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基金
受消息催化,昨日光伏産業鏈再次異軍突起,這已是近日的第二次異動。
作為新能源賽道的重要分支,此前的光伏也曾“風光無限”,當然,明與黯,晝與夜,總是混合交替,站在光伏指數整體下跌的第三年,不少投資者覺得恍惚。
實際上,今年以來光伏板塊曾多次出現“曇花一現”的反彈。從歷史數據來看,全産業鏈長時間虧損狀態不可持續,市場寄希望於光伏産業能夠加快出清,二級市場投資者更是希望能夠在産能出清信號前“放手一搏”。
當市場力量主導出清進行時遇上政策加持錦上添花,“榮光”再現的這一天過後,當下光伏行業的“明”與“黯”如何解讀?
光伏行業的“黯”
光伏行業,這株原本向陽之花,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寒流。
光伏産業所面臨的困境直接體現在相關上市公司的虧損財報上。從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來看,2023年四季度行業開始進入普遍虧損狀態,今年一季度經營性虧損進一步擴大,光伏産業鏈公司營收增長率、毛利率、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
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光伏企業業績下滑的背後,是光伏産業鏈各環節産品價格持續大幅回落。目前,光伏行業供給側問題突出,供需過剩導致價格端非理性超跌,硅料價格已基本擊穿各個梯隊企業的現金成本水準。
據PVInfoLink 5月22日報價,主材環節多晶硅緻密料、182mm P型硅片、182mm PERC 電池、182mm PERC雙玻組件較2022年高點價格降幅分別達86%、84%、77%、59%。
這一輪跌價速度之快、跌幅之深,對光伏企業的打擊,或許不單停留在數據上,更是深層價值的衝擊。就像股災時的踩踏,恐慌情緒也曾一度在行業中蔓延,部分市場參與者為了甩貨甚至有些不管不顧。
言之慼慼然,但這便是當前光伏行業的現狀:“內卷”困境中,産業鏈價格下滑,企業經營承壓。一季報看,多家頭部光伏上市公司業績承壓,二三線光伏企業的經營形勢更為嚴峻。據測算,硅片、電池片環節最新價格基本貼近龍頭現金成本,甚至更低。
無論如何,産業鏈供需急需一場再平衡。此情此景之下,為引導行業正向發展,“打擊惡性競爭”,5月17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高品質發展座談會”。
具體來看,本次座談會主要提到:適應光伏技術迭代速度快的特點,建立有效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措施;鼓勵行業兼併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加強對於低於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等內容。
而28日晚間、29日早晨,據券商中國引述南華早報的報道,在近期召開的重磅會議上,新能源行業供給端釋再次放出了重大信號,凸顯出了國家層面對於産能過度擴張的聲明以及遏制。
一方面提醒不要對新能源行業的投資出現不平衡的熱潮。另一方面,新能源行業不應是唯一的焦點,因為傳統産業的轉型也可以發展“新生産力”。對“新三樣”商品的支援—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必須“適應”當地條件。(來源:券商中國)
直擊痛點的指導引發了A股光伏板塊的狂歡,反映了光伏行業對政策的敏感性以及行業發展當下所處的困境,無序擴張帶來的企業經營難題需要直面,賣方認為,“新三樣”的供給側改革或將來臨,估值抬升,供給側出清見效,業績可能會提升。
這是一雙“有形的手”在為供需失衡施力。話説回來,自23年下半年以來産業鏈絕大部分環節盈利持續承壓,在這雙手之外,光伏産業供應端落後産能的出清、總量與格局的改善,也在隨著産業、技術和資本的運作週期,以及企業之間分化的加劇,而自然而然地發生。
如今,當市場力量主導出清進行時遇上政策加持錦上添花,靜候行業曙光。後續隨著政策的落實,板塊有望迎來“庫存加速出清,價格超跌反彈+政策驅動供給側改善”多重邏輯支撐。
