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全球糖市正處於去庫存化初期階段

  • 發佈時間:2015-07-21 09: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過去的4 年裏,消化了2500萬噸庫存

  走私糖長期影響國內糖市

  近期,無論是國內股市還是商品期市,行情波動幅度都特別大,部分商品甚至還出現了極端走勢,究其原因,經濟大環境仍處在令人捉摸不定的階段,其對股市以及商品市場的影響均比較大,國內期現貨糖價也因此出現大漲大跌的走勢。

  由於美元走強,加之國際糖市庫存量偏大,國際糖價持續走低,最終導致國內糖價遠高於國際糖價,且價差仍在擴大。雖然當前國內糖業實行行業自律政策,對配額內外進口糖數量進行了有效調控,但走私糖利潤的擴大仍有可能讓走私商鋌而走險,大量走私食糖。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當前國內糖市經常出現走私糖的“身影”,在國産糖主産區廣西、雲南等地有走私糖在出售,同時在一些銷區也出現了走私糖。走私糖進入國內的成本較低,一方面增加了市場供應,削弱了國産糖數量減少對糖價的利多影響,搶佔了國産糖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使得國內糖價上漲乏力,並會拖累國內糖價下滑。

  更為重要的是,走私糖的出現降低了國內食糖行業對進口糖實施行業自律等措施的效果,有可能讓國內剛剛恢復生機的食糖行業再度遭受挫折,並對國內食糖産業形成較為嚴重的衝擊。

  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糖業協會理事長劉漢德告訴記者,近期國內糖市的走私糖數量有可能增多。據了解,在廣東汕頭和福建等沿海地區,走私糖的售價只有5150元/噸,在鄭州等內地的售價也僅為5180元/噸。不過,和往年相比,今年走私糖進入國內糖市的數量偏小,其對國內糖市的影響不及往年。

  上週末,美國勞工部、商務部等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6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調後環比上漲0.3%,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6月CPI僅上漲0.1%,但這卻是去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上漲。與此同時,美國6月新屋開建量環比大增10%,經季調後的年化總數為117萬套,創下自2007年11月以來的第二高水準。另外,美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從6月的96.1降至93.3,遜於市場預期。不過,這仍然是該數據連續第8個月位於90以上,是自截至2005年年初的17個月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美國經濟轉好意味著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增大,而美元走強將繼續打壓國際糖價,在此背景下,國內外糖市價差縮小的可能性不大,走私糖將在較長時間內擾亂國內糖市。

  從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走私糖市場狀況分析,宏觀經濟大環境仍不穩定,其對國內糖價的突發性重大影響隨時還會出現。不過,由於糖市在前期已經受了風雲變幻的考驗,後期即使宏觀面出現重大變化,估計糖價漲跌的幅度也不會太大。而從走私糖市場情況分析,隨著相關部門打擊走私糖力度的加大,走私糖增加的數量可能有限,其對國內糖市的長期影響如何還有待觀察。

  産不足需不等於供應緊張

  目前,國內糖市産不足需已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但國內糖價在經歷過一段振蕩上漲行情後停止了繼續爬升的步伐,除了進口糖入境集中和走私糖涌入拖了國內糖價的上揚“後腿”以外,估計還和國內糖市需求增長不盡如人意,市場對相關部門調控進口糖能否持續堅持下去心存疑慮,以及國儲糖、地儲糖入市和糖廠因資金緊張而挺價意願不強等因素有很大關係。

  但無論是來自哪一方面的原因,最終其對糖價的影響將反映到糖市供求關係的變化上,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分析糖市産銷數據來找到左右糖價漲跌的主要因素,併發現糖市産銷數據中隱藏的秘密呢?

  劉漢德認為,從2014/2015榨季國內糖市供求形勢分析,糖價長期看好,其牛市格局不變,但從糖市短期內的供求狀況分析,市場面臨的供應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2013/2014榨季國內糖市結轉庫存為299.6萬噸,2014/2015榨季國內産糖1056萬噸,如果2014/2015榨季國內糖市消費量按最高估計值1607萬噸推算,榨季內國內糖市産需缺口在551萬噸左右;如果榨季內食糖進口量估計為410萬噸,入庫量估計為40萬噸,出口量估計為5萬噸,走私糖數量估計為40萬噸,那麼到今年9月底國內糖市的結轉量估計在150萬噸左右。”劉漢德分析道,從上述數據來看,雖然2014/2015榨季國內糖市産不足需的程度較重,但由於上榨季的結轉庫存較大,加上進口糖數量也比較大,整個榨季國內糖市供應是充足的。“産不足需”除了在心理層面影響了投資者對糖價的預期,以及短期內為市場提供了一個利多的炒作題材以外,還不能支援糖價長期走高。國內糖價要想長期上行,還要看需求能不能有效增加,進口糖數量能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

