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業內呼籲利率市場化 國債期貨活躍度待提升

  • 發佈時間:2015-09-21 03:31: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伴隨著資金風險偏好下降,固收類資産的避險價值重新引起關注,自7月初開始,國債期貨同樣啟動了一波強勢行情。中國證券報記者據文華財經數據統計顯示,7月至8月的兩個月間,五債加權指數從96.355反彈至99.005,區間漲幅高達2.73%,十債加權的區間漲幅亦超過2%。

  然而從量倉方面來看,國債期貨的活躍度仍然有待提高。自今年5月以來,五年期國債期貨持倉量一路下滑,截至9月18日收盤,其持倉量為15142手,較高峰時的46728手減少近七成;當日成交量為12435手,較高峰時的28115手減少逾五成。與此同時,五年期國債期貨持倉量和成交量最新報16503手和5018手。

  混沌天成期貨研究員季成翔告訴記者,期債上市以來不活躍的最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上市以來始終沒有接納開放對銀行保險的準入。當然這裡有制度原因也有部門利益的原因,但是作為最大的參與者銀行不進入,期債活躍程度提升是有限度的。二是期債本身並不令人熟悉,許多投資者除非做大額資産配置,否則對債市的理解力可能不高,不好把握債券市場運作規律,也因此降低了期債的吸引力。更何況2014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股票牛市、債券市場萎靡等原因也導致了期債市場人氣低迷。三是在一些交易制度上仍有限制,比如有價證券充抵保證金等制度沒有完全正式實施,保證金優惠是否能更進一步提高等。

  銀河期貨研究員胡明哲同時表示,國債期貨上市以來,成交的確很不活躍。一方面是由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兩大國債現貨持有主力仍未被允許參與國債期貨交易,造成套期保值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由於投資者對於國債現貨價格是如何變動的都難以理解,更不要説國債期貨投資者教育的推進了。

  “中國投資者目前存在兩大極端,一是將股票市場當成投機市場而不是價值投資市場,全民參與投機,二是將國債當成銀行存款,排隊申購國債後持有到期,對於市場利率變動毫不敏感。”胡明哲説。

  北京新工場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宏觀策略研究員張靜靜表示,由於國債期貨的交易邏輯更為專業和複雜,因此市場參與者主要是機構,個人參與度較低。而對於機構而言,參與國債期貨多數是為了對衝現貨風險,單純投機的比重又比較低,因此交投難以活躍。建議降低國債期貨合約價值,或者推出迷你型國債期貨以吸引個人投資者的參與。

  對於如何進一步完善國債期貨市場,季成翔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最主要的是銀行和保險。“只有當利率市場化完成,期債才有真正實現鳳凰上枝頭的可能。也只有讓市場大機構有配置國債現券的動力,才有投機的力量去活躍國債期貨市場。除制度方面的完善外,更需要耐心等待改革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