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原油戰爭波譎雲詭 “黑金”失色誰更受傷

  • 發佈時間:2014-12-17 08: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業內人士認為油價有望在45至50美元夯築防線

  “當市場認為原油創四年低點已經夠糟糕的時候,歐佩克會議後油價創下了五年低點。”輝立期貨的一位分析師團隊在其研究報告中如此寫道。

  誰也沒有想到,布倫特原油在今年6月19日形成的那根最高探至115.71美元的上影線,竟是多頭的最後防線。此後空頭長驅直下如入無人之境,油價“直落九川”,短短128個交易日便跌破60美元關口,跌幅逾48%。至北京時間12月16日17時42分記者截稿時,布倫特原油最低探至59.15美元,日跌幅已逾3%,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

  在原油的“熊爪”之下,俄羅斯無疑最受傷,盧布的大崩盤震驚全球。2008年的歷史似乎又在重演: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伴隨國際原油價格“自由落體”似下跌,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下跌超50%,俄羅斯全國GDP縮水逾6%。

   跌幅堪比2008年熊市

  這一輪油價下跌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一波跌勢,2008年國際油價下跌之快,跌幅之大,較目前更甚,布倫特原油價格自2008年7月11日的歷史高點146.77美元/桶,直撲2009年2月18日的46.15美元/桶,跌幅近66%,耗時157個交易日。目前油價距離上述位置尚有較大下跌空間,這令人擔憂油價會否重演2008年熊市一幕。

  “2008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原因主要在於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當時以美國次貸危機為根源的全球金融市場大海嘯衝擊全球市場,導致全球房地産泡沫、虛擬經濟過度繁榮和金融機構過度杠桿的虛假繁榮的破滅,同時石油市場供過於求,投機資金快速離場促使油價持續回落。”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興業證券分析師認為,本次油價下跌是政治原因大於經濟原因,除了需求展望預期下調外,更多的是制裁俄羅斯、歐佩克內鬥和美國頁巖油産量劇增,以及美元中期強勢姿態不改,令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承壓。

  程小勇指出,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和2008年的原油市場有相同之處,但不同點更多。相同點在於三方面,一是需求出現明顯下降,供大於求格局突顯;二是全球金融危機後通縮風險在增加;三是全球經濟增長都表現乏力。不同點則在於四方面:其一,當前石油過剩在於頁巖油技術革命帶來的供應大幅增長,而2008年供應壓力是在金融危機後體現出來的;其二,當前並沒有發生金融危機,金融市場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衝擊波;其三,地緣政治博弈,當前歐佩克、美國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而進行肉搏;其四,當前中國經濟下行,200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經濟只是短暫的受到外部衝擊。

  “2008年油價的大跌跟此輪油價的大跌從影響力層面來説都差不多,對俄羅斯等産油國影響較大,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也較大,同時也抬升了美元匯率。但造成其下跌的原因有本質的區別:2008年原油大跌之前,國際油價一度漲到了147美元/桶,這跟整個美國市場實體經濟較差,諸多資金進入大宗商品市場投機有很大關係。2008年原油暴跌之前,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銀集團在內的全球15家大型機構所持有的原油期貨及衍生品空頭頭寸高出多頭頭寸一倍多。也可以説2008年油價的大跌,除了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包括投行在內的諸多投資者在原油市場的投機性做空行為所致。而今年自7月份以來油價的下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實體需求疲軟,以及頁巖油産量增加,再加上美元走強,整體來説是一個多方面綜合影響的結果,並非投機做空所致。”世元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表示。

   “北極熊”重蹈覆轍

  “原油價格目前已經在幾乎所有主要産油國的開採均價以下,且不説俄羅斯被這樣‘修理’之後可能會採取那些行動,更令人擔憂的是伊朗國內政治局勢會否因油價下跌而受影響,進而引發地緣政治動蕩?這種動蕩一旦發生絕對是不折不扣的‘風險’。”市場人士老白表示了他的擔憂。

  週一,受到國際油價持續走低的打壓,盧布加速貶值,美元兌盧布日內上漲12.93%至突破61點關口。在俄羅斯央行宣佈大幅加息650個基點之後,美元兌盧布一度回落至55.70點附近。但利好轉瞬即逝,在接近歐市開盤之際,美元兌盧布上漲突破65關口,最高觸及65.54點,再創歷史新高。

  11月以來,美元/盧布累計上漲了51%。而俄羅斯央行今年年內已經六次加息,近期俄央行還動用超過800億美元外匯儲備來干預匯市,仍無法阻止盧布貶值勢頭。事實上,同樣的事件在2008年原油暴跌同時也曾上演。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伴隨國際原油價格“自由落體”,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下跌超50%,俄羅斯全國GDP縮水逾6%。

  雖然經歷了2008年油價暴跌致其經濟大幅下滑的教訓,但俄羅斯對能源行業的依賴並沒有減弱。此次國際油價的大跌對盧布匯率的影響跟2008年有點類似,半年來,國際原油價格從106美元/桶跌至目前的59美元/桶,期間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從35跌至65,基本腰斬。

  俄羅斯央行近日發佈報告表示,如果石油價格保持在60美元水準,俄羅斯經濟將在明年出現收縮。預計GDP在2015年將萎縮4.5-4.7%,2016年萎縮0.9-1.1%,至2017年底才能恢復。

