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原油風雲錄:爆完多頭爆空頭 誰才是大贏家?

  • 發佈時間:2016-01-25 07:56: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金錢永不眠,這一次被盯上的“人氣王”是作為大宗商品龍頭的原油。

  這正如那句政治經濟學的名言所預測: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上周,國際油價上演驚天的過山車行情,既有資金的同仇敵愾,也有蜂擁出逃、空頭殺死空頭。不過,油價的大波動不是結束,而只是蝴蝶效應的開始,且看這個巨大角力場上,多與空的豪賭、國與國的博弈,以及鎂光燈背後的撲朔迷離……

  最跌宕的劇情:多頭空頭都被打臉

  “今天布倫特原油報27.79美元/桶,而農夫山泉1.5元/500ml,折算一下,農夫山泉3000元/噸,原油1344元/噸,頓時感覺水喝不起了……拿起來手軟,喝下去胃疼。”這是朋友圈裏傳著的一個段子。

  上周的前三個交易日,原油市場成為空頭的大獵場,國際油價一度破位下跌。以紐約原油期貨為例,NYMEX 3月原油期貨合約在上週一失守30美元關口之後,連續收出三根陰線,最低跌至27.56美元/桶,三日累計跌幅高達7.66%。

  每桶30美元到底是什麼樣的概念?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都按照一桶計量,每桶石油約為人民幣197元,可口可樂是829元,牛奶則是1046元,香奈兒竟高達158萬元。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空頭大舉集結,截至1月12日當周,包括對衝基金在內的基金經理持有原油空頭頭寸量達到紀錄高位。美國原油期貨和選擇權市場的空頭頭寸在過去三個月增加了一倍,至創紀錄的超過2億桶。

  其實,就在油價跌破35美元之際,見底的“錯覺”曾使得部分抄底者躍躍欲試,結果無疑是被打臉。

  “雖然原油市場供給過剩是較為普遍的共識,但是因為有2009年每桶33美元的前期低位在支撐,所以我覺得油價應該是有望止跌的。11月中旬以來,我就逐步做多,包括購買投資于國外油氣公司的QDII基金和紙原油等。”投資者劉先生説,“可惜損失慘重。”

  劉先生肯定不是最慘的多頭。在期貨市場上,高杠桿之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多空博弈更為激烈,在無數空頭掙得盆滿缽溢的同時,無數多頭的交易悲劇泣血成文。有市場人士指出,原油放量跌破30美元/桶大關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這可能使得交易領域中的悲劇性事件一觸即發。

  多頭損失慘重,就意味著空頭的凱旋嗎?未必如此。觸及近13年的低點後,上週四和週五,油價行情卻突然反轉。僅用時兩個交易日,油價便快速收復此前一週的失地,NYMEX 3月原油期貨合約暴漲13.84%,報32.25美元/桶,重新回歸30美元上方。

  油價的報復性反彈,使得空頭基金蜂擁出脫空頭頭寸,空頭碾壓了空頭。CFTC公佈的數據顯示,上週四,一些追蹤原油走勢的大型基金開始結清原油期貨空頭頭寸。

  “上週期權到期,市場跌那麼多,空頭頭寸早晚會被軋平。”有交易員表示,這些空頭頭寸的回補是近兩個交易日油價大幅反彈的一個主要原因,投資者利用2003年以來最低的價格,買回了之前在較高價位時賣出的原油,市場的長期跌勢可能終於落幕。

  當然,也有部分先知先覺者在行情劇烈波動以前就選擇全身而退,CFTC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當周,NYMEX原油期貨及期權空頭頭寸猛降近1700萬桶。

  值得注意的是,油市的大震蕩,似乎還不局限于其本身。不少業內人士發現,一個新趨勢正在市場蔓延:油價、美股會走勢變得異常同步。

  據外媒報道,Cumberland AdVisors 公司量化分析師Leo Chen發現,自從12月油價跌破40美元/桶開始,油價和美股相關性顯著增加,目前布倫特原油期貨和標普500指數的同期相關指標已經“不可思議”地飆 升至91.39%,而僅在一個月前,二者幾乎毫不相關。在Leo Chen看來,油價跌破連續跌破多個重要關口,按下了投資者心中的“恐懼按鈕”。

  對於原油走弱觸發的下跌潮,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也表示,股市及大宗商品的下跌實際上反映的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對經濟基本面的不看好。

  世元金行宏觀研究員龔文佳指 出,油價暴跌又暴漲的大波動行情,與全球資本市場波動是相互影響的。近期,由於全球股市出現全面下跌,大幅增加了市場的風險情緒,避險情緒再度上升導致風 險資産涌現拋售熱潮,又加大了油價的壓力。但當市場全面看空原油的同時,油價上漲的動因便已經構成,市場“超賣”情況下的空頭回補令油價絕地反彈。

