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南華期貨:玉米期貨或迎來近強遠弱格局

  • 發佈時間:2016-02-03 01:43: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眾所週知,我國玉米價格主要體現政策市的特點。隨著2015年開始調降收儲價再到2016年將出現“價補分離”的政策,玉米市場正轉向市場化定價為主的方式,而當前玉米的寬鬆供應格局及高庫存的現象將被逐步消化,預計近兩年內價格仍將保持近強遠弱格局。

  超快收儲將致年後現貨供應偏緊

  截至1月25日,2015年度的玉米臨儲收購數量已達7724.51萬噸(去年共累計收儲8230萬噸)。由於今年超速收儲,大部分東北地區低霉變率優質玉米已被收進臨時儲備庫內,預計佔東北地區當年産量近80%左右。由於距離4月30日之前還有近2個月左右的時間,預計年後東北地區糧源呈現偏緊態勢,也將使得國內優質玉米價格維持堅挺局面。

  盤面價差體現對後期價格預判

  從價差上看,近幾年的大連玉米5月/9月價差一般在-70元到50元/噸之間。自2015年9月16日玉米期貨1609合約上市以來,兩者價差從當時的36元一直擴大至目前的250元/噸,由於1605合約期價對應于2015年2000元/噸的東北收儲價格,而1609期價為2016年秋糧即將上市的價格,加上此前市場普遍傳出2016年1800元/噸的臨時收儲價格,這200元的臨儲價差已基本體現在盤面價差上,並且當前5月/9月合約價差走勢已開始相對穩定。

  政策價補分離概率大

  從政策上看,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全新理念。可以看到在進行大豆、棉花的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之後,玉米臨儲政策如期迎來重大的轉變——2008年以來的玉米臨時收儲制度所導致的“高庫存、高糧價、高內外價差”等不合理現象,將依靠市場供需定價方式來消化。雖然,為了減少市場價格對種植戶的衝擊,在此市場價格基礎上相應給出一定的補貼方式以保證農民的種植利益,但這種方式與大豆的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有著一定區別,即大豆品種是保護和調整種植結構的主導方向,而玉米則由“市場定價”則意味著將會通過降低不合理的玉米價格,去完成農業部在2015年12月末提出的5年內減少5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的導向。

  截至目前,市場推測2016年的玉米政策可能是1800元/噸的收儲價或是1600+200元/噸補貼這兩個版本。尤其是在2016年“一號文件”發佈當日,受此影響最為敏感的遠月1701合約期價放大跌勢,目前停留在更低的1500元/噸一線,這也是表現出市場預測後期偏低的運作區間。預計2016年價格補貼的方式採取每噸1600元左右+200元的方式,如此,也能起到下移後期現貨市場價格的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2015年收儲價2000元/噸”這個政策明朗,而2016年的臨儲政策還未真正落地,但政策性調降價格及減少收儲數量已是市場共識。從價差上看,5月/9月價差在200元附近入場並放大到250元的反覆性,估計3、4月份的玉米臨儲政策將會出臺,到時現貨緊張使得玉米1605合約期價表現堅挺,而1609合約期價繼續承壓或對應出臺的政策價格再度擴大價差。因此,該款套利可持有到3、4月待玉米政策明朗後了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