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基金經理:藍籌盛宴難持續 創業板牛市或結束

  • 發佈時間:2014-08-04 08: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目前市場最大的話題就是風格轉化,金融、地産、資源等藍籌股在7月下旬集體發力,漲勢驚人,又激活了一批小夥伴參與A股的熱情。但是,滬指在連漲兩周後,上週五尾盤出現了回落,這難免讓市場對這波藍籌股行情的持續性産生疑慮和擔心。

  中國基金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諾安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夏俊傑、海富通基金組合經理黃東升和大成景福基金經理王文祥。這些基金經理都認為,這場藍籌股盛宴難以持續,當前的上漲只是反彈,還難言反轉,估計只能持續到三、四季度,而創業板的牛市格局可能會被打破,未來創業板或將進入漫長的價值回歸之路,因此要特別注意規避“偽成長”的公司。

  大成景福基金經理王文祥:

  反彈要成為反轉,顯然需要經濟數據中長期連續的支援。目前來看,尚難確認。

  海富通基金組合經理黃東升:

  藍籌股估值修復行情將會延續,前期漲幅較大的藍籌股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整體向上的可能性較大。

  諾安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夏俊傑:

  要規避“偽成長”的公司,特別是那些放棄自身主業、一味高溢價收購市場熱點的公司,小心這類公司將來“商譽減值”。

   談反轉為時過早

  中國基金報:包括安信證券在內的一些機構開始由空轉多,甚至有機構提到,這很可能是一次中等級別的行情。你認為,這次反彈的基礎是什麼,這個基礎是否紮實?反彈成為反轉的概率有多大?

  夏俊傑:目前市場的上漲還只能定義為反彈,當前還不具備形成系統性反轉的基礎。有幾個因素制約市場:第一,房地産市場的演變格局是整個宏觀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行業的較長週期調整可能才剛剛開始,而短期政策的擾動似乎也很難改變地産行業長期的運作格局,儘管行業最終實現軟著陸的概率較大,但目前時點上,投資者分歧仍然較大,無法做出一致性判斷,也就無法形成合力;第二,反轉行情應該是各個板塊、行業均處於相對合理甚至低估的狀態,但目前多數成長股還處於泡沫化階段,這些股票未來的價值回歸之路還很漫長。

  黃東升:本次反彈的基礎主要有宏觀政策的支援、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以及事件驅動。宏觀政策方面:第一,今年前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一直存在,於是從4月份開始政府陸續出臺了微刺激政策以對經濟托底,隨後力度也有所加大,並且一直在持續;第二,房地産政策有所放鬆,對於經濟的回升有促進作用。流動性方面,貨幣環境保持寬鬆,下半年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利率,從而支援經濟回暖。事件驅動方面,主要是反腐一直持續,政治的不確定性下降。

  從本次反彈的具體情況看,由於市場擔憂目前的刺激方式和方法回歸到過去的老路,因此,更希望看到本輪微刺激對微觀經濟的具體影響,尤其是對上市公司帶來的實質性刺激,因此今年三四季度將是政策證偽的重要時期。但是從整體上看,經濟下行的預期已經減弱。

  對於後市是否反轉,現在提反轉還為時過早,由於目前刺激政策的效果還沒有具體體現,同時,改革能夠帶來的新的驅動力尚不明朗,因此,三四季度還是先看反彈的階段。

  王文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發展必須保持一定速度的要求,這基本可視為中央政府對經濟下限的要求,政府開始出臺系列政策進行微刺激以保住經濟增速,具體表現為定向降準、擴大鐵路基建等投資、針對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出臺連續扶持政策等。與此同時,市場流動性也得到邊際改善,地方政府成立不良資産公司受讓部分壞賬資産,相對平穩、適度寬鬆的資金面有利於行業的恢復。最後,部分産能過剩行業長期跌破成本線後的供給收縮導致部分産品價格出現反彈,引導行業利潤率回升,市場預期轉強。以上幾個因素,都是這波反彈的基礎。

  然而,反彈要成為反轉,顯然需要經濟數據中長期連續的支援。目前來看,尚難確認。如部分過剩産能供給的收縮、地産投資的高位回落、新經濟的培育壯大,仍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

   創業板牛市或結束

  中國基金報:如何看待創業板後市表現?還能牛多久?