光伏行業的“明”
站在碳中和的風口上,光伏行業在過去三年吸引了眾多新老玩家的蜂擁擴産,致使市場呈現階段性供需錯配、同質化競爭加劇的態勢。
但事實上,凡事都是兩面的,光暗同源,相伴而生。
一步步走到今天,中國光伏行業已經實現全球領跑,電池片、組件等重點環節産量産能的全球佔比均達80%以上,成功建立起在産業鏈、供應鏈和市場份額等領域的絕對優勢。
光伏這株向陽之花,哪的陽光熱辣滾燙、荒無人煙,哪就是它的家;哪的天地遼闊、赤野千里,它就出現在哪。
無論如何,全球能源發展安全、清潔、低碳、高效的方向已確立,全球“新能源”轉型顯著帶動了光伏裝機需求並且這一趨勢仍在持續:
當前,不管是從國內新增裝機數還是海外出口數來看,都能力證當前全球光伏裝機在23年的高基數下仍能正增長的韌性。(來源:國金證券)
作為外貿“新三樣”之一,中國光伏備受海外市場的“寵愛”,出口數據來看,4 月電池組件出口 25.2GW,同比上漲25.9%,歐洲十國單月出口量創歷史新高。(來源:國金證券)
往後看,市場所擔憂的發達區域的制約在逐步明晰,美國貿易政策的陸續落地也一定程度上釋放了市場對美國大選年貿易政策風險的擔憂。
事實上,美國對中國光伏産業的圍堵打壓已有10餘年之久。然而,每一次針對中國光伏産業的打壓,都展現了中國光伏企業強大的適應能力和市場韌性。
早在2011年,美國商務部便以“中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市場非法傾銷多晶硅光伏電池、中國政府向中國企業提供包括供應鏈補貼、設置貿易壁壘等非法補貼”為由,宣佈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調查。
此後10餘年間,美國對華打壓不斷:2017年,宣佈對中國企業發起“301調查”;2018年,確認在“雙反”稅率的基礎上增加“201關稅”…
不過,中國光伏産業並未被打垮。反之,經過多年發展,如今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光伏産業鏈和技術,還有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規模。
美國始終無法擺脫對中國光伏産品的依賴。國際光伏資訊機構PV Tech統計稱,美國有40家光伏組件生産商,其中只有12家可以同時製造電池和組件,6家擁有全産業鏈。如果要剔除中國供應鏈,那麼目前只有3到4家美國企業可以做到關鍵零部件不依賴中國。(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光伏産品出口發達地區難度在增加,但與此同時,另一個新興市場仍在蓬勃發展。中東地區成為我國光伏行業“走出去”的新熱點,海外新增區域更值得關注。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官微消息,本月中國光伏協會阿聯酋出訪團滿載而歸。此次出訪主要是對中阿光伏産能合作方面進行探討,包括製造業企業落地、如何更好推廣中國産品、怎樣利用好資源開展更好的投資等。
近年,我國對中東地區出口光伏産品金額節節攀升。去年以來,多家光伏企業宣佈中東投資計劃,規劃産能涉及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和輔材等,需求邊際向好。
展望後市,“碳中和”大邏輯仍在,從光伏行業的供需角度來看,需求側相對穩定,全年需求穩中增長態勢不變;而供給側隨著行業主動出清+政策約束無序擴張,企業盈利有望迎來底部抬升。
話説回來,或許行業的全面出清和基本面的快速復蘇仍需要一些時間,但從投資角度看,當前板塊處於基本面、預期、情緒、機構持倉的四重底部位置相對較為明確。
巔峰誕生無腦的擁護,低谷見證虔誠的信徒。當下的光伏板塊,能否再至昔日巔峰是後話,但是在逐步出清、走出谷底的路上存在波段機會,也已是資金的共識。
對於當下的光伏板塊來講,在行業底部階段的任何邊際變化,都可能帶動市場預期提前反應,先提估值,再提盈利,挖掘基還是建議投資者及時關注,並根據板塊邊際變化提前做出應對。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