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國基金
2020-2023年,港股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年線“四連陰”,恒生指數先後下跌3.40%、14.08%、15.46%、13.82%,起初還有人試圖“抄底”,而隨著“被埋”次數的增加,市場情緒由“失望”走向“冷漠”。
開年以來,港股市場似乎有了些許起色,在萬得全A跌幅超5.0%的背景下,恒生指數漲幅超5.0%,背後既有海外通脹回落的助力,又有投資者偏好紅利資産的推動(港股相對A股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
那麼,展望未來,港股是否可能浴火重生,走出強勢行情呢?
大跌後或有大漲
1991年以來,恒生指數最大回撤超過30%的共有7次。在前6次的巨幅下跌後,恒生指數均大幅反彈,1年、2年、3年回報中位數分別為48.62%、53.97%、71.29%。本輪恒生指數見底後,1年回報為15.13%,儘管漲幅相對較低,但仍符合大跌後有反彈的規律。如果歷史經驗重復,則港股有望繼續擴大漲幅。
估值低仍是硬道理
近年來,港股估值始終不高,但表現依然不佳,由此引發估值有效性的討論。然而,如果仔細觀察恒生指數的歷史演繹,可以清晰地發現7.5倍的PE仍是估值的硬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AH股溢價指數在150以上,往往也對應著恒生指數的低點。當前,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彈後,恒生指數PE和AH股溢價指數均已離開極端值,但仍顯示當前港股具有性價比。考慮到兩項指標偏離極端值並不遠,説明港股未來下行空間有限。
海外有望開啟降息週期
開年以來,瑞士、瑞典、加拿大、歐元區央行已先後降息,美國通脹也有所緩和,海外有望開啟降息週期,為港股帶來外資配置盤。
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
目前,港幣實施相對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因此,香港金管局對利率的調整幾乎完全跟隨美聯儲。如果美聯儲開啟降息通道,將帶動香港利率下行,有利於提升本土投資者的積極性。
南下資金有望保持穩定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佈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相信隨著具體細則的落地,疊加AH股溢價處於較高水準,港股將繼續吸引南下資金穩定流入。
各路資金均較為有利
從港股的投資者結構來看,國際資金、本土資金、內地資金幾乎三分天下。如前所述,三重力量均將逐步有利於港股表現。
交易制度不同,避免炒小炒差
港股的退市標準模糊、再融資門檻低、沒有漲跌幅限制、賣空交易活躍等特點,容易造成大股東操縱,需要避免炒小炒差。
關注三角形配置
當前,港股或可從三方面加以配置。首先,以網際網路和創新藥為代表的品種,在A股相對稀缺值得關注。其次,上游資源品具有“開支有限、供給不足”的優勢。最後,優質消費股經過調整後性價比有所提升。
(文章來源:富國基金)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