之際,原油期貨基本交易方案浮出水面。
原油期貨設計理念為“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
據交易中心專家介紹,國際平臺體現在原油期貨將允許境外投資者直接參與交易。原油期貨採用人民幣定價和結算,境外人民幣可以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和交割,同時境外參與者也可以使用美元以充抵保證金的方式,用美元參與原油期貨交易。
制度設計將打通境內外資金通道:一方面實現了跨境人民幣在原油期貨交易項下自由出入,另一方面也實現了交易盈虧部分的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可兌換。前者體現在:境外人民幣進入原油期貨市場之後,將和境內資金一起參與交易,境外交易者保證金可以自由進出,交易所産生盈利也將以人民幣方式劃轉到其賬戶上,並可隨時帶出境外。後者體現在:境外投資者可以將美元直接從境外劃入境內賬戶,用美元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如果在規定時間提取,交易系統將把衝抵保證金的美元部分,按即時匯率在規定時間內換成人民幣來彌補盈虧。
按照現行制度設計,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原油期貨,將有五種通道模式:一是境外投資者可以直接成為交易中心境外特殊非經紀參與者;二是作為客戶,通過交易中心境外經紀會員機構參與;三是直接通過境內機構會員參與交易;第四種和第五種都是境外仲介機構模式,這類仲介機構並不是交易中心會員,但他們可與境內期貨公司建立轉委託(二級代理)關係,另外則是IB模式,即境外仲介機構可以把自己的客戶介紹給境內期貨公司,通過境內期貨公司來參與。
所謂凈價交易,即符合國際慣例,報價不含關稅和增值稅;交割方式目前就是在保稅油庫裏交割,參與主體包括境內外投資者,交割標的是中質含硫原油(Sour Crude),基準品質為API度32,含硫量1.5%。
根據原油期貨合約設計草案,原油期貨交易代碼為“SC”,其既可以理解為上海原油,也可以理解為含硫原油。根據草案,原油期貨在交易時間、上市合約以及交割等環節都進行了一些創新。
對於上市合約,原油期貨有36個月的合約,這有別於國內期貨品種交割月份大概只有1個月、1年的設計。
交易時點上,原油期貨上市伊始就將採用連續交易方式,交易時段覆蓋歐美時段。
交割方面,草案擬定,原油期貨交割日為“最後交易日後一個月全月”,原油期貨採用倉單交割模式,也就是説,交割並不是一個實物轉換的概念,而是實物所有權的轉換。作為賣方,必須要把貨拉到交割庫裏生成倉單以後,才能參與後續的實物交割;而倉單拿到手後,除了用來交割,還可以用來衝抵保證金等;此外,原油期貨還可採用期轉現交割模式,以方便現貨貿易的機構參與交割和交易。交割油庫分佈在中國沿海地區,包括華北、華東、華南等地,暫定為上海、寧波、青島、大連和海口。
政策障礙已經掃清
對於原油期貨的籌備工作,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多次表態,目前已經做好了原油期貨年內上市的各項準備。
國家相關部委也給予特殊政策支援。如,證監會制定了境外交易者從事境內特定期貨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海關也制定了有關原油和燃料油期貨保稅交割管理的相關辦法;財稅方面,因為有境外投資者,將制定境外經紀機構和境外投資者相關的稅收管理辦法;外匯政策,基於原油期貨採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人民銀行和外管局將制定相關辦理辦法,能使境外參與者在原油期貨交易過程中能方便地進行人民幣和外幣的兌換。
就目前來看,原油期貨上市在政策上的各類障礙已經掃清,上市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
但在部分市場參與人士看來,這些政策措施只是解決了原油期貨能夠上市的基本問題,但相較于目前管理層對原油期貨寄予的厚望,政策上的小修小補可能難以實現原油期貨肩負的重任。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保稅交割方面,交易所一開始也希望于近兩年能夠突破進出口貿易限制,能夠有境內交割作為保稅交割的輔助,但目前來看,政策方面的阻力仍較大。
“你能想像一個與境內隔離的原油期貨被市場認可,並成為全球原油貿易的定價基準麼?”該人士表示,“不過在目前情況之下,現有的合約以及相應的政策已經是最大程度的突破了,只能寄希望於未來進一步的開放,為原油期貨提供更多空間。”
結算權開放與否成攔路虎
記者獲悉,有關方面目前在原油期貨一些制度細節上還存在爭議與分歧,也是影響原油期貨上市進展的原因之一。其中,有關原油期貨結算是否該向外資經紀會員全面放開,就是爭議之一。
所謂結算,是指根據交易結果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對會員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交割貨款等進行的計算、劃撥。結算包括交易所對會員的結算和期貨經紀公司對其客戶的結算。境內期貨目前的結算體系下,交易所只對會員結算,非會員單位或個人通過期貨經紀公司會員結算。
對於結算權開放與否這一原油上市最後的攔路虎,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認為,“目前海外發達國家在對待清算會員問題上有個基本的前提,就是必須是在所在國註冊設立並受當地證券期貨監管部門監管的法人機構。也就是説,只要是持有客戶保證金的機構必須是本地受所在國法律約束且在其認可銀行開戶的,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所以,中國也不例外。”
但也有分析稱,目前國外金融機構對參與中國市場意願較高,多數已經或有意向在境內設立分支機構。結算開放的分歧主要並非源自法律層面,而是是否應該保護目前仍舊弱小的國內期貨公司。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型期貨公司國際業務員對記者説,公司非常看重原油期貨上市帶來的境外客戶資源,從去年開始就重金打造國際業務團隊,並已經開展了大量前期工作。“如果真的開放結算權,對公司無疑是一個打擊,國際業務開展將陷入瓶頸。如果未來進一步放開外資參與國內市場的渠道,國內期貨公司不僅沒有進軍國際市場的底牌,國內市場可能也會丟掉不少份額。”
對此,胡俞越認為,開放是必然的,保護是必要的。
“原油期貨既然是打造國際化平臺,就要允許外商外資進來玩,有條件地允許他們進來參與結算,不進來就沒有意義。”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