  “原油是化工品的源頭,也是具有風向標作用的大宗商品,因此其價格的連續陰跌對於金融資産的會産生一定的影響。”金石期貨分析師黃李強表示。

  最難解的博弈:誰才是大贏家

  低油價已經將産油國攪得天翻地覆,但遊戲還在繼續,而且越來越多玩家正打算加入。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就在油市硝煙瀰漫之際,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事件發生了。上週三(1月20日),一艘滿載美國德克薩斯原油的油輪在歷經三周航程之後,成功停靠法國港口。這意味著美國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解除之後,第一艘美國油輪抵達歐洲。

  從1975年的阿拉伯石油禁運開始,美國就嚴令禁止原油出口。在2014年,美國原油出口政策發生改變,一部分原油出口開始被法律允許。對此, 龔文佳指出,美國頁巖油大力發展,在2015年年底達到930萬桶每日,為自1972年以來最高。産量的提高使得美國國內輕質油價下跌,甚至低於國外油 價。對於美國而言,由於種類不同,原油並非都可替代,因此美國國內源源不斷産出的頁巖油會形成擠壓,從而倒逼産業退化,因此美國解禁了原油出口,以防止美國國內原油價格過低造成頁巖油無利可圖。

  黃李強還告訴記者,原油出口禁令的廢除首先會使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的價差彌合,改變布倫特原油升水WTI原油的現象,這一點在盤面已經體 現。此外,石油出口禁令的廢除還使原先美國相對獨立的市場被打破了,這將把美國國內的原油供給過剩轉嫁至國際市場,造成國際原油供需結構的進一步惡化。

  其實,歐洲已經成為各路原油出口國的兵家必爭之地。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7月,沙特每天運往歐洲的中間基、輕質和超輕質原油總共78萬桶;而俄 羅斯當月運往該地區的烏拉爾原油超過這一數字的兩倍。不僅如此,伊朗也將加入歐洲原油市場爭奪戰。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最快將於下個月解除對伊朗的 制裁令。在2012年禁運開始之前,伊朗每天運往歐洲的原油大約60萬桶,相當於該國産量的17%。

  博弈之下,誰是贏家?目前來看,至少多數石油遊戲的玩家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油價跌破每桶30美元,即便是“土豪”沙特,也要勒緊褲腰帶 過日子;委內瑞拉正忙著撮合産油國之間的合作;即將步入“資本管制”的亞塞拜然也轉變了立場,表示若全球就減少石油過剩供應達成協定,準備與OPEC在産 量政策上合作。

  其實,作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油一直有著“紙牌屋”的色彩。例如,金融大鱷索羅斯在柏林演講時曾表示,“對俄羅斯的最強制裁可能是美國拋售戰 略儲備庫石油。增加市場供應後,華盛頓可能讓油價大幅下跌,以此減少俄羅斯石油收入。”他還補充説,為了平衡預算,俄羅斯需要油價保持在不低於每桶100 美元的價位上。

  最迷離的後市:國際投行頻失準

  油價還能跌更多嗎?對此,多空分歧巨大,即便是著名投行也頻頻改口。

  上周,國際能源署(IEA)發佈報告代表了很多空頭的觀點:由於全球石油需求減少,伊朗石油制裁獲解禁,全球原油市場或將過度飽和,2016年原油價格可能會繼續下探。據IEA的報告,今年上半年全球市場過剩石油將達150萬桶/日。

  龔文佳表示,進入2016年後,國際油價跌勢有加速的跡象。市場空頭氣氛濃厚源於基本面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銳,而未來短時期難以出現改變,這也就 意味著油價後市難以出現大幅反彈。預計有望在每桶30-35美元附近橫盤整固,儘管不排除避險情緒降溫對油價造成的短期提振,但中期來看原油價格恐將繼續 承壓下行。

  黃李強認為,原油暴跌對於各國和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對於産油國來説,為了實現國內的金融市場穩定,在原油暴跌的大背景下,只有通過本幣相對 美元貶值的方法來維持,但是持續的低油價將導致産油國財政赤字,國內物資短缺。對於企業而言,油價持續低位,已經使原油生産企業失去了套期保值的機會,因 此今年對於原油生産企業來説,是最為艱難的一年。而對於下游化工企業而言,由於整體供需格局失衡,産品整體上圍繞成本在運作,而原油的暴跌,導致了市場的 悲觀情緒加劇,造成的商品的價格超跌,因此下游化工企業並沒有從低價原油中獲益。

  不過,此前一直唱空油價、高擎“20美元論”大旗的高盛卻開始“翻多”,稱原油市場的新牛市即將涅槃重生。高盛表示,低油價將使得大量産能被迫 關閉,從而使得供大於求的現狀得到逆轉。在高盛的最新預期裏,油價將是2016年漲幅最大的能源,漲幅將達到7%,WTI的反彈可能有43%的空間。法國興業銀行(法興)的分析人士也看好今年下半年油價反彈,預計到年底以前會升破每桶40美元,較當前水準回漲35%以上。花旗集團則預計油價將在未來1-3個月內見底,並高呼做多原油或是2016年“最佳交易”。

  全球最大産油企業、沙特最大國營油企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態度,可以反映了油市的矛盾:該公司董事長Khalid al-Falih表示對原油價格反彈有信心,稱每桶30美元的油價“不理性”,到今年底應該會高於此水準,但又表示沙特不會為推升油價而減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