  劉漢德告訴記者,原糖進口數量肯定能控制住,而且當前國內食糖行業所實施的有序進口措施會長期堅持下去,投資者應打消對進口糖調控措施難以持續下去的顧慮。據了解,今年6月初,相關部門召開了一個涉糖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國內食糖行業所實施的行業自律措施,即按需有序進口食糖的做法得到了參會各方的肯定。國內食糖行業有序進口食糖,最終使得糖價從3800元/噸左右回升到5500元/噸左右,讓農民增收、糖廠扭虧、進口商賺錢,並讓政府增加了稅收。這為國內其他農産品的有效調控開創了一條新路子。

  此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與巴西、印度、泰國等國際産糖國進行了溝通,對國內食糖行業有序進口等政策進行了解釋,得到了他們的理解與支援。實際上,我國採取這種有序進口的方法,也是對國際糖市發出一個市場信號,即國際市場主要産糖國不能過度地發展糖業,否則不利於整個行業走出低谷。

  劉漢德認為,從國內糖市6月的産銷數據分析,進入2014/2015榨季以來,國內糖市的需求表現是比較好的,如果考慮到2012/2013榨季140萬噸和2013/2014榨季290多萬噸的食糖結轉情況就可以發現,截至6月底,2014/2015榨季的銷糖量實際上比2013/2014榨季多銷了45萬噸左右。

  “為什麼我看好國內糖價的長期走勢?除了進口糖數量會得到有效調控以外,主要原因還有以下兩點:一是下個榨季,國內糖市産量估計只有900萬噸,甘蔗種植面積的減少將導致食糖産量下調。例如,當前廣東湛江甘蔗産區出現了較大旱情,加之湛江甘蔗種植面積從去年的176萬畝減少到了今年的150萬畝,估計湛江乃至廣東省食糖産量會下降很多。其他如廣西、雲南等主産區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估計下個榨季國內糖市的産需缺口比較大。二是下個榨季食糖的生産成本會大幅增加,預計下個榨季各産區甘蔗收購價提高的幅度會比較大,否則農民不願砍蔗。”劉漢德説。

  國際糖市去庫存化過程較為漫長

  從當前國內糖市供應貨源變化趨勢分析,即使國內食糖行業為了減弱國際糖市對國內糖市的影響,自覺地實施了自律措施,但長期來看,國內糖市需求在未來將更多地依賴進口糖來滿足,進口糖數量不斷增加的趨勢發生根本性改變的可能性不大。在這種市場背景下,要想把握國內糖價漲跌的脈搏,判斷國際糖市今後如何運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廣州嘉利高糖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麗妮告訴記者,過去4年,雖然國際市場糖價從35美分/磅下降到了11美分/磅,但全球食糖産量卻比較穩定。

  “從2012/2013榨季到2015/2016榨季,全球産糖量沒有發生很大變化,儘管糖價下跌了三分之二,但為什麼全球産糖量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陳麗妮説,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近4年全球甘蔗産區的天氣狀況很好,很適合甘蔗的種植與生長。二是主産區國家,例如印度、泰國出臺了多方面的扶持蔗農的政策。在2014/2015榨季,儘管我國食糖産量減少了270萬噸左右,但對於全球糖市來説,這個榨季全球食糖産量反而創出了歷史新高。

  從全球糖市庫存與需求變化態勢分析,陳麗妮認為自2015/2016榨季開始,全球糖市將從供應過剩回到一個存在供應缺口的狀態,誘因來自於消費需求的增加而非供應的減少,糖市基本面將有所改善。

  “糖價的大幅度下跌,刺激了消費,在過去的4年裏,全球糖市消化了2500萬噸的庫存。”陳麗妮説,根據他們公司對全球糖市的評估,雖然全球糖市已進入存在供應缺口的年份,但累計庫存還是比較高,庫存的消化將是緩慢的,全球糖市如果要構建一個大牛市格局,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

  據陳麗妮介紹,當前全球糖市關注的重點是主要産糖國——巴西糖市如何變化。從2011/2012榨季到2015/2016榨季,巴西中南部的甘蔗産量在多數時間是維持在一個比較高位的水準,特別是近3年時間當地的甘蔗産量還是很大的。但是,近幾年巴西糖企的財務狀況比較令人擔憂,從2013/2014榨季開始,出現了一些糖企無法開榨的情況,2015/2016榨季這種情況依然存在,如果再考慮到天氣因素,如不利天氣造成巴西甘蔗過早開花,以及用甘蔗生産乙醇比生産食糖獲利更多等,估計巴西的食糖産量可能不及預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