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鐵礦石探底回升 跌勢恐未結束

  • 發佈時間:2015-04-15 02:35: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鐵礦石價格已經跌至十年新低,和2011年高位190美元/噸相比,跌幅高達75%。近兩個交易日,大連鐵礦石期貨價格連續大幅回升,4月14日,大連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1509收報每噸396元,漲幅為4.49%。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由於國內外不少礦山大規模減産或者破産增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壓力,另外中國宏觀環境預期改善,且4月份為傳統需求旺季,令快速下跌的礦價獲得支撐,但中長期來看,過剩壓力仍然存在,鐵礦石價格跌勢恐未結束。

  三大礦山“得逞”

  儘管鐵礦石價格持續下降,但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礦山選擇了增産。由於供過於求,鐵礦石價格在過去一年中跌去近60%。鐵礦石是三大礦山的主要利潤來源。

  去年10月,必和必拓表示,計劃在不開發新項目的情況下,將該公司的鐵礦石産能提高30%。除了必和必拓,現在的世界第一大鐵礦石開採公司淡水河谷,計劃到2018年將産量從去年的3.06億噸提高到4.5億噸。力拓則計劃到2016年將産量從去年的2.66億噸提高到3.6億噸。

  按照力拓的説法,儘管鐵礦石價格大跌使得一些較小的競爭對手陷入困境,但仍將繼續增加鐵礦石産量。即便他們不選擇逆勢增産,其他公司也會那麼做。

  消息顯示,目前國外中小型礦山減産或破産增多,特別是澳大利亞知名鐵礦公司阿特拉斯(Atlas)發佈公告宣佈停産,預計涉及産能1300萬噸,再加上此前的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産商Arrium、CMC以及美國CML分別削減了360萬噸、400萬噸、200萬噸的産能,這使得國內鐵礦石大規模減産的同時,海外中小礦山也扛不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壓力。

  在減産支撐下,國內鐵礦石期貨大幅反彈。分析人士認為,礦企稅改發佈,也在短期對國産礦石價格形成利好,促進礦價止跌。

  低庫存或成常態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在4月大幅下降300萬噸左右。生意社分析師何杭生表示,港口庫存下降,主要是礦價跌幅快過鋼價跌幅,導致鋼廠盈利水準增加,採購需求加大。

  數據顯示,4月以來鋼廠開工率明顯上升,截至4月10日已達86.88%,逼近一月底水準;且鋼廠進口礦的平均庫存天數亦增加至29天,爐料比也增至93%。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也表示,從港口庫存來看,鐵礦石庫存下降很大一方面因為國內鐵礦石進口商減少了進口的數量和頻率,因國內需求總體溫和,在資金壓力下需要去庫存,另外一個方面就是4月份鋼廠季節性旺季的補庫。目前很難判斷港口庫存下降是一個常態,原因在於四大礦山還在增産,預計2015年全球過剩依舊超過1億噸,而這些過剩量只能通過中國來消化,而中國在環境治理和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難以消化,不得不轉化為港口庫存,而地産新政只是引導地産行業去庫存,新開工面積的回升將有限。

  程小勇表示,對於國內鋼鐵行業來説,産能淘汰和環保整頓將是長期過程,且當前多地開始限制新增産能,那麼産能過剩的局面會逐漸改觀。所以,未來,即使國內經濟水準保持穩增長水準,鋼鐵需求亦難有較大增長,不過這也能保持鋼價的跌幅要低於礦價。因此,礦石的去庫存化將會和鋼材去庫存化一樣,又是一個新常態。

  業內人士認為,二季度鋼廠對鐵礦石需求可能保持相對穩定,並不會出現很大程度的上升。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一帶一路”規劃要真正實施可能要到下半年,尤其需要亞投行資金到位;其次,地産行業已經觸頂,並沒有進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間,地産利好政策對於中國鋼鐵需求回升的推動作用只是短期的,長期來看減速是必然趨勢。預計鐵礦石二季度可能繼續探底過程,中長期跌勢恐怕還未結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