  夏俊傑:整體上不看好,板塊大概率已經階段性見頂,很多公司的內生性成長已經明顯放慢,而股票市值卻包含了太多的外延並購預期,遠遠高於公司內在的合理價值,這是股價泡沫化的直接體現,未來將進入漫長的價值回歸之路。當然,板塊也會出現分化,極少數能穿越週期的公司也會逐漸脫穎而出。

  黃東升:後期創業板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分化。目前市場有觀點認為藍籌股估值修復到一定程度後,市場風格會切換到成長股,雖然的確存在這種可能,但是我認為短期內創業板回升還是有比較大的壓力,因此創業板指數可能不會有很大的表現,但是創業板裏面的一些新興産業板塊還是值得關注。

   規避“偽成長”公司

  中國基金報:落實到具體的投資上,你看好哪些細分領域,規避哪些行業?

  夏俊傑:整體而言,看好的標的要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實際上僅僅這一條就把很多板塊和個股排除在外了,下半年我覺得還是可以關注傳統領域裏的改善機會。目前很多傳統行業已無人覆蓋,無人關注基本面的變化或公司的戰略轉型,股價處在慢慢尋底的熊途中,就像覆蓋上了厚厚的冰層,毫無生機,不過這些冰層也並非鐵板一塊,有些冰層下面甚至流淌著岩漿,一旦外力發生改變,由於之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流淌的岩漿會衝破冰層,噴薄而出,其向上的爆發力可想而知。比如地産行業,很多公司市值遠遠低於保守測算的NAV(資産凈值),如果公司長期沒有拿地而且未來也不計劃拿新地的話,那它預期的現金流還是會很不錯,成功轉型的概率還是有的。要規避“偽成長”的公司,特別是那些放棄自身主業、一味高溢價收購市場熱點的公司,小心這類公司將來“商譽減值”。

  黃東升:在行業細分領域,目前相對看好的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9月份以後,待購置稅等其他政策相繼落實之後,相信整個行業的基本面和銷售數據會對該板塊形成支援。另一個行業是軍工,這是反映國家意志的一個行業,同時也是體現國家實力的行業,目前治軍理念在不斷發生變化,軍隊改革推進的速度也較快。目前需要規避的行業,我認為主要是前期估值已經較高的、政策支援力度相對減弱的行業,風險可能較大。

  王文祥:比較看好進口替代行業、大醫藥服務板塊、低估值消費品種中的確定性成長個股。主題和概念性板塊在下半年仍將保持活躍,但仍需要注意風險,即短期估值過高的行業和個股面臨調整的壓力會較大。

  有選擇參與打新

  中國基金報:8月份及之後,影響年內市場表現的最主要因素會是什麼?

  夏俊傑:影響市場最重要的因素,一個是社會資金成本的走勢,一個是以地産為代表的未來中觀數據的表現,正如本輪藍籌股反彈,地産股最先表現,也顯示出地産是反映這兩個因素的最敏感指標,或者説是先行指標,但這些都還需要更明確的數據出來。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情況是阿里巴巴[微網志]赴美上市,作為中國最大的科技類公司,它的上市將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一旦上市前預期過高,有可能掛牌後對市場風格産生比較大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黃東升:目前政策刺激的方向不會改變,接下來需要關注的是:第一,宏觀經濟刺激政策何時發生變化;第二,美國QE退出的節奏如何;第三,關注四中全會召開的影響,會上可能會提出的接下來的一些政策方向等。

  王文祥:地産投資增速的下滑甚至下降預期、部分製造業投資的萎縮、地方政府債務和大量地産信託剛性兌付到期,都可能成為影響市場的因素。

  中國基金報:如何看待新股發行對市場的影響?基金後續是否會參與打新,會以什麼策略打新?

  夏俊傑:根據諾安基金的測算,若不考慮“老股轉讓”的新股,打新股的整體收益估計在年化6%左右,因此還是會有選擇地參與,主要有兩個邏輯,一是參與質地不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新股,二是參與短期可能會帶來較高收益的新股。

  黃東升:其實目前新股對市場的影響不是很大,不過長期來看,新股發行對活躍資金仍然充滿吸引力。

  王文祥:新股發行,本質上改變內容不大,也沒有起到抑制市場打新炒作氣氛。後續可能會對市場供求産生影響,也會影響部分上市公司以收購為主的戰略。因為新股發行實行回撥機制,可能對於市場形成資金抽離的壓力,但其實基金打新股的中簽率大幅降低,對基金投資業績來看,實際效果一般。

  估值修復行情將延續

  中國基金報:從8月份開始的這波藍籌行情能否延續?

