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基金
定投指數基金有諸多優點,例如,其對抗市場下跌的韌性,以及在高點入市仍能獲利的“神奇”。
既如此,這是否意味著投資者僅需開啟自動定投,便可坐享其成,實現所謂的“躺賺”呢?
NO!定投並非萬能鑰匙,如果你懷揣著盲目樂觀的預期進入市場,而未做好相應的準備,那麼虧損的風險同樣如影隨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定投指數基金的風險在哪,以及作為一個“定投人”,要想提升勝率與回報,應該具備哪些自我修養。
01 理論與回測:
為什麼定投指數基金也可能賠錢?
我們不妨用一個長期定投的案例來説明:
假設:我們從2015年6月12日滬指5178點的高點啟動按月定額定投,到2020年12月31日贖回,回測結果如下。
在這個例子中,如果不使用定投,在最高點一次性買入,堅持拿了4年半還會折損2.3%的本金,但正是在這種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定投竟然實現了6.43%的年化收益率,算是相當可圈可點的成績了。
但是,這近五年的定投之旅是一帆風順的嗎?我們來看一下途中的收益率變動情況。
雖然我們在2020年12月31日取得了正收益,但是四年多以來經歷了先蟄伏下跌、後震蕩上漲的過程。
進一步分析這個過程:
下圖這條藍色的粗線縱坐標是0,代表收益正好是0,因此是盈利和虧損的分界點,當收益曲線位於藍線下方代表當時虧損,位於藍線上方則代表當時盈利。
不難發現,從本輪定投伊始,賬戶便陷入了虧損狀態,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得以重拾生機、恢復盈利。
但好景不長,2018年A股幾乎整年的下跌又讓賬戶總收益率再次跌入虧損的“深淵”。若在虧損期間選擇賣出,那就會實實在在地“賠錢”了。
新手朋友看到這裡,或許會輕鬆地認為,這種虧損是很容易避免的。畢竟,市場總歸總會反彈,只要在浮虧時咬定青山不放鬆,豈不是萬事大吉?
這種自信滿滿的原因是,我們現在是以上帝視角回頭看,對後來的上漲瞭如指掌。實際上,我們虧損的時刻,只能看見這樣的情形:
——想像一下,你堅守著你的投資,不是幾個星期,也不是幾個月,而是長達三年半。
——這期間,你的賬戶縮水了15%。這可不是數字的遊戲,而是真金白銀的損失,是對信心的極限考驗。
在這樣的壓力下,還要保持冷靜、堅持定投,實則是是反人性的。因此,當不少投資者的心理防線被擊潰,選擇了割肉離場,虧損便切切實實地發生了。
上文定投回測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指數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假設定投開始日為2015-6-12,結束日為2020-12-31。每月定投日為定投開始日的次月對日。本測算不考慮申購、贖回費率。指數歷史表現不代表基金産品表現。複合年平均收益率根據計算週期(按日)在所選時間段內拆分出n個區間,複合年平均收益率=[(1+當日收益率)^ (365/計算週期天數)1]×100%。本測算不考慮申購、贖回費率。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不同於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02 復盤與總結:
定投指數基金如何有效“避坑”?
儘管很多朋友都知道,定投指數基金,尤其是長青的寬基指數基金,我們的策略應該是——下跌的時候不止損,堅持定投降低成本。
然而,儘管這一策略在理論上備受推崇,實踐中“黯然離場”的現象卻同樣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主要可歸結為三個方面。
一是未知引發的恐懼。
當我們將資金投向貨幣基金時,心中往往坦然——因為這些投資從買入之日起就仿佛能夠持續盈利,哪怕每天的收益微薄,但給予我們莫大的安心。這份安心,源自於對未來的確定性。
反觀指數基金,其走勢通常是跌宕起伏,即便定投的方法和指數的編制原則已在很大程度上緩釋了波動,但終究難以完全平抑。畢竟,以我們最常接觸的股票型指數基金為例,其最終投向是股市,一定存在波動的風險。
如果今天已經很壞了,而你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更壞,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容易使人産生不安全感,中途放棄。
二是虧損之後的焦慮伴隨外界資訊的壓力。
虧損的確是一種令人痛苦的體驗,即使最初信心滿滿,自以為能夠鎮定應對市場的跌宕起伏,但真正當虧損來臨之時,內心的波瀾卻是不可避免的。資金越多,內心的恐慌往往越甚,這是人性使然。
更為糟糕的是,當市場大跌時,你會忍不住去看各路媒體的分析,去和同事、朋友打聽,此時耳邊響起的無不是悲觀的論調——“熊市到了”、“我全割了”、“還要大跌”……
資訊的傳遞總是如此奇妙,行情好的時候,積極樂觀的聲音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一旦市場大跌,似乎連空氣都瀰漫著悲觀氣息。這種悲觀會加深你的恐懼,影響你的判斷,讓你不由自主違背最初制定的策略。
三是生活中突發的資金需求。
生活中突發的資金需求也是導致“被迫出局”的重要誘因。即使你在面對虧損時心態平和,但在遭遇買車、買房、結婚等大額支出時,也可能不得不被迫贖回定投的份額,從而面臨虧損的局面。
因此,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定投指數基金絕非短期的理財手段。等待指數反彈的週期可能較長,如果你在未來數月面臨大額支出,那麼,挖掘基的建議是不要將這筆資金用於定投。“短錢長投”是常見的誤區,定投所需的資金,理應是能夠“等得起”的閒錢。
説到這裡,既然已經明確了定投指數基金可能引發虧損的原因,我們不妨採取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對策:
首先,建立關於虧損的正確預期。在市場遭遇逆流之時,確保自己能夠穩住心態,不受恐慌心理的擺布,堅持原定的計劃而不慌亂止損。
其次,為可能的長期蟄伏做好心理準備。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虧損可能延續2至3年之久,確認自己的定投計劃至少能覆蓋相應的時間跨度。
最後,請確認自己的定投資金已經合理分配。定投所用的資金應獨立於日常生活所需,避免因緊急需求而不得已在浮虧時退出定投,將浮虧轉化為實虧。
總結來説,定投指數基金的策略的確是止盈不止損。這一策略的成功實施,前提是投資者必須具備充分的心理準備與合理的資金規劃。
事實上,定投這一長期投資理財工具,其精髓在於“延遲滿足”。雖然這一理念在紙面上行雲流水、易於理解,但當付諸實踐時,卻會發現路途充滿了挑戰與困惑。
但真正成熟的定投者,在大盤起伏不定、市場風格輪換之際,仍能堅守那份對定投的恒心不變。在漫長的蟄伏時間保持在場,耐心等待高光時刻到來。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