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投資提示 > 正文

字號:  

市場大變臉 分級基金投資策略大轉換

  • 發佈時間:2015-07-13 08: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上周,A股市場可謂風雲變幻,一直被視為“追漲神器”的分級基金隨著大盤跌宕起伏,多只分級基金連續跌停後觸發下折潮,出現賣不出的尷尬局面,但在指數暴力反彈後,又出現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資者扎堆買入已觸發下折品種的無語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上周的極端市場情形中,分級基金投資策略需要不斷轉換。第一財經《財商》記者做了對應的投資策略梳理,供投資者們參考。

  連續跌停賣不出怎麼辦?

  上週一大尷尬的局面就是,很多分級B連續跌停,根本無法賣出,很多投資者手足無措。

  如果能夠幸運地從跌停板逃跑是再好不過了,因為參與下折後杠桿基金會遭受重創。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辦法可以減少損失。投資者收盤前可以買入A進行自救,當日合併,次日贖回。不過,有些券商只能做到次日合併,T+2日贖回。

  如果分級B已經觸發折算,次日無法贖回了,投資者仍需當日買入分級A,合併為母基金參與折算,這種情況下也比帶有杠桿的分級B直接參與下折合算。因為母基金凈值的波動風險優於下折後分級B的連日跌停,分級B直接參與下折會虧掉部分溢價。

  舉個具體的例子,比如重組B是7月6日觸發下折的,7月7日為折算基準日,7月8日停牌折算,7月9日復牌。如果不採取自救,按照7月7日0.474的收盤價參加折算,直接損失60.38%。按照7月6日跌停板收盤價直接折算,損失則為64.36%。

  如果投資者在觸發折算前進行自救,即在7月3日買入重組A,當天合併為重組分級母基金,能把額外虧損額控制在8.26%。如果已經觸發折算,在7月6日收盤前趕緊買入重組A,並在收盤前合併成為母基金,至7月9日虧損額也是大幅減少的。

  指數下跌時兩種掘金術

  從6月15日至7月8日,上證指數遭遇斷崖式下跌。分級基金也面臨著問世以來最大的下折潮,7月9日當天就有19隻分級基金集體處於下折狀態,場面十分壯觀。但其實在市場持續回調時,也有獲取正收益的機會。

  其一,買入隱含收益率高且距離下折較遠的分級A。行情下行時,分級A的看跌期權價值日益明顯,基本與標的指數的走勢呈負相關關係。買入這類分級A作為對衝工具,一旦中長線股市持續下挫或者真的進入熊市,收益可觀。以高鐵A為例,從6月18日至7月2日,高鐵A上漲15%。

  其二,從下折事件中掘金。事實上,下折前分級A和分級B之間容易發生對賭情況。如果大盤後續很可能下跌,則買入接近下折的分級A,向下折算後折價的分級A中75%的份額可以變為凈值為1的母基金,兩個交易日後贖回即可獲取收益;如果認為大盤好轉,則買入接近下折的分級B,此時B端的杠桿最大,一旦反彈則漲幅不小。

  通常來説,分級B很難一次性就跌到下折閾值,總是跌漲互現。正是利用這個特點,有部分激進投資者反覆在跌停板買入分級B後拋出,以賺取收益,該策略風險極大。

  指數反彈時的投資策略

  7月9日,分級基金市場打破連續多日的下跌局面,27隻分級B實現絕地反擊,迎來了久違的漲停,而分級A則漲勢受阻。

  每逢大盤反彈,分級B表現都非常搶眼,由於杠桿放大效用,分級B成了博取反彈收益最大化的工具。需要指出的是,對於投資者來説,在選擇分級基金時可以重點關注其標的指數、流動性、杠桿、整體折溢價率等指標。

  一般説來,傾向於選擇那些距離上折或下折較遠且溢價率低、流動性好的品種。除此之外,分級A的約定收益率也會對B端的市場表現産生影響,通常利息負擔越低,B端的彈性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盤目前似乎已經回暖,但後續態勢仍可能變化多端,投資者抄底需謹慎,也可稍微配置一些分級A進行對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