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股指期貨新規將滿月 私募基金或觀望或轉戰

  • 發佈時間:2015-09-28 08: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君 趙婷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中金所股指期貨新規推出行將滿月,在市場交易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不少私募都退出市場,或觀望等待,或轉戰商品、海外市場,還有投入A股。私募認為,即便另謀出路,目前國內商品市場情況也不如想像美好,而基金出海,更是困難重重。

  新規後私募或觀望或轉戰

  中金所股指期貨新規推出快要一個月,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到,在市場成交量急劇萎縮情況下,私募、期貨公司有的空倉觀望,有的轉向商品市場、海外市場,還有的轉戰A股。

  “我們現在每天的收入大概是政策收緊前的5%,整個公司業務基本停滯。”西部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偉表示,限制交易以來,整個市場的交易規模從每天300萬手成交急劇下降到3萬手。

  格上理財研究員劉豫則告訴記者,他們了解到,現在私募都在觀望,現在股指期貨套利、CTA策略等都沒辦法做,能做的僅有阿爾法策略,但套保由於缺乏對手盤,在股指期貨到期展期時比較麻煩,開倉量沒有之前大,而且存在負基差,因此私募現在能做的就是維持低倉位。

  上海博煊資産總經理居偉雄表示,他們之前用A50做對衝,但A50本身長期有負基差,對衝效果遠遠不如IF或者IC。在今年前五個月中,他們利用國內股指期貨,做出了收益50%的業績,“現在國內股指期貨不能做了,我們又回到A50,開始建倉。作為全球基金,我們下一步會開發印度市場。”

  上海一家小型對衝基金對記者表示,在政策收緊之後,對衝基本不能做,開始從二級市場掃貨,主要是選擇前期跌幅較大,超跌個股買入。

  南華期貨總經理助理朱堅表示,他們觀望了一個月,主要評估市場的流動性和投顧適應市場調整的能力。“如果這兩個評估出現問題,我們將有兩種選擇,一是調整策略,二是考慮往國際化方面靠攏。如果再有問題,可能會考慮清算。目前還在密切關注和溝通,實際上還是不樂觀。”

  商品和海外市場並沒想像美好

  雖説轉戰商品和海外市場,成為不少私募在交易受限後的選擇,但實際上“轉戰”並沒有想像得美好。

  劉豫告訴記者,今年商品市場比較低迷,目前來看私募“轉戰”的效果並不明顯,並沒有很多私募直接進入商品市場,因為原先做股指期貨的並非都懂商品期貨,而且市場交易量也沒有顯著提升。

  北京一位多年從事商品期貨的私募經理告訴記者,之前市場預判股市資金會回流商品市場,但現在還沒有發生,資金轉移、私募投資方向轉移仍需要時間。

  北京另一位私募期貨大佬則表示,實際上國內商品市場目前情況也不好,首先是容量有限,而且由於實體經濟不好,企業經營差及海外因素等,今年商品期貨市場比較低迷。“我們都在考慮去做境外期貨”。

  至於海外市場,劉豫認為存在一定限制,“去海外市場有障礙,首先是中國存在外匯管制,資金沒辦法出去;其次,私募對海外品種是否熟悉,海外品種策略可不可用,持續性怎麼樣,都是需要克服的問題。我們接觸到的私募目前還沒有做A50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