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銅價反彈或曇花一現

  • 發佈時間:2015-08-21 09: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産量持續走高,需求難尋亮點

  近期,滬銅與倫銅呈現明顯的背離走勢。滬銅在8月7日見底,截至昨日(8月20日)收盤比7日低點高出了約3%。倫銅比8月7日的最低點又下跌了大約2%。這在以往的歷史行情中是很少見的,但在當前全球商品貿易高度發達、各種套利機制日臻完善的背景下,這種背離走勢難以持續,未來必然要選擇一個方向。

  筆者判斷,短期滬銅價格可能會有所反彈,但未來三個月滬銅仍有較大下跌空間。

  滬倫比高企,銅價中期承壓

  近期滬倫比出現了急速拉升的情況,衝破了今年以來一直徘徊的7.1—7.3區間,連續一週都站在7.55上方。導致近期銅價內強外弱的原因,較為常見的解釋是人民幣持續貶值的預期。從近期離岸人民幣貶值4%左右的幅度來看,滬銅相對倫銅的比價還是偏高。

  鋻於我國目前雄厚的外匯儲備、相對穩定的利率和經濟增長走勢,人民幣短期繼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很小。一旦人民幣企穩,偏高的滬倫比將吸引進口銅以及用於融資銅的快速增加,打壓滬銅價格。7月我國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共計35萬噸,同比自2014年6月以來首度轉正。如果滬倫比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精銅大幅流入的局面可能延續。

  供給過剩的格局延續

  國內産量看,我國7月精煉銅産量為66.4萬噸,相比6月出現了季節性的環比回落。但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8、9月到年底國內精煉銅産量總體呈現走高態勢。需求方面也難尋亮點。其中,房地産投資增速繼續萎縮,家電、汽車同比持續大幅下滑。7月生意社數據顯示銅桿、銅線企業開工率為70.17%,同比下降1.51個百分點。進入秋季旺季,需求的季節性回升也許值得期盼,但終端消費的萎縮註定了即使有反彈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國外情況也不樂觀,儘管銅礦産能在2014年由於銅價走低、勞資矛盾等問題並沒有早前市場預期的那麼大增量,但預計今年全球銅礦産量仍將增加5%,且該勢頭將持續到2018年。鋻於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情況並不樂觀,因此過剩格局仍將持續。

  近期業內有消息傳,國內大型銅冶煉廠可能將現貨銅精礦原材料的加工費提高10%。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銅精礦的過剩程度。目前銅價已經較去年12月確定長單加工費時跌去了大概22%。在當前的銅價下,107美元/噸的粗煉費和10.7美分/噸的精煉費用,在銅價中的佔比已經相當高。如果再度提價的話,那麼冶煉費用在銅價中佔比將超過7%。這説明國內冶煉廠認為,銅精礦供給可以過剩到迫使對方接受漲價條款的程度。

  從庫存水準來看,也暗示著近期精銅的過剩。截至8月14日,上期所上海銅庫存比兩周前增加17%至12.1萬噸。同時,倫敦方面的庫存也攀至高位。截至8月19日,LME全球總庫存為35.42萬噸,同比增加144%。從庫存增加的軌跡來看,當前的倫銅庫存創下了本輪庫存增加的高點。這表明,近期大幅下挫的銅價,似乎並沒有帶來消費的增加用以消化新增産量。

  基本面不佳的情形已經基本被市場所認同,這吸引了大量的投機資金押注跌勢,市場空頭情緒濃重。截至8月11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佈的數據顯示,COMEX市場上的非商業報告凈空頭為33759手,創下了近半年的新高水準。市場投機力量的空頭情緒不可忽視。

  綜上,滬銅中長期的熊市可能才到半場。未來幾個月,滬銅即使反彈也很難再回到40000元/噸上方。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銅價下行空間巨大。

  (作者單位:良運期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