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國債期貨功能初顯 金融改革推動衍生品創新

  • 發佈時間:2014-09-09 02:33:4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習人

  與股指期貨等衍生品相比,國債期貨的關注度較低,然而作為國際市場一類重要的成熟品種,5年期國債期貨的功能初顯,過去一年間累計成交逾6700億元。專家認為,金融改革的推進大大打開了衍生品的創新空間,而隨著各類資産價格風險的暴露,國內也亟須補全利率、匯率等基礎性衍生品“短板”,促推金融市場化改革。

  沉寂18年之後,國債期貨合約于去年9月6日登陸中金所上市交易,來自交易所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間,國債期貨已累計成交66萬手,日均成交2700余手,成交總額約6750億元。

  與股指期貨年交易額超過140萬億元的龐大體量相比,國債期貨的交易顯得低迷,不過參照國際市場同期水準,國債期貨的交易仍屬高起點,美國市場3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初期的日均成交量僅100手。

  在業界專家看來,衍生市場的交易仍是與其母市場的交易相匹配的。“國債期貨的交易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然而從國內國債市場的對衝來看,目前除了銀行、保險還未獲准參與交易外,事實上銀行絕大部分債券也都是持有至到期,保險基本上配置非標資産追求高收益,真正需要對衝的銀行交易戶佔比非常少。”青島農商行交易員秦新鋒告訴記者。

  實際上,國債期貨上市的波動仍較為合理,現貨期貨價格的聯動性也較好,市場功能得到了初步顯現。測算數據顯示,國債期貨主力合約與現貨的相關係數為98%,主力合約收盤後與現貨市場的價差平均為0.18元,同期美國市場的平均價差為0.12美元,市場的運作基本接近國際成熟市場的水準。

  在業界專家看來,國債期貨重啟與目前的金融市場化改革推進密切相關。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我國下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是確定基準利率,形成一條完整的無風險國債收益率曲線,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要形成一個規模巨大、流動性很強的國債市場。

  “如果定價基準缺失,必然會導致金融資産定價混亂,進而誘發投機活動,導致資源的錯配誤配。”余永定説。

  但是目前我國債券市場被分割成銀行間債市和交易所債市兩大市場,業界專家認為,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儘管與多個因素相關,但期貨産品作為橫跨兩大市場的衍生品,將能促進兩大市場的協調發展,並通過到期交割的制度,促進兩大市場的互通互聯,提升國債市場的流動性。

  專家認為,和股指期貨市場一樣,目前國債期貨序列也還僅有5年期合約單個産品,未來仍需加快包括10年期産品等品種體系的完善。

  一方面是市場的急切需求。“我國債券市場存量已突破20萬億元,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利率波動更為頻繁和劇烈,市場對利率風險的管理需求迫切。”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吳衛星表示,推出多個期限的國債期貨産品,將有助於增強金融體系管理利率風險的能力,進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另一方面則是金融改革的當務之急。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表示,5年期國債期貨填補了我國場內利率衍生品的空白,但僅有5年期品種尚不能覆蓋收益率曲線短端和長端的關鍵期限。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儘快推出其餘期限國債期貨品種,有助於健全反應市場供求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事實上,與金融改革進程相比,為我國多個資産市場提供風險管理的衍生品市場發展滯後。“最典型的是隨著人民幣的雙向波動,市場對外匯相關衍生品的需求大幅上升,但在這方面監管嚴格的場內市場産品仍是空白,企業、投資者持有的大量外幣資産價格波動風險暴露在市場中。”專家認為,尤其是包括利率、匯率等基礎性衍生工具的“短板”亟須得到彌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