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國基金
節前最後2天,儘管市場對央行喊話長端利率和地産政策放鬆等利空存在擔憂,但在央行對月末流動性的充分呵護下,長端利率最終小幅下行:截至4月30日,1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與上週日持平,繼續維持在1.69%左右;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下行2.16bp至2.30%左右(Wind,2024/4/29至2024/4/30)
股強債弱,要不要賣債買股?
最近A股行情一躍而起,債市行情急速下跌,“股債蹺蹺板”效應仍在,只不過蹺蹺板的兩端調換了角色,由原先的“債強股弱”變成了“股強債弱”。
經歷了債市從去年底到這次回調前的極致上漲,對很多朋友來説,本次下跌可能也在意料之中,只是當它突然來臨的時候,難免會有些猝不及防,然後生發出這樣的拷問:“債券還能繼續持有嗎?”“要不要賣債換股?”
1.行情是多變的,不要忘記買債的初心
4月23日以後的這波債市“急剎車”,不僅跌得急,還跌得猛:中債綜合凈價指數連跌5天,跌幅-0.69%,部分小夥伴持有的債基(如果是長債類)調整幅度可能還要更大一些。
如果單單只是債市下跌還好,結果蹺蹺板那邊還有股市的連續飄紅,與債市的連跌形成鮮明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之下,想要賣債買股的心終於騷動了……
可是,風景那邊一定獨好嗎?
有一句民間俗語叫做“只見小偷吃肉,看不見小偷挨打”,意思是只羨慕別人享受的一面,沒看見別人“受罪”的一面。對應到權益市場上,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收穫了最近這波高收益的人,也大概率經歷了過去高回撤的難熬時刻。
比“什麼最賺錢”更重要的是“我適合什麼”。當“誘惑”降臨的時候,不妨回歸我們買債的初心,問問自己:當初買債,我到底是為了什麼?
選項A:為了安心入睡。
如果你的風險偏好不高,當初買債是為了讓賬戶保持穩健,投資心態平和,拒絕擔驚受怕,那麼買債或持債依然是長期正確的選擇,即使是在債市調整的當下,因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債市短期的回調大概率會被未來的收益撫平、然後迭創新高。
選項B:為了短期避險。
如果你的風險偏好較高,當初買債是因為在股票市場沒有找到更好的機會,只是想短期把資金放在債券裏面“過渡”一下,隨時準備切換至權益資産的話,那麼當下或許可以考慮分批入局股票資産。
選項C:為了快速變富。
如果是這個目標,或許債券真的不適合你~債市的穩健低波屬性,決定了她更適合願意慢慢變富的人~
2.股票性價比仍在,值得分批配置
債市下跌也好,股市上漲也好,背後的原因總有很多,也總能找出來。債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一句話概括就是情緒面的擔憂引發的回調。
同理,近期的股市上漲也能找到原因,比如美聯儲降息、日元貶值之下,中國資産憑藉較低的估值+穩定的匯率+不錯的經濟,吸引了眾多外資的加持。(據Wind數據統計,近3個月截至5月6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917.67億元!)
儘管外資並不總是“聰明”的資金,但外資對於A股價值的判斷,疊加近期政治局會議在政策層面對於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的大力支援,A股的未來或是星辰大海!
對我們投資者來説,策略上要逆勢佈局,方向上當順勢而為,要買就買具有潛力的資産!
對穩健投資者來説,固收打底的框架不宜輕易改變,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配置一定比例(10%~20%)的進攻性權益資産,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