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藍籌行情持續時間難判定
- 發佈時間:2014-12-02 08: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最近市場持續走強,金融地産輪番上漲,推動上證指數連續突破2500點、2600點整數大關,成交也屢創天量,上週五兩市成交金額已經超7000億元,屢創歷史新高。牛市真的來了?中國基金報記者就此專訪了金元惠理基金投資總監晏斌、大摩主題行業基金經理周志超,兩位基金經理均對於藍籌股行情能否持續持相對謹慎態度。
中國基金報:滬港通及降息的消息出來後,市場上漲趨勢明顯,這波行情起源於央行[微網志]降息,實際其上漲的內在動力和邏輯是什麼?
晏斌:總體來説,最近這波行情的驅動力仍是流動性充裕。在政策驅動下,金融機構逐步釋放流動性,金融機構的活力被激發,並且市場預期社會整體融資成本將逐步降低,長遠而言利好實體經濟。此外,年內經濟基本面失速風險消散,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結束後業績對行情的影響趨於階段性弱化,政策、輿情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繼續偏積極也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原因。
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經濟仍處在企穩階段,流動性尚未滲入實體經濟,因此我們對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即樂觀之餘要注重研判經濟數據和實體經濟的變化情況。
周志超:有些人認為是新一輪牛市來了,但是我們認為,更多還是資金博弈的結果。
2010~2013年股市一直處於調整狀態,2013年兩大主線推動了股市的上漲:一是經濟轉型帶來細分行業的繁榮,催生了電影、手遊等細分板塊的結構性行情;二是並購重組,這段時間很多公司通過收購、重組的方式,部分公司實現快速做大做強,部分公司煥發新生。良好的基本面,迭加上更為樂觀的預期,造就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小盤股行情(以創業板為代表)。2014年以來,隨著大部分小盤股的估值越來越高,上漲動力不足,但是前期的賺錢效應繼續發酵,資金源源不斷流入,同時融資額也持續放大。這時,投資者需要新的資金宣泄口,恰逢此時,滬港通正式實行、央行非對稱降息等一系列利好紛紛出臺,天時地利人和齊聚,導致了金融、地産這些大盤藍籌股的快速上漲。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造就本輪藍籌行情的,並非相關企業基本面或者預期的改善,而是資金流入、比價效應以及政策利好這三大因素。
中國基金報:這波藍籌行情還能持續多久?
晏斌:短期之內藍籌股大幅回調的可能性不大,但行情持續時間難以簡單判定。通過對盤面的觀察,市場資金也處在一個尋找方向的時期,新的熱點還有待形成,短期內非銀金融、銀行及地産行業預計仍是近期市場的領漲行業。在新熱點的研判方面,目前我們重點挖掘食品飲料行業內成長性較強的個股,預計此後將有較好的表現機會。
周志超:10月下旬這波藍籌行情啟動以來,主流券商股漲幅在50%~100%之間,銀行股也有20%~40%的漲幅,其他包括地産在內的大盤藍籌股漲幅也都在20%以上。如果從5月份的年內底部開始算,很多大盤藍籌股的漲幅都在50%~100%之間。考慮到大盤藍籌股的絕對漲幅巨大,估值回歸合理水準,加上長期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我對其能夠持續上漲維持相對謹慎的態度。
與此同時,目前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成長股確實估值較高,有些已經遠遠脫離基本面了,但是也存在很多估值合理、潛力較大的公司,當下我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挖掘這類公司上面。此外,股市是波動的,成長股的股價不會一直高高在上,也會有調整的時候,我們也在耐心等待那些高估值公司的股價回落到合理區間。
中國基金報:旗下基金有沒有隨行情變化進行調倉?此後將以怎樣的思路繼續操作?
晏斌:本月初我們認識到,市場風格轉換的動力逐漸積聚,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非銀金融、銀行、地産等行業並適當進行了配置。尤其是部分主題型投資基金,更適合跟隨行情進行調整,在短期業績上亦能有更明顯的體現。
通過對市場風格的研判,我們調整了買入持有的策略,更加緊密地貼近市場的輪動節奏,加快調倉速度。綜合政策導向、交易量等要素,遴選出與市場風格契合又符合我司基本面要求的優質個股,力爭敏銳應對市場變化,順勢而為。
周志超:最近調倉比較少。我們會進行主題投資,但是我們傾向於投資可以預期的主題,實現提前佈局。而對於滬港通的推出、央行降息這樣的突發性事件,事前很難預料,事後相關股票又會高開很多,追高的話不得不考慮潛在風險,被套的概率也很大。我覺得,目前的A股可能很難看到大的趨勢性行情,會以波動為主,因此我傾向於更加理性一些。A股市場階段性的嚴重分化,不僅考驗我們這些專業投資者的心理素質,也在考驗基金持有人的耐心。
中國基金報:您看好哪些板塊,如何精選個股?
周志超:我的選股原則是在安全性與成長性之間保持均衡。對於地産、投資産業鏈的公司,雖然估值便宜,但是成長性不佳,前景比較黯淡,相關板塊公司投的比較少。對於部分行業前景較好的公司,如果估值太貴,遠遠脫離基本面,也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基於此,我比較偏好製造業、大消費的相關公司,包括機械、電力設備、化工、汽車、家電、食品飲料、醫藥等。
具體到選股思路方面,我的投資思路主要涵蓋以下五個方向:第一,質地優良、成長空間較大、估值相對合理的公司,此類型公司不限行業;第二,行業前景較好、估值便宜、增速穩定的公司,這類公司主要在機械、汽車、家電等行業;第三,估值便宜、現金充裕、市值不大的民營企業,這類公司股價下行空間一般都很小,而考慮到潛在的並購、轉型,其上行空間會比較大,類似于看漲期權;第四,拐點型公司,諸如行業供求格局逆轉、管理層變更等因素,往往會對公司盈利産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第五,適當參與主題投資,此類投資標的,我們堅持兩項原則,一是估值合理,二是主題可以提前預判。
中國基金報: 如何看待目前的宏觀環境?
周志超:從數據上來看,我國的房地産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頂峰已經過去,工業增加值今年10月已經跌到7.7%,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已經降至15.9%,而這幾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批復了大量基建項目,投資增速還在不斷下臺階,更加凸顯固定資産投資的難以為繼。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地産和基礎設施一旦建成,使用年限很長,當這些設施的投入達到飽和之後,建築需求會大幅萎縮,只剩下穩定的更新和維護需求。長期來看,我國的固定資産投資/GDP的比率理應維持在美國的20%左右水準。我簡單測算了一下,假設未來每年GDP增速4%,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零,大約在2048年,這一比率可以降至20%。4%的長期增速是非常高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當前我國的固定資産投資屬於過量、超前投資,未來將面臨很大的同比下滑的壓力。
但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的價格紅利還會長期存在,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開放的政策環境也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無法比擬的,在技術和品質提升方面我們具備後發優勢。未來,我們在參與經濟全球化方面依然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也會誕生越來越多具備高精尖技術和過硬品質的全球化製造型企業。此外,我國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單體消費市場,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年輕人消費能力的提高,消費市場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在某些細分市場還會有加速甚至爆炸性的增長。
總的來説,我們對於未來的宏觀經濟既悲觀也樂觀,我們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的轉型,這種轉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歷史規律驅動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