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公募基金投資總監批量辭職

  • 發佈時間:2014-12-23 08: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07年的一輪牛市,曾引發一批公募明星基金經理下海。時隔6年後,這一幕再次重現。

  過去幾年,公募基金經理離職投奔私募並不罕見。但這次與過往不一樣的是,離開公募平臺的基金經理並非基金業內的“小兵”,而是公募業的投研“將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採訪了解到,在資産管理規模行業前二十大基金公司中,有一批投研核心骨幹近期向基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他們不僅管理著百億規模的基金産品,還擔綱著投資總監、副總經理、總裁助理、首席投資官、股票投資部總經理等高管的職位。

  “牛市一來,基金行業所有管基金經理的高管現在都很頭疼,但明年會更頭疼。”一位基金行業任職超過20年的基金公司高管感慨,多頭市場來臨,對基金行業的人才爭奪非常激烈,如何留住人才成為基金行業2015年面臨最大挑戰。

   核心骨幹辭別公募

  11月以來,公募行業分管投研的高管最頭疼的問題是,公司打造的明星基金經理或投資骨幹提出的辭職申請。

  “這一波牛市來了,只要稍微有幾年投資經驗、有點資本積累的基金經理都在謀劃著出來做私募,留人是個大難題。”一位公募行業分管投研的副總表示。

  記者採訪了解到,近期即將離職的基金經理們,並非投研體系內普通員工,而是管理旗艦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或是擔任著投資總監或是首席投資官崗位的“將領”。

  “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管理著兩三隻基金或者是百億規模的大基金,公司安排人手接任需要時間。”一位準備離職的明星基金經理透露,多位投資高管在11月即提出辭職申請,目前還沒辦完辭職手續,尚未對外公告。

  雖然離職消息尚未公告,但已有基金公司近期發佈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正是為高管離職做鋪墊。

  興業全球基金公司于12月6日發佈了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其中,興全有機增長、興全輕資産分別增聘吳聖濤、謝治宇擔任基金經理,與陳揚帆共同管理基金。“陳揚帆已提出辭職,增聘的基金經理就是接任者。”一位接近興全基金的人士透露。

  陳楊帆擔任興全基金管理部副總監,其管理的興全輕資産、興全有機增長最近一年的回報率分別為61.63%、48.55%,是業內知名度較高的明星基金經理。

  同一天,易方達基金對外發佈了兩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易方達價值成長基金經理潘峰離任,增聘王義克、鄭茂擔任。同時,易方達積極成長基金經理的何雲峰離任,聘任王超擔任基金經理。

  12月9日,博時基金發佈博時裕益靈活配置、博時回報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變更公告,該基金離任基金經理是博時絕對收益組總監姜文濤。

  除此以外,由於尚未確定新接任者,多家計劃離任的投資高管掌舵的基金暫時沒有發佈基金經理變更公告。

  其中,資産規模排在前二十名的基金公司中,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的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掌舵百億規模基金兼社保組合的明星基金經理已提出辭職。華東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和另外一位從業12年以上的資深基金經理也正在辦理離職手續。

   險資“用腳投票”大量贖回

  “這批投資總監年齡在40歲左右,趁著這一波牛市出來創業,幹一番自己的事業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分管投資的高管判斷,這只是開始,明年更為突出。

  這對基金公司帶來不小衝擊,不僅需安排新的人手接任,更大的衝擊是可能會影響到基金管理公司的規模。

  一位基金經理透露,其所在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曾管理著超過百億規模的基金,當他提出辭職後,機構贖回規模超過30億。

  業內一家以權益投資為主的基金公司傳出基金經理離職的想法,該基金就遭到機構持有人“用腳投票”。

  “7月份,圈內就傳出投資總監要走,機構就開始贖回他管理的基金。”深圳一位基金經理稱,這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規模從200多億下滑至100多億。

  記者查閱傳基金經理離職消息的基金季報發現,深圳某基金經理管理的兩隻旗艦基金在三季度的總規模由150億左右下滑至120多億。

  “資深基金經理離職,會有一些機構會贖回。”華南基金公司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公司一位大牌基金經理離任,雖然近期基金凈值漲幅不錯,但凈贖回現象比較突出。

  記者採訪了解到,近期有明星基金經理離職的基金公司,基金規模普遍呈現凈贖回的狀況。其中,保險公司是贖回基金的主力。

  “我們肯定要贖回基金,規避短期的波動風險。”一位國字頭保險資管公司負責基金投資的人士向記者表示,保險機構投資基金有內部的基金池,對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投資業績以及投資理念進行綜合考量。當基金經理離職,代表著基金池發生變化,自然要贖回基金。

  “有可能接任的年輕基金經理,投資能力更強,業績更優秀。但我們短期還是得先贖回基金,等考察一段時間後,再重新考慮是否投資這只基金。”前述險資負責人介紹。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機構部經理告訴記者,險資對基金經理變更後的申贖有內部規定,但財務公司、券商等機構並沒這方面的規定。

  “明星基金經理準備離職,我們肯定要跟機構打招呼。但當我們戰戰兢兢去溝通時,發現有些機構的態度非常淡定。”深圳一位基金公司機構部人士透露,近期離職的基金經理太多,券商、財務公司和投資公司的反應都比較平淡。

  記者採訪多家基金公司以及險資機構了解到,近期因明星基金經理離職而遭遇贖回衝擊的,主要是以成長風格的基金為主。

  “保險年底要兌現收益,11月以來的市場是藍籌強成長弱,我們本來就要調整基金組合的持倉結構,剛好借基金經理離職就贖回基金。”一位保險機構的投資經理如是表示。

  另外一位保險公司組合投資部人士介紹,近期明星基金經理離職對保險機構投資基金的干擾較大,他們必須重新調整基金組合。

  “基金經理離職,我們肯定要調整基金組合,但什麼時候調整、調整到什麼程度,還是要看接手的基金經理人選。”前述險資機構投資部人士稱,明星基金經理離職是不可回避的大趨勢,對險資而言,最關注的是接任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水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