  夏俊傑:短期看,我認為藍籌股估值修復行情會延續,但也不能預期過高,一旦社會融資成本不能有效下降,或是中觀數據不能持續改善,反彈隨時會夭折。

  黃東升:目前市場上針對成長與藍籌的爭辯,其實市場表現並沒有那麼明顯,各個板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近期,創業板也出現了反彈,只是強度有限。對於後市,我認為藍籌股和創業板均會有所分化,同時很可能出現新的成長方向,因此,簡單將目前的行情劃分為藍籌或者成長不是很妥當。

  我認為,藍籌股估值修復行情將會延續,前期漲幅較大的藍籌股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整體向上的可能性較大。而成長股方面,要關注行業基本面向好,並且代表政策支援方向的。對於市場上漲的邏輯,我認為,三季度相對樂觀,預期市場會震蕩向上,但是市場的活躍程度受到較大影響的可能性較低。如果宏觀經濟運作繼續符合預期,四季度可能會有趨勢性機會。

  王文祥:近期大盤藍籌的上漲,有其自身反彈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第一,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協同趨松使得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邊際改善;第二,從大類資産配置的角度,政策定向寬鬆的背景下,社會資金價格下行,短期大盤股較為受到市場關注;第三,滬港通開設帶來的增量資金以及市場正面情緒會引導投資者行為,因此,部分高分紅率、現金流良好、估值低廉的藍籌股票,得到海內外投資者的青睞。這波反彈能否持續,還是取決於政府短期微刺激政策退出後的經濟自身內生速度。

   市場風險偏好仍上升

  中國基金報:滬港通是否能真正帶來藍籌股的大行情?

  夏俊傑:滬港通的預期是市場風格轉變的重要推手,引導外資進入是可能的,他們也比較偏愛價值型公司,所以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大概率上也能持續。不過本質上講,滬港通的開通更多是加大了藍籌股的波動率,從而吸引更多類型資金的關注,當然,政策正式開閘時,有可能因為預期已經比較充分,藍籌股的即期表現未必好。

  黃東升:單從滬港通制度本身看,其實對藍籌股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目前宏觀經濟下行的預期減弱,出現經濟回暖跡象,這種環境下,藍籌股的估值會有所修復,可能會向香港市場上藍籌股的估值水準靠攏,因此,藍籌股會享受估值修復的收益。

  王文祥:滬港通是資本項目可自由化的漸進措施之一,滬港通國際化以及部分再配置資金的介入對藍籌股的吸引力會增強。之後,藍籌股會更加規範分紅,具備持續成長、較深護城河的藍籌股會率先得到境內外資本青睞。然而,普漲式的階段即將告一段落,建議關注A/H折價較低的藍籌股以及估值較低及有特殊價值的優質個股。

  中國基金報:高企的市場無風險收益何時能打破?

  夏俊傑:只有打破剛性兌付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市場無風險利率,但是從目前來看,各大機構都在努力“兜著”維持原狀,也是將風險延後,究竟何時能打破還不好説,預計四季度或者明年可能會有一些事件爆發。

  黃東升:目前市場無風險收益率較高,因此央行[微網志]的一系列政策都希望降低實體經濟的利率,從實際情況看,其實還處於兩難狀態,一方面信用風險並沒有剛性兌付,另一方面,地方融資平臺的泡沫並沒有擠出。因此,央行目前比較有效的做法就是在通脹不是很高的情況下,通過定向降息降準來影響實體經濟利率。如果實體經濟利率真的能下降,那麼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會下降,但是現在看尚沒有很有效的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這一點並不會改變三四季度市場風險偏好上升的趨勢。

  王文祥: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最終以政府作為信用背書的系統性風險高估的溢價,如果政府對金融體系進行適當改革、約束地方政府干預經濟範圍,利率市場化後,市場無風險收益率自然會下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