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歐財富
一眨眼,2024年的一季度竟然已經結束了。開年以來,市場為我們呈現了一輪令人印象深刻的深V反彈:
1月1日到2月5日,偏股基金指數大跌15.54%,一個月的時間跌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跌幅(-14.61%)。
恐慌、絕望、割肉…悲觀情緒充斥整個市場,市場溫度一度臨近冰點;
2月6日開始,市場開始強勢回暖,到3月中旬,也差不多1個月的時間,偏股基金指數在此期間大漲16.36%,2024年第一個月虧掉的竟然這麼快就回本了。
後悔沒加倉、猶豫要不要追漲、牛市是不是要來了…又成為了市場的討論主題;
(數據來源:wind,2023/4/3-2024/3/29)
看,面對市場的大漲大跌,大家的情緒是不是都被市場牽著走了。如果要對這三個月做一個簡短的回顧總結,除了直觀看到的市場大幅波動以外,還有些什麼呢?我們想可能是這些:
投資的第一課就是理解風險
**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這句話大家可能在各個地方都看到過,但不知道有沒有真正看進去。
投資的風險從何而來,馬克思霍華德給出的答案是,收益不及預期的風險以及資本永久性損失的風險。
比如,在收益預期面前,大家往往會陷入兩個極端,在牛市中,對投資回報有過高的預期,在熊市中,又過度看低基金的防守能力和未來的回報空間。
所以做投資,第一個正確的動作是要有合理的心理預期,也要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
波動是風險,還是機會?
波動是市場最常見的風險。金融市場,盈虧同源,所以波動既不能完全和風險劃上等號,也不可以一概而論説波動等同於機會。
經歷了市場這幾年的調整,對於波動到底是風險還是機會,其實答案更像是因人而異的:
對始終留有餘量子彈且敢於在低位撿籌碼的投資者來説,波動帶來的更多是機會而非風險。
而對沒有無限子彈且喜歡經常滿倉甚至加上杠桿的投資者來説,波動則是無法承受的風險。
所以,我們反覆和大家強調的一些投資準則,比如:長錢長投、短錢短投、不要加杠桿、控制倉位等等,都能夠幫助我們儘量避免“波動成為風險”的幾率或者減少風險的暴露。
波動是金融市場永恒的主題
波動本質上就是市場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反應及體現。
就拿剛剛過去的三月份來説,市場又開啟了震蕩模式,上週三週四盤中上證甚至再度跌破了3000點,大家覺得市場漲不動了,A股又要探底了的聲音又多了起來。
俗話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預見的就是,只要我們還在金融市場做投資,就會面臨這樣持續不間斷的波動和各種聲音。
所以我們也需要練就自己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認知到自己對風險的“底線”在哪。面對波動時,不要輕易被外界聲音所影響,懷疑、否定投資的意義,讓自己完全被悲觀情緒所左右,做出非理性的決定。
市場漲跌總有時,變化一直在發生,市場也從來不缺上漲或下跌的原因,希望伴隨著市場的起伏,我們都能練就一顆面對波動的平常心。
(責任編輯:葉景)