  “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過於依賴原油等能源行業。對盧布匯率影響最大的出口商品如石油、天然氣以及石油製品等,佔總出口額的比重已經超過60%。在這種情況下,能源價格一旦下跌,盧布匯率就遭受重創。”肖磊表示。

  11月,俄羅斯財長西盧安諾夫在莫斯科的經濟論壇上表示,由於歐美制裁,俄羅斯每年損失約為400億美元;而由於油價暴跌30%,俄羅斯每年損失在900億-1000億美元。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工業産出10個月來首次出現萎縮,11月同比萎縮0.4%,而10月還錄得2.9%的增長。俄羅斯貨幣崩潰的負面影響已經傳導至工業領域,整個經濟體處在2009年以來首次陷入衰退的邊緣。

  受盧布貶值的影響,中國的聯想、華為和宏碁等智慧手機和平板的生産製造商已經確定將提高此類産品在俄羅斯的銷售價格。“盧布貶值增加了中俄貿易當中的匯率風險,增大了中俄在貨幣互換以及貿易當中用本幣結算的不確定性。另外,盧布的大跌也因此會影響到全球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看法,對正在推進的人民幣國際化有情緒性影響。”肖磊説。

  2014年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備受孤立的俄羅斯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今年以來,兩國簽署了多份合作文件,尤其令市場人士關注的是我國央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安邦智庫指出,對於中國和其他國家而言,倘若俄羅斯盧布因資本外流持續快速貶值,使用盧布與俄羅斯的金融交易便將是“燙手山芋”。如中俄央行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釘住的匯率水準是0.184人民幣/盧布,但現在市場價是0.15人民幣/盧布,較互換匯率已經大幅貶值了18.5%。這種雙軌制意味著,俄羅斯動用貨幣互換的積極性將遠遠超過中國,看似平等的互換協議,中國實際上為此作出了相當多的犧牲。如果盧布匯率持續貶值,中俄在貨幣互換機制下建立的聯繫,也意味著中國面臨風險的可能性加大。

  招商證券分析師預計,後市中國可能也面臨資金流入規模減小及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雖然中國央行干預的必要性不大,但依然需要對俄羅斯的形勢密切關注,若進一步惡化可能會放大風險效應。

   油價博弈猶未止

  多頭在繳械投降近6個月之後,似乎正在醞釀一波反攻。在目前的油價下,美國僅有4個産區所産原油可以維持微薄盈利,其他産區均已陷入虧損狀態, 一些運營商已計劃把低産井閒置,有助於平衡供應。

  在此背景下,美國“股神”巴菲特和國際大型投資公司黑石集團及凱雷投資紛紛開始看好石油資産。“油價大跌給許多能源企業造成重創,能源領域將會有一波債務重組,現在他們需要更多的資本。”黑石集團董事長史蒂夫施瓦茨曼近日也曾公開表示,現在是多年來投資能源的最好時機。

  肖磊認為,巴菲特抄底原油行業主要是戰略投資,巴菲特旗下公司所投資的石油行業主要是跟石油行業相關的物流和服務企業。這説明巴菲特看好美國整個石油行業,目前來看美國石油産量創出階段性歷史高點,美國頁巖油的生産成本是全球最低的,整個行業的競爭力正在提升,隨著本輪油價下跌,導致其他能源生産國大面積虧損,開始停産、撤資等,使得美國整個能源行業的出口前景更加光明。巴菲特投資的是未來,也可以説他並不擔心油價的下跌,因為通過此次洗牌之後,美國在原油市場的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少,巴菲特對原油後市肯定是充滿樂觀的。

  中國在油價重心不斷下行的過程中,也多次出手“抄底”。相關報道指出,10月份,中石油旗下的能源交易部門購買了36船原油(1800萬桶),創下單月最大筆購買紀錄。中方所購石油計劃于12月裝貨,預計明年1月將運抵中國港口。

  “中國抄底原油主要是為了降低進口成本、增加石油儲備,為中國依然龐大的石油消費市場,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等領域提供更低價的石油,同時也拉低了近年來高位進口石油的整體成本。但對於企業來説,油價的下跌會影響到利潤,如果價格持續下跌或長時間保持在低位運作,進口和銷售越多,可能虧損面就會越大。所以中國的原油進口方面,更多的還是即時消費,大量抄底型的進口會形成庫存,企業承擔的風險要大一些。對於國家戰略儲備來説,目前開始逐步抄底增大儲備量是比較明智的選擇,畢竟跟半年前相比,國際油價已經腰斬。”肖磊分析道。

  對於後市油價,肖磊認為,疲弱態勢會持續,但下跌空間已不大,隨著中國、日本、歐元區寬鬆政策和刺激政策的不斷推出,國際油價將可能在45-50美元一線築底。

  招商期貨原油産業鏈衍生品研究員曾維強則預計明年一季度的油價可能跌至40-50美元/桶區間。他認為,油價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歐佩克常規油和北美頁巖油的博弈,尤其在全球經濟下行情況下,歐佩克或美國任何一方減産前油價理論上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美國的頁巖油現金成本底線在40-45美元,降至這一水準維持一段時間就可以迫使頁巖油減産,但極端情況下,油價短期可能會低於這